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毁掉女儿未来的7种教育方式

font print 人气: 36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12年07月08日讯】(大纪元记者杨辰编译报导)你希望有朝一日你的女儿成为一个作家、奥林匹克拳击比赛金牌得主、警官、名厨、校长或任何她渴望的成功吗?你希望她和做同样工作的男同事拿同样的薪水吗?

可是为什么现在女性不能和男性拿一样多的薪水呢?有的人表示是女性不擅长谈判或者女性承担过多家庭责任,可能这一切都是对的。

但是也可能,这与女性从小被父母潜移默化灌输的观念相关。到底哪7种教育方式可能会毁掉你女儿的未来呢?

教导她有礼貌且沉默寡言

举止得体和沉默寡言之间有天壤之别,但是女孩子似乎都被推进了后者的范围。我们经常用“女孩是蜜糖是香料是一切美好的事物”来教导她成为一个“可人儿”。我们用各种方式教导女孩要友善、避免一切冲突、不要麻烦别人、要安于现状,这样才是一个讨人喜欢的女孩。

但是,这样会让女孩长大后不敢在课堂上及工作会议中发言,以免被视为不淑女。她们也不敢在职场上争取更高的薪水,因为不愿意得罪潜在雇主。

给她买性别色彩鲜明的玩具

在她人生的头三年只给她买粉红色的玩具,这样你的女儿可能会决定粉红色是她最喜欢的颜色,因为“那是女孩应该喜欢的”。研究表明,这是并不是天生的基因倾向,而是父母及社会因素所造成的。

在2009年的一份研究种发现,31%的“女孩”玩具都强调仪容外表,其中包括塑料化妆品和洋娃娃的裙子,而针对男孩的玩具则更多鼓励创造性、探索性、竞争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都是优秀员工和领导者所需具备的。

只夸她漂亮

的确,她是个可爱的娃娃,卷卷的马尾辫那么迷人让你忍不住惊呼。但是她同时非常擅长阅读诗词、在堆叠复杂的枕头堡垒方面还是个建筑奇才、并能边唱歌边摹仿弹奏吉他。

我们生活在一个“外貌协会”的社会,她总有一天会明白外表很重要。但是如果家长可以开始对她不基于外表的成绩进行鼓励、认可,这样就传递了一个信息,也就是她的价值不因为外表而产生也不会因为外表而终结。

让她相信“公主梦”

公主文化鼓励女孩让自己陷于混乱的生活,而等待着白马王子从天而降,拯救她并给她的人生带来意义和价值。

女孩会误以为只要吸引王子就万事具备了。这会让女孩觉得她们自己无足轻重,没有价值,而只有依附男性才完整。

家里的体力活都给爸爸做

虽然让男人修理地板可能更容易,但是父母应该有意识去挑战非典型性别分工的家务活,否则会让人觉得女性比男性柔弱,女性永远是“被照看者”而不是“养家糊口的人”。要向女孩展示妈妈也可以进行重要理财操作或修建草坪。

只让她和其他女孩玩

研究显示,儿童倾向于异性划清界限各玩各的会导致男女形成两套不同的社会技巧、处世风格和对人生的期望和偏好,只和女孩玩并不会帮助她某天跻身董事会。

2011年秋天一份报告显示,女子学校的毕业生不但没有更有造诣,反而更会拘泥于性别的呆板印象。

所以,如果你女儿在学校里都和女孩玩,试着鼓励她和男孩建立友谊,或邀请男孩来参加女儿的生日派对。她将明白,男孩能做到的一切她也能做到,甚至比男孩做得更好。

批评自己及其他女性的身材

当你在女儿面前讨论节食,如何再减掉几磅体重或者因为其他女性的身材而批评她们的穿衣风格,那么你女儿就会认为女人一定要保持某种特定的体型才能够被认为是可爱或成功的。

你应该展示通过平衡膳食来获得健康,而不是只购买低脂食物或不吃任何一餐来减肥,这样会断送你的健康。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在教导女儿文迪这十六年当中,很自然地会因为她的一些言行举止,以及一般青少年期无理的反叛, 多次作出不同方式的应对。 时而喝骂, 时而忍耐。 但是在所有的结果当中, 无论是成功, 或是失败, 我都必会反复思量,仔细揣摩, 力争下次做到完美。 与女儿一起渡过的日子, 归根结底基于一个“爱”字。“望子成龙, 望女为凤” 乃天下父母的心愿矣。 然而,烦忙的生活节奏很容易地会把衣食住行放在第一位, 而子女纯真及内心的感受, 往往可能被忽略。 时间紧迫, 事不如意,自己生气,女儿也生气。爸爸再好的脾气, 夹在太太与小姐当中作磨心, 肯定不好受。 家里发生歧见, 各人的关系首当其冲, 没有平安, 爱又怎能滋长呢? 在我当妈妈的心路历程上,我渐渐地体会到因人施教的重要性。
  • 【大纪元4月3日讯】(据中广新闻报导) 以教育女儿的回忆录“虎妈的战歌”这本书一炮而红的美国华人教授“蔡美儿”,她在书中提出的斯巴达式严格教育方法,虽然引发美国社会许多争议,不过如果以结果来说的话,似乎是不错的。
  • 有句老话说“养儿方知父母恩”,这句话非常正确,没养过小孩的人很难有深刻的体会。另一句老话是“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就值得商榷,因为有很多父母对子女抱着或多或少的愧疚感,总想要孩子得到最好的,却不知道该怎么教养孩子才最恰当;还有很多父母出发点是好的,最后却把亲子关系越搞越糟...
  • 美国著名“虎妈”27日再次发表文章畅谈“虎妈家教”精髓,称对于已上大学的女儿,自己是“最放得开的大学生家长”,并称“虎妈家教”适用于非常早期的育儿阶段。她坦言,成才路多种多样,“虎妈家教”是要培养独立、有创造力、勇敢的孩子。 无独有偶,类似于“虎妈家教”,近期中国“狼爸”爆红网络,不过,“狼爸”是把传统国学教育奉为教育子女的重点,他坚信“国学才是正统,理科是文科的使用工具”,“狼爸”4个孩子3个进了北大。然而,快乐童年需不需要“虎妈”“狼爸”?仍是说不尽的话题。
  • 为什么要给女儿们的“行”诸多规范?其实这是人类智慧与经验的累积,摘选出对女儿们普遍合适的言行准则,希望女儿们能平顺一生。
  • 讲到朋友,婆婆与妈妈认为《论语‧学而篇》里有一句话值得女儿们铭记在心:无友不如己者....
  • 自从小家庭成为社会主流,又加上少子化的结果,造成现在的女儿们少了很多与兄弟姐妹以及亲族互动相处的机会....
  • 由于少子化,更由于普遍晚婚,所以如今的父母对待子女都特别有耐心,给予子女的爱也特别浓厚...
  • 大部分的父母都会在女儿出嫁那一天流下不舍的泪水,甚至失眠。如果女儿婚姻幸福,那么父母便是在梦中也会笑出声来…
  • 小王有一五岁的女儿,妻子经常和他在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上有分歧,为了怎样教育好孩子争执不休,妻子老是埋怨丈夫不管教小孩。她给孩子买了很多的幼儿英语,让她看、听;放假了,去学绘画、音乐、幼儿舞蹈,恨不能明天就让她成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