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畹町:与方励之老师同行 回顾纪念民主墙10周年

——悼青年导师 杰出的民主主义者方励之先生

任畹町

人气 15

【大纪元2012年04月09日讯】对于4月6日病逝的天体物理学家方励之先生,联合早报网称其为“流亡美国的中国著名民运人士”是十分恰当的,却是常人不多用的。中国失去了一位青年导师,杰出的民主主义者。方励之与王若望、刘宾雁同为三大名师影响了当代。

86学潮后方老师从科技大开除党籍后被放到北京天文馆,以后又回到母校北大任职,待遇不变。胡赵时期尽管“反资产阶级自由化”,但那时的政治气氛比之今天宽松得多!胡锦涛不堪大任,温家宝值得肯定。

88年11月我首发长文“中国的民主与人权──纪念民主墙10周年”,启动了纪念民主墙呼救民主派的活动,由媒体广泛推开后,文化界开沙龙、研讨会。芒克、陈军、王克平、北岛等一些人参与组织了一系列演出、画展及签名活动。

11-12月在与南华早报、纽约时报和美国之音的访谈中我首先提出1989年大赦魏京生的诉求。

89年1月方先生发出了纪念法国大革命200年营救并大赦魏京生的信,从此,我和方老师开始了交往。此后,有方励之、许良英等多批次的联名信。由此,在北京持续形成了纪念与呼救的规模和国际性风潮。3月,香港派出联名信代表团赴京递交人大未成被引航到天津机场降落,在民族饭店预定的新闻发布会落空,使纪念民主墙与呼救运动达到高潮。89年3月方励之发表“中国的希望与失望”。

纪念民主墙10周年持续四个多月,自然衔接了胡耀邦病故89学潮爆发。因此,纪念民主墙无意成为89民运的前奏、序曲。

查88年11月-89年3月两会期间以下媒体均反映了当年民主墙与呼救运动的史实:南华早报、纽约时报、美国之音、CNN、美联、法新、路透、合众、BBC、安莎、香港电台、华邮、环邮、远东经评、先驱论坛报、英独立报、联合报、世界日报、星岛日报、香港时报、明报、争鸣、百姓、解放、明报月刊、文汇报、信报、快报、成报、新报、东方日报、英文虎报……

纪念与呼救运动没有受到胡赵当政的任何阻拦、干涉。

1989年5、19党政军高层会议,6月2日全国媒体方老师夫妇和我都是被点名批判的对象。

我和方老师不意成为事业的同行者是我可贵的经历。89年6月10日,我被捕前,还请人给他送过我的演讲文本。在他流亡海外的时候,我们还有通信。方励之、王若望、刘宾雁成为民主墙一代最敬重的几位前辈。民主墙人为89一代“站在前人的肩上”作出无愧的榜样。

李淑娴及子女节哀!

任畹町于巴黎敬撰
08/04/2012

附件1:

La Presse Anarchiste
[1]Il poursuit le travail théorique entrepris au moment du « Mouvement démocratique du mur de Xidan ».
À l’occasion du dixième anniversaire du « Printemps de Pékin », qui se trouve être aussi celui de l’arrestation de quelques-uns de ses camarades, Ren redouble d’ardeur : en octobre 1988, il diffuse, par exemple, un texte commémoratif où il défend les thèses qui lui sont chères
[2] ; en février 1989, il participe activement à la campagne déclenchée autour de la pétiton de Fang Lizhi, demandant l’amnistie de Wei Jingsheng et des prisonniers d’opinion.

无政府主义者新闻

[1]他继续进行“西单墙民主运动”的理论工作。1988年10月,(自注:10月开始起草“中国的民主与人权”,11月发布。)为了纪念“北京的春天”10周年,任以加倍的热情为了营救最亲爱的被逮捕的一些同志:例如用广播发表一个论辩性的文本纪念民主墙。

[2],并于1989年2月,他积极参与在周围方励之所释放的运动,要求魏京生和良心犯实行大赦。(此为联名信。此前1月6日方励之已有个人致邓信件。)
http://www.la-presse-anarchiste.net/spip.php?article2338http://www.la-presse-anarchiste.net/spip.php?article2338

附件2:

摘《天安门真相》 六,戒严 首都党政军干部大会。

八九年五月十九日晚十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在西郊国防大学礼堂召开中央和北京市党政军干部大会,通报实施戒严情况,中共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央军委、中顾委、中纪委、全国政协和北京市的副部长级以上干部参加了会议。 李锡铭首先代表北京市委介绍了北京市学潮的发生和发展情况,并用较大篇幅讲了一段幕后黑手,先后点了方励之、李淑娴夫妇,"中国人权同盟"的任畹町,"中国民主联盟"的胡平、陈军和王炳章、汤光中。

附件3:

被南华早报、纽约时报、美国之音等多媒体节译、广播、介绍。
任畹町 中国的民主与人权 1988年11月
──论民主墙 86学潮 四五运动
──纪念民主墙10周年

被外界称之为中国北京之春的西单民主墙,从1978年底产生到1979年消失以来,已经整整十年了。十年的世界和十年的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缓和取替冷战,开放不可逆转。

同西单民主墙相毗连的是群众社团和民间刊物有如雨后春笋遍及全国城乡,时间持续到1981年被中共9号文件再一次取缔。 

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青岛、济南、长沙、杭州、福州、桂林、西安、重庆、万县、丹东、阳泉、哈尔滨、临青、长春、贵阳、崇明、韶关、衡阳、开封、太原、武汉……相继出现了《今天》、《启蒙》、《探索》、《中国人权同盟》、《四五论坛》、《沃土》、《人民论坛》、《北京之春》、《哲理》、《北京青年》、《学习通讯》、《人民之声》、《民主之路》、《大学生》、《渤海之声》、《新觉悟》、《海浪花》、《流浪者》、《共和报》、《未来》、《沉钟》、《浙江之春》、《钟声》、《世纪报》、《红豆》、《星光》、《雪花》、《珞珈山》、《玫瑰岛》、《南开园》、《追求》、《人间》、《呐喊》、《锦江》、《潮江》、《潮》、《公民报》……最后,联合为中华全国民刊协会的《责任》和全国大专院校的《这一代》。

“民主墙”从它产生的第一天起就飞跃了国界,这部历史已经被写进了当局的有关文件,同样被写进了国际新闻史。

作为四五运动的承继,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开启,“民主墙”在中国社会改造进程中的首创意义和前导作用愈来愈显现它的独特光彩。“民主墙”不可抹杀。

正如1976年十月宫廷事变那样,完全是以“四五运动”为它的政治先声和社会基础的。

这一事变标志了毛泽东时代的终结。然而所谓“不发一枪一弹就结果了那四人帮”的炫耀则充分暴露了执政者对人民力量的无比轻视。

虽然,宫廷改革派常常恭维四五,但是改革派是从狭隘的政党派别利益和统治的政治需要去纪念四五和张扬四五的。

我们,社会改造党人则是从民主一边去理解四五和纪念四五的。问题还不在于如何理解和怎样纪念这个日子,而在于如何忠于历史真相,如何揭示这个运动的深层含义,加以科学锻练和归纳。没有正确理论就没有进步。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 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

阴霾的四五那天,在军警林立的人民大会堂大理石圆柱下万众高吭的雄壮歌声同在富丽堂皇的大会堂内为官方会议播发的这同一支曲子,无论从参加者和参加者对歌词的理解、情景效果、政治意向以及时空场合来说,都终究是迥然不同的两件事情。

四五的矛头是直接指向为四人帮把持的并以它为代表的执政党的整体的。林、江、康、陈、四人帮根本不是一个单纯孤立的政党派别现象。

党派不是神圣的抽象物,1921年的中共不同于1927年的中共,也不同于1931年1934年乃至1966年的中共。1976年10月事变之前的10年间,中国共产党占支配统治地位的就是林江康陈四人帮。那个时候,他们就是党,党就是他们。否则,他们不会成为四五的众矢之的。

共产党在推卸历史责任,把一个又一个派别集团抛出来的时候完全忽视了这每一个集团都曾经实实在在地掌握并代表过这个政党的整体,完全忽视了个别加个别抽象出一般的基本思维逻辑,完全忽视了一个加一个再加一个是总和的基本数学关系。

1978年和1979年的中国政局,迫使它的人民在经过十年政治压制和生存困苦之后,再一次暴发了谋求民主权利、谋求社会公正和社会改造的持久的群众性对抗浪涛。

这不是那些人下台、那些上台就能够改变得了的。
我们喜欢宫廷改良派,而更喜欢真理;
我们渴望短暂的自由而更向往永恒;
我们爱中国,更爱世界。

西单民主墙虽然没有选择天安门广场那样宽阔宏大的场地,也不如四五那天气势磅礡,瞬息即逝,那是因为这个运动所需要的表达形式所确定的。

“民主墙”比“四五运动”展现了我国民主运动更加成熟全面的政治要求、更为严整系统的理论准备以及足够的参政议政能力,并摆脱了文化革命中依附于执政党的各派派别并参与其内讧的藩篱,表现了民主运动的独立性和自发性。

“四五”还带有深深的文革胎记。

“民主墙”首先提出了“改造中国现行社会体制”的要求,( 见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香港“观察家”合编《中国民刊资料汇编》中《中国人权》杂志 1979年第三期高山《民主运动的历史根据和理论根据──为纪念四五运动三周年而作》 )也就是中国政治的民主现代化。

这是“民主墙”有别于“四五”最主要最显要之处。
直接抨击的政论代替了隐晦曲折的四五诗歌,没有歌功颂德。
宣言纲领替代了标语口号,不再是那么简单粗糙。
文字推理替换了呼喊喧嚣,书生义气挥斥方遒。
自由结社代替了乌合之众,新的觉醒。
武斗进化为文斗……

“四五”未必千般好,“民主墙”未必千般坏。

“四五”稍纵既逝,“民主墙”却连绵起伏。

查阅“民主墙”的历史文献,对照那个时期的官方文件,同执政党及其政府相比,民主墙首先指出现实社会主义同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社会主义以及同现代资本主义的巨大差异和矛盾,最先提出社会体制改造和中国落伍于时代的危险。

“中国人权宣言”首先提出开放国策和政治民主的现代化,首先提出公民参政和监察政府的具体内容和形式,首先指出终身制问题和我国所谓全民所有制的国有实质,提出生产资料的全社会所有。

“中国人权宣言”首先指出文化革命所谓“变修”的理论错误。
“中国人权宣言”首先系统指出执政党造成的一系列社会危机和政治动乱,首先提出反革命罪名的封建意义和反革命思想言论罪的取消。

“中国人权宣言”首先指出资产阶级的物质文明及民主制度同社会主义文明的毗连继承关系,提出多党制问题。

作为人民运动的“民主墙”的首创意义和前导价值无论钜细是多方面的。

历史文献无情地证明,这是执政党同它庸俗僵化低能的思想理论界无法匹配和追赶的。执政党不过是人民遗嘱的执行人。

我们回顾这部历史是要特别证明人民创造历史的真理,它是文明和进化,不是野蛮和骚乱。

改良派总是将人民运动说成是文化革命,总是同共产党的各种政治运动相提并论。
文化革命和那些政治运动是什么?是被整个共产党领导和发动的,它同人民群众丝毫无关,以共产党制造的内讧和动乱去压制人民的自发正义要求是站得住脚的逻辑吗?

人民权利和社会改造的要求,从它产生的第一天起就遭到改良派的无端指责和大加挞伐,同时,制造借口将全国众多的人才投入监狱和劳动教养场所,并在处罚期满后对他们的公民权利、工作安排、评定职称和生活待遇等方面进行压制和歧视。

戕害人才是封建专制社会的一个反动机制和特征。执政党将自己同人民群众的阶级矛盾和政治冲突进一步激化是注定要承担历史责任的。同时,会形成更为坚强的反对派力量。中国的将来是属于他们的。

共产党在标榜它的民主与法制时完全忽视了这种民主是少数人的代议和忽视了法制的制裁对象是人民。

1957年“反右”以来的历次政治错案的本质是压迫全体人民的,尽管被制裁者似乎只是一个少数。

遍布自由结社是革命风暴的前奏。人民要求直接民主,天公而地道。

1986年全国大专院校波澜壮阔的民主学潮是自1957年以来历次民主运动的又一度扩展和延伸。

这次学潮是迄今我国人民要求参政要求直接民主最充分最典型最具规模和鼓舞人心的表现,是1978-1979年“民主墙”的播种果实。
莫要说风暴降临过早。

民主风暴一旦形成和发生,就是天经地义,现实合理,不应在“该不该”发生的问题上讨论,正如不能说,“文化革命能够避免”那样迂腐和不时识务。

学生们虽然年轻,然而,民主传统的力量是伟大的,它将启动中国知识界的一代又一代。但是这次学潮在整体上没有很好地代表全体劳动者的生活权益,民主口号流于形式和脱离实际,因而失去了更多的响应和支持。

学生要到工厂去,到机关去,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去,学生要干预黑暗的监狱,要为身陷囹圄的持不同政见者仗义执言。

为什么在一个所谓人民大众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周期地爆发如此全民性大规模的街头抗议行动?

为什么在共产党内一个又一个派别集团更迭仍然不足以阻绝民主运动的自发要求和持续高涨。

这一切难道是执政党的“政治思想工作薄弱”和“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所导致的吗?这难道是“少数敌视社会主义的反革命分子”所能煽动起来的吗?

执政当局对“民主墙” 和“86学潮”作了根本错误的性质评定,若干年后是定要翻案的。

如果说“右派”们是从城市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两方面去反对农业社会主义,那么“民主墙”和“86学潮”则有足够的社会民主主义和现代民主的理论知识去鉴别和批判现实社会的一切了。

重要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是:30年来,造就了一支几千万的产业工人大军。他们是学潮的深海和海底潜流。飓风海啸将从这儿生成。

共产党在标榜本党与人民利益一致性的时候,完全忽视了它已是几十年的执政统治者,而亿万民众被它治理,这个至关重要区别。对于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圭臬,共产主义为目标的政党来说,我们试问:我国社会究竟是不是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社会主义?

是不是人民当家作主并高于资本主义文明的民主社会?

对于一个处在20世纪信息时代的亚洲大国来说,中国是何种形态的社会主义?这个社会处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什么位置上?这不是有多少个人造卫星和核弹头就能够简单回答的问题。相反,落后贫穷与此相伴。

如果对这一社会定义和社会实际找不到一个基本合理的解释与描述,那么定然产生一些混乱和一些空想。

1956年的所谓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正是此后一系列混乱与反动思潮的始端,是对社会生产力和1949年社会解放的巨大破坏与毁灭。

“民主墙”的1979年《中国人权》第二期《什么是社会主义》(3700字)援引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于社会主义的两个必备条件是现代生产力和解放劳动,既劳动者集体管理社会、监督生产。

此文在揭露现实社会主义的虚假性时认为:“在自称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人民当家作主无产阶级对一小撮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里,为什么人民却没有切实保证能管理社会?为什么当人民多少看出了一小撮个人野心家胡作非为而企图制止他们的时候,却遭到‘无产阶级专专政’的残酷镇压?

请问:这就是马克思提出的社会主义吗?这就是全民所有制决定的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区别所在吗?”

没有哪个政党和个人有权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垄断解释。

未必需要更多的文字评述,在经过1978年以来的痛苦分娩之后,共产党终于在1987年实行了理论上的大退却,最终正式承认我国社会的“初级社会主义“的形态,并载入它的第13次代表大会的决议。

它的代表们和宣传界如获至宝地误认为这是共产党新近的重大创建和理论发展。

社会主义本来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这难道是发现了什么新大陆吗?

在“社会主义”之前加上一个“初级”的限定就等于说我国社会是初级共产主义。

如此无形中将共产主义划分为三个发展过程,同时又增加了一个理论难题。这就是对马列主义的创新和发展吗?这完全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不熟悉。

正如中共的一些理论作家常常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产生在落后的德国来为毛泽东思想产生在落后的中国辩解毛思想的伟大,而不熟悉马克思主义仅仅产生于德国籍人的大脑而非德国本土。应当说形成他学说的来源是英国为代表的欧洲先进生产力,先进生产方式和先进知识。

正确地说,马克思主义产生在先进的英国。

“初级社会主义”的“初级”完全是一个没有特定含义的一般定语,犹如“初级物理”、“初级数学”那样广泛使用。

而我对这个“初级社会主义”认定为占支配统治地位的“农业社会主义”是再确切不过的。

它区别于民主社会主义、福利社会主义、佛教社会主义、伊斯兰社会主义等名目繁多的社会主义类别以及资本主义。

这个社会的政经军文形态特征是封建专制性、垄断性。

人民公社是农奴制集体小生产。《河殇》中所谓封建社会的三大特征对这个电视系列片中的社会来说均一一俱全。

如果把封建(专制)主义说成在中国仅仅是一个残余问题那是大错特错的观察结论。

残余的封建主义作为意识形态对于中国社会制度的形成和影响不起决定作用。
封建(专制)主义是我国政经制度下的不断生长物,简言之,农业社会主义本身包含封建(专制)主义。

我国现实的封建(专制)主义就是现实社会制度所生成的。

封建(专制)主义即是体制本体,又是派生物。

共产党在标榜它的所谓社会主义制度时,完全忽视了按人均水平低下的生产力和落后的生产方式以及全体人民被数度剥夺选举权及其公民权利的严酷事实。

无疑,在这块土壤上生成的政党必是一个农民无产者和小资产者占支配统治地位的农民民族主义激进党,还不时渗透着开明地主的理想色彩。

共产党在纸头上规定它的所谓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品质时,完全忽视了它占统治地位的低文化、低教养的农民阶级的组成结构,以及农民民主主义的反动纲领长期统治了这个政党和国家。

站在社会主义一方去反对农业社会主义是历史正义和进步。

站在现代资本主义一方去反对农业社会主义是历史正义和进步。

不是说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而是说农业社会主义不如现代资本主义。

共产党制服了末代皇帝和大批国民党的军政人员,还有“右派”。他们对共产党的服鹰和感恩是合理的。

然而,共产党不可能改造在他的集权统治下被投入监狱的当代人民和整个知识界。很简单,这个党很老了。

可以深信,当局社会对持不同政见者的政治迫害和人身歧视是反历史行为,历史必将昭告我们无罪,我们无错。

人民永远怀念1949年以来高举民主和社会主义旗帜而献身的人们。

共产党的罪恶同共产党的功绩一样被人民铭记在心。

包括一些海外研究过“民主墙”的人们误认为“民主墙”缺乏理论和水准不高。
《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讨论以及“民主墙”对自由民主的社会主义的追求不但标明“民主墙”的主题意义,而且文献证明“民主墙”作为民主权利运动得到了理论上的足够阐明。迄今为止,尚未看到比此更为有力的理论说明。如果有,那也是属于全体人民的。(仅指墙下)

《中国人权》第三期《民主运动的历史根据和理论根据》(6500字)基本上完满回答了“民主墙”运动的民主特质以及它产生的历史原因,现实原因和理论来源。

此文证明了中国历史上封建专制制度形成及腐败的社会历史根由和它的取代方式,证明了资本主义文明的进步意义和实行社会主义的方案。

“民主墙”的政治目的正如此文提出的是“改造我国社会体制”。

文章认为:“从四人帮得势的历史中,我们只能得出一个结论:使这些个人野心家得以成功,得以磐据人民之上长达10年之久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社会体制。如果不从这个根本问题上去改造中国,打倒一个四人帮还会有新的五人帮、六人帮……继续把社会的权力当作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而人民却对他们无能为力。

中国领导者不是正在大喊实现四个现代化吗?好极了!但是我们预言:如果不彻底清除政治体制上的那些阻碍生产发展的专制桎梏,这一目标是根本实现不了的。”

文章痛斥了宫廷马克思主义攻击民主运动是资产阶级范畴和少数有个人目的的激进份子的挑拨和污蔑,嘲笑了对手在政治常识上的蠢笨。

后来,《民主运动的现状》和《民主运动场的方向、任务、纲领》被迫停止了刊出。

历史已经作证,这里是民主权利和社会主义纲领,绝不是资产阶级自由化。

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比农民社会主义的封建垄断和空想不知要先进多少!

共产党在宣传它忠于马克思主义宗旨时完全忽视了它与人民马克思主义早已大相径庭。

无论在资产阶级学说还是在马克思主义面前,中国社会即不是民主的,也是非社会主义的。

1978年之后的几年,中共改良派们才逐步领悟到体制改革的迫切需要和奥秘所在,并且在他们所能理解的范围内和度量上加以实现。

宫廷慢于人民,这是通例。

但是,政治统治的权力利益使共产党永远不敢正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民主革命运动史是中国人民要求多元社会,要求多党民主制度最生动最现实的物质所在。这比多少文件和宣传更能说明中国的政治现状和未来趋向。

台湾和港澳的政治实体以及工业发达国家的榜样是这一追求得以实现的物质基石。
工业发达国家的对华援助和经济技术文化交往不能不以改造中国社会体制、扩展民主、放弃对持不同政见者的压迫为前提条件,近视的利润赚取是会使你们吞下苦果。

港澳台的资产者和西方世界不要太天真了。因为,中国国力的增强总有一天会导致本地区力量和国际力量的失衡,国力的增强还意味着对人民压迫更甚,总有一天,人民会对这种援助一同加以排斥。

西晋有一位哲人道:“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

中国是属于全中国人民的,决不是属于某个党或某几个党的。中国民主党派不是公认意义上的政党,毫无社会功能和政治功能。

中共如果能正视和明察中国的政治现实和未来趋势,就不会产生“共产党这般好,为什么老百姓这般闹!” 的无限困惑。也不会发出 “你们吃共产党,为什么还骂共产党?”的无理训责。更不会作出工人无产者、穷学生、城市居民追求“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荒谬指控来。

站在太空看中国,退到17世纪看世界,人民的政治自由才是真正的立国之本,而非什么几项基本原则。

中国近代史上的四分五裂不是人民制造的,在每一个历史需要的时刻,人民有力量制止分裂。而专断集权的大一统在阻碍历史进步的时候,应代之以民族自决和地区自决。

1949年的武力兼并应当让位于今天的公民投票。知识界要启发民众。

“民主墙”和“86学潮”过后必会有新的学潮、工潮、农潮、兵潮、商潮。

今后几十年、上百年,中国仍旧是一个乱世之秋的不稳定系统。这不是星相家的占卜,而是思维的透彻洞察。

不管谁喜欢不喜欢,不管宫廷改良派急于同社会改造党人进行着政治竞赛,进行着监视、控制、歧视和迫害,高速膨胀相伴着急剧腐败,当局已陷入重重矛盾、进退维谷。

@

相关新闻
正是这篇巨作让我看清中共的本质
老骥:共和,你在哪里?
方励之论邓小平
茉莉:王若望为什么独一无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