郑欣然:正视历史才能正视自己(1)

郑欣然

人气 7

【大纪元2012年03月07日讯】人是猴子变来的吗?

对人类缘起的思考,应该是每一个有思想的人都曾深深自问的疑惑。记得听过一个令人哭笑不得但不是笑话的笑料:“现在都说要返本归真,你说,人返回到猴子那也没什么意思啊!”这可说是中共“进化论”愚民教育下的思维模式,不是人本愿的自我诋毁。也曾有生物课上学生问老师,为什么现在的猴子不变人啊?老师避而不谈。人如何能正视自己?党文化灌输给人的是一套变异的思想,正视人类的起源将触发人对生命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对人类文明存在的意义的缜思。

人从何而来?为何而生?

宇宙、地球与人类的玄妙关系,现代科学一直在做探索、研究,却无法解释宇宙的玄奥,深邃的宇宙中唯有地球被发现承载着人类的繁衍与生息,一切不解之谜端倪着现代实证科学的局限。追溯历史,众所周知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可说是世上唯一的统一和连续的文明。今天有许多古代出土文物和典籍可以考证显示,不论东方或西方,古人是相信、崇敬神的,文明的延续是代代相传的遵守神所教导的做人、处事的道理。当我们研究祖先留下的文字时,也惊诧的发现远古时的中华文明与神紧密相关,诸多的神话故事似乎在告诉后人历史的真实。

“盘古开天地”的考证

关于天、地的起源,西方有上帝耶和华创造天、地和万物的说法,中国则有“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根据三国时代的《三五历记》记载:宇宙是由一个叫盘古的神创造的。“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明周游《开辟衍绎通俗志传》第一回云:“(盘古氏)将身一伸,天即渐高,地便坠下。而天地更有相连者,左手执凿,右手持斧,或用斧劈,或以凿开,自是神力,久而天地乃分。二气升降,清者上为天,浊者下为地,自是而混茫开矣。”

清马骕《绎史》卷一引《五运历年纪》:“首生盘古,垂死化生,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骨为地理,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

几千年来在神州大地上,人们对盘古——“开辟宇宙”的神的敬畏又何只是广为流传、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神话。

今河南省桐柏县亦有盘古山,盘古庙,每年旧历三月三日必举行盘古庙会,来祭祀的乡民络绎不绝。湘乡有盘古保,雩都有盘古祠,成都、淮安、京兆皆有庙祀。在《元丰九域志》中记载:“广陵有盘古冢、庙。”宋罗泌《路史.前纪一》注:“荆湖南北今以十月十六日为盘古氏生日。”

历史是文化的载体。有关盘古神的相关考证在清袁枚《子不语》卷二二中有“盘古足迹”的记录:“西洋锡兰山,高出云汉,其巅有巨人足迹,入石深二尺,广八尺云是盘古皇帝开天落地之足迹。”

当地球上有了天地,有了万物之后,天上来了一些神。历史开始演绎神传文化了。

正视历史,不是神话。 (待续)

相关新闻
复兴神传文化 感悟文化意义(下)
仓颉造字后 神传文化起
组图:神传文化寻根之旅 中国古典舞启航
神传文化才能震撼世界各族裔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