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恶化 刺激计划弊多利少

投资者看衰中国经济 加紧从中国撤资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2012年08月24日讯】(大纪元记者徐杰多伦多综合报导)中国7月份经济数据继续恶化,出口增长大幅减少,对欧盟出口减少近17%,工业制造指数继续萎缩,就业跌入过去40个月低谷,外国人在中国的直接投资大幅减少。处于崩溃边缘的出口贸易和疲弱国内消费需求,使得中国企业销售和利润大幅下滑,业主日子难过。

专家表示,近期中国外汇占款增速大幅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主要原因是,投资者并不看好中国经济,热钱加紧撤离中国。另外,外汇占款下降说明中国房地产泡沫正处于破裂前夜。

《美联社》报导说,2008年中国政府实施的4万亿刺激计划使得中国经济严重依赖出口以及房地产和政府投资项目,目前的欧洲经济衰退的加深和美国经济复苏的疲弱可能使得中国经济减速持续到今年底,前景不乐观。

近期市场风传,中国地方政府可能出台大规模刺激计划。专家认为,进一步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弊多利少,将再次导致通胀回升,给中国经济造成更难控制的恶果。

数据恶化 中国经济恐下滑

《美联社》报导说,中国7月份出口同比(较1年前)增长1.0%,大大低于分析师预计的8.6%和6月份11%的增长率。7月份进口同比增长4.7%,也大大低于分析师预计的7.2%。

中国7月份出口增速急剧回落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对欧盟出口大幅度下降所致。7月份,中国和欧盟进出口总额约为480亿美元,比1年前下降8.9%,其中中国对欧盟出口下降16.6%。

中国经济连续6个季度减速,今年第2季度增长7.6%,为过去3年最小增长,对依赖高速GDP增长率获利的中国企业造成严重冲击。中国国企今年1-7月累计利润同比下降13.2%,降幅较1-6月的11.6%继续扩大。

中国7月份制造业指数(汇丰银行PMI预览值)为49.3(低于50为萎缩),创3年多的最低水平,连续5个月萎缩,就业率跌至过去40个月最低水平,显示中国企业仍然困难重重。

中国时报8月中旬说,中国有46家造船厂订单大幅减少,面临破产危险。根据中国船舶重工业集团公司发表的最新数据,中国今年上半年船舶制造业订单减少50.3%。

《彭博新闻》报导说,中国经济不景气,海外投资大幅减少。根据中国商务部数据,7月份,外国人在中国的直接投资(FDI)跌至75.8亿美元,比6月份的120亿美元(环比)减少36.8%,比1年前(同比)减少8.7%,大大高于市场预期的2.5%的跌幅。7月份的外国直接投资为过去2年的最低水平,过去9个月中的第8个月下滑。

《美联社》报导说,国际货币基金(IMF)在7月份把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率从8.2%下调至8.0%,并警告中国经济仍然面临“硬着陆”的风险:房价下跌和投资减少可能导致GDP增长率意外下滑,失业率恐大幅攀昇。

看衰中国经济 投资者加紧撤资

资金出逃的典型做法是经常项目下的贸易、收益和经常转移,以及海外并购业务。尤其一些国企及其下属企业,通过并购向海外转移资产。

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金融机构外汇占款余额为25.6575万亿元(人民币),较6月减少38.2亿元,继今年4月份之后,再度出现负增长。今年1-7月外汇占款月均增量仅为2988.16亿元,比去年同期的23081.06亿元大幅减少八成以上(87%)。

上海富大集团公司副总裁张平在中国搜房网上发表评论文章说,近期中国外汇占款增速大幅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国内和国际投资者并不看好中国经济,都认为中国的房价、股市未来上升空间十分有限,只能另寻投资途径,热钱加紧撤离中国。外汇占款下降说明了中国房地产泡沫正处于破裂前夜。

张平称,现在在拉丁美洲、亚洲、北美和世界其他地方,人们经常看到中国炒家拿着大把美元购买房产、矿产,国内外大量资金不是涌入中国继续抄高国内房价,而是选择离开中国,这是外汇占款增速骤降的主要原因。

张平认为,近期中国外汇占款增速大幅下降或减少还说明另外2个问题:(1)央行的外汇占款出现“卡壳”,它是造成国内物价飞涨和资产泡沫飙升的元凶之一;(2)人民币升值周期已经终结、贬值压力大,国内外资金并不看好中国经济。

国人移资海外加速。中国商务部统计显示,今年1-7月,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17个国家和地区的2407家境外企业进行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22.2亿美元,同比(较1年前)增长52.8%,环比(较1个月前)增长19.2%。

前景不乐观 进一步经济刺激弊多利少

今年6月以来,北京当局已经2次降息刺激内需,以期保持经济增长。尽管对国企和公共基础设施投入数以10亿美元计的资金,仍然难挡经济减速之势。

中国总理温家宝8月中旬在浙江调查时说,中国经济稳定的基础不够,下行压力大,经济困难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前景不容乐观。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8月1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受欧债危机持续升级和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等外部因素影响,预计中国下半年外贸形势将更加严峻,实现全年增长目标的压力将更大。

近期市场风传,中国地方政府可能出台大规模刺激计划,以确保中央政府的经济增长目标。据《国际金融报》报导,中国各地“稳增长”的序幕已经拉开,宁波、南京、长沙等地区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的地方政策,其中,长沙出台超过8,000亿元的投资计划,预计未来5年每年投资额在1,600亿元左右,而有消息称,贵州或将出台3万亿元发展计划,拟近期公布。

经济研究咨询公司High-Frequency Economics董事长Carl Weinberg认为,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初,中共政府要进行权力交接,地方政府大规模刺激计划不太可能在这个时候推出或得到中央批准。

“中国政府并不是袖手旁观,正在采取措施保持增长。”全球经济研究咨询公司Capital Economics分析师Mark Williams说:“但是,实施2008年那样大胆的刺激计划对中国经济弊多利少。”

一些经济学家担心,地方政府贸然地实施大规模刺激计划只会对中国经济起到杀鸡取卵的作用,将再次导致通胀回升,给中国经济造成更难控制的恶果。

《美联社》报导认为,中国政府2008年实施的4万亿(人民币)刺激计划使得中国经济严重依赖出口、房地产投资和大规模政府投资项目(如都市化形象工程和铁路建设等),对刺激内需和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没有实质的帮助,反而使得与民生紧密的衣食住行消费品价格大幅上涨,民间和地方政府债台节节攀昇。

(责任编辑:林妍)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