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辉】:《华盛顿邮报》可以回答新华社的质疑

【大纪元2012年05月02日讯】 4月30日,新华社发表了一篇不具名的英文评论,“质问”为何有关薄熙来事件的“谣言”此起彼伏。有意思的是,该评论无意中泄露了这样一个事实:目前西方主流媒体所报导的新闻很多取自于法轮功学员创办的大纪元、新唐人等媒体。对此现象,该文质疑道:“西方正规传统媒体反复引用一个民间组织的独家报导,这不是国际新闻史上一件令人吃惊的事情吗?”

笔者当然理解新华社为何发出这样的质疑,或者说,隐藏在文章背后的某些人并非是出于吃惊的原因,而是因为气急败坏,因为无可奈何。自2月王立军投奔美领馆引爆中共高层异动以来,大纪元持续的跟踪报导和准确的分析不仅吸引了众多的中国读者,而且也给雾里看花的西方媒体、外交官、政要等指明了解读中国时局的方向。全球主流媒体都在看大纪元已然是个不争的事实。

而让新华社不解的西方主流媒体引用“一个民间组织的独家报导”的原因,恰恰在于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方人发现大纪元的诸多报导和分析是真实、准确、可信的。既然如此,又有什么理由不采用并为我所用呢?这又有什么可以吃惊的呢?

现在没有人会否认,大纪元早已成为了海外第一大华文媒体,并正随着对王立军、薄熙来等敏感事件的报导而达到新的顶峰。而在西方媒体的发展历史中,也曾有这样因报导敏感事件而一跃成为知名媒体的例子,比如美国的《华盛顿邮报》。

根据发行量,《华盛顿邮报》目前是美国继《洛杉矶时报》、《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和《今日美国》之后列第五名的大媒体,但它并非从创办开始就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绩。

1877年,斯蒂尔森•哈钦斯创办了《华盛顿邮报》,当时售价4美分,销售量为6000份。次年,销售量超过一万份,1880年该报成为华盛顿特区首家每日出版的报纸。其后几经易手,因热衷于党派之争和煽情新闻,发行一落千丈,陷入破产境地,并被公开拍卖。1933年,犹太裔银行家尤金•梅厄以82.5万美元购下了《邮报》,从此,这家当时影响并不大的报纸便成为梅厄家族的资产。

梅厄公布了新的办报原则,即真实,遵循社会礼仪,雅俗共赏,为公众服务,为报导真相在必要时准备牺牲自身物质利益,不与任何特殊利益集团结盟。

梅厄的女儿凯瑟琳是家族中唯一对新闻感兴趣的人,曾在该报做过编辑。《邮报》逐渐发展成为发行量和声誉居于美国中等水平的报纸。1963年,在主掌《邮报》大权的丈夫因抑郁症自杀后,她出马担任了老板,并做出了一些重大决策,如提拔著名记者本•布莱德利担任《邮报》的总编,并放权让各级主管、编辑、记者充分发挥自己的能量。在她的主导下,《邮报》逐渐形成了以追踪调查为代表的独树一帜的风格,并以消息灵通、材料可靠、文章犀利的特点向社会展示着舆论的力量。从此《邮报》走入了辉煌时期,成为美国居于前列的报纸,而让其达到新的顶峰并震动全美的两篇报导发生在尼克松当政时期。

1971年,《邮报》记者在《纽约时报》之后搞到了五角大楼有关越战的“绝密文件”,编辑、记者要求立即登载,但律师们却反对,因为当时尼克松政府正以此为由将《纽约时报》告上了法庭。凯瑟琳不顾政治风险,拍板照登不误。尼克松政府遂将《邮报》告到法庭上问罪,结果《邮报》打赢了这场官司,在公众中的声望大大提高。

1972年,两名年轻的《邮报》记者搞到了有关尼克松为首的共和党在总统大选中做手脚的情况,凯瑟琳再次支持记者,将“水门事件”率先捅了出来,并且不顾尼克松政府的多次威吓,一追到底,从而引起了美国新闻界对“水门丑闻”的轮番轰炸,最后逼得尼克松下了台。《邮报》以其在追查水门案中的卓越表现与道德勇气赢得了1973年普利策金奖——公共服务奖。同时,它也获得了国际威望,许多人认为它是继《纽约时报》后美国最有声望的报纸。2004年,《华盛顿邮报》获得18项普利策奖。2008年,《邮报》独揽14个新闻奖项中的6项大奖。

在获得如此高声望之际,《邮报》也取得了惊人的经济效益。1963年,邮报总收入只有840万美元,旗下子公司只有《新闻周刊》和两家电视台。到1993年,邮报已发展成为包括报纸、杂志、电视台、有线电视和教育服务企业在内的庞大新闻集团,总收入达到了14亿美元。凯瑟琳也成为美国第一位名列《财富》500强中的女企业家。

《华盛顿邮报》从居于中等水平发展成为顶尖报纸之一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其办报原则和风格,而这无疑也是今天的大纪元报系所倡导和追求的。大纪元在谷歌公司退出中国大陆、薄王等事件中的报导,业已证明了这一点,这也正是大纪元赢得国际声望的原因所在。或许,隐藏在新华社这篇社论背后的人们可以从《华盛顿邮报》身上找到自己质疑的答案。

相关新闻
【周晓辉】:周永康旧日讲话新登在告诉人们什么?
【周晓辉】:曾庆红为何频频制造假消息?
【周晓辉】:胡温习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
【周晓辉】细说周永康罪行――迫害高智晟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