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黄豆食用疗效

吴国斌

人气: 623
【字号】    
   标签: tags:

现代人饮食习惯已知道肉类食品食用过多易导致许多慢性疾病,故素食人口有愈来愈多的趋势。

每日所摄取的食物营养中,适量蛋白质的摄取是很重要的。对素食者来说,黄豆是日常饮食中重要的植物性蛋白质来源。以下介绍黄豆及其延伸制品的食疗功效。

黄豆

《随息居饮食谱》:“黄大豆,甘平,补中解毒,宜煮食,炒食则壅气,浸罨发芽,摘根为蔬,味最鲜美。肺痈痧气,生嚼不腥,疑似之间,试之甚验。痘后痈毒,嚼生黄豆涂之即溃,浸胖捣涂痈疮亦妙。”

【来源】 豆科植物大豆的黄色种子。

【别名】 黄大豆,大豆,毛豆(即鲜嫩的大豆)。

【性味归经】 性平,味甘。脾经,大肠经。

【功效主治】 健脾,补血,利水。主治脾虚气弱、疳积泻痢、腹胀羸瘦、营养不良、妊娠中毒、疮痈肿毒、外伤出血。

【营养成分】 大豆蛋白质、大豆异黄酮、大豆卵磷脂、亚麻油酸、次亚麻油酸、皂苷、寡糖、维生素B群、维生素E、钾、钠、钙、镁、铁、锌、铜、镍、膳食纤维。

【食法】 黄豆可制成豆腐、腐竹、豆腐乳、豆腐干、豆卜、豆腐花、豆浆、豆瓣酱、豉油(酱油)、黄豆芽菜等食品食用。

【说明】 黄豆的营养价值颇高,有“植物肉”、“绿色乳牛”之誉,对素食者来说,黄豆及其延伸制品是日常食用最多的食物,也是补充身体所需蛋白质的重要来源。黄豆食用时,若不经水浸发酵而直接以生黄豆烈火炒食,其蛋白质与脂肪、糖质会凝固难化,吃了容易胀气。黄豆延长煮沸的时间及进行发酵可以减少或消除胀气的问题。一般煮过的黄豆消化率只有65%,若加工成豆腐、豆浆等豆制品,不仅美味,且易为人体吸收,消化率可达95%。

【注:白煮黄豆的生物利用率较差,主要是因为大豆中含有营养阻害物质,故需加工改善。许多生大豆具有之营养阻害物质,经浸泡、清洗、蒸煮后可去除大部分。此外,发酵作用可分解大分子物质及营养阻害物质,能增加易消化性,增进生物可利用率,进而提高营养价值;同时发酵作用也会产生一些物质,有些使风味变好,有些具有增进健康的效果。

(图片来源:WIKI)
(图片来源:WIKI)

杭州人创制了松炒黄豆的吃法,食之味美,值得推广。其制作方法是:先将黄大豆浸于微温水中半日或一日,使黄大豆经过空气中的霉菌稍微发酵过,但决不可使黄豆发芽,此时黄豆所含的蛋白质及糖质,均已经过发酵作用,略带有鲜味甜味,滤干之后再将其日晒半小时,随即用干净细砂拌炒至松脆可口为度,最后再稍加淡盐水同炒一会儿,以不通风的瓶罐贮之,以免还潮。这时的黄豆因已经过微弱的发酵作用,吃起来松脆香甘,容易消化,并且可引起食欲,胃弱者吃之颇为适宜。

相传杭州天竺灵隐寺和尚创制了笋干豆的吃法,是既营养又不壅滞肠胃的素食佳品。竹笋味道鲜美但纤维质含量很高,吃了之后易克削肠胃。此时可以将鲜笋煮过同时加入黄豆同煮,少加食盐调味,取出晒干,即成笋干豆。此法做成的笋干豆,不仅可以避免竹笋之克削,又可去除黄豆的壅滞,美味可口。

在我国的农业有一种传统的种植方法,凡欲开辟瘦瘠之地,必先种豆一年,能使地质转肥,故往昔移民殖荒,多种豆类。经现代科学研究发现,豆科植物之根部生有制造氮气的菌球,种植豆类之后,其地质即多含氮肥,氮肥是重要肥料之一种,功效在磷肥、钾肥之上。

豆类之所以多含蛋白质者,亦以其根部能产氮肥之故,而蛋白质主要成分即为氮气。古人不懂现代科学原理,但却能透过经验累积而知道此一方法,令人佩服。

【验方】 痘后痈毒,嚼生黄豆涂之即溃,浸胖捣涂痈疮亦妙。

【饮食禁忌】
1. 生黄豆含有不利健康的胰蛋白酶抑制剂及凝血酶,故不宜生食。
2. 炒黄豆不宜多食。《本草求真》:“黄豆,用补则须假以炒熟,然必少食则宜,若使多服不节,则必见生痰壅气动嗽之敝矣。”《本草纲目》:炒豆“多食壅气,生痰,动嗽,令人身重,发面黄疮疥。”
3. 患有严重肝病、肾病、痛风、消化性溃疡者,不宜多食。@◇(本文作者为心医堂中医诊所院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