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 中国奥运健儿获胜不再是一切

人气 4
标签:

【大纪元2012年08月03日讯】(大纪元记者秦雨霏编译报导)在2008年奥运会上,对金牌热的公开谴责几乎不可能看到,但是在今年的伦敦奥运会期间,中国公众对国营媒体的金牌至上论越来越感到不耐烦,称之为“脆弱的虚荣心”。他们意识到金牌跟中国的国家实力,跟民众的日常生活和他们的健康无关。

《彭博社》8月1日报导,周一,在刚刚获得男子举重银牌之后,中国的吴景彪在接受CCTV的采访时崩溃。“我感到羞愧,让我的祖国,中国举重队和所有关心我的人失望。”

目瞪口呆的采访记者伸出手安慰他,吴景彪挂着戏剧性的内疚表情鞠躬谢罪。

吴景彪的崩溃正逢其时,因为针对中国是否太迷恋于奥运会金牌激烈的公开辩论正在爆发。一方面,中国公众对国营媒体的金牌至上论越来越感到不耐烦。另一方面,国营媒体永无止境的追求看得见和数得出的结果。

在中国国营媒体当中,最狂热的应该是高调的民族主义派《环球时报》。周一,它发表社论驳斥那些贬低追求金牌的论调:中国奥运会代表团副团长肖天毫不掩饰中国运动员在伦敦奥运会上感受到的压力。他说中国公众将唾弃代表团,如果代表团不能达到公众期望的金牌数字。无疑,大多数中国人仍然极大关注奥运会奖牌数。

中国人的确关注奖牌数字,有部分原因是他们没得选择。自从周六开始,没有一个奥运会转播电视台或网站没有一个小小的表格以显示中国队积累的金牌数比对手、特别是比美国高出多少。

而那些银牌和铜牌的获得者呢?他们几乎被遗忘了。周六,CCTV记者在女子10米气步枪比赛结束之后,CCTV记者迳直走过中国的铜牌得主于丹,而走向金牌获得者易思玲。新浪微博网友们称这是 “淘金热”令人震惊的例子。网友同情的对于丹说, “你为这个国家脆弱的虚荣心付出代价。”

在2008年奥运会上,这种明确的对金牌热的谴责几乎不可能看到。毕竟,在筹办这个奥运会的路上,中共当局花费了巨大的金钱,就是为了这个明确的目标—赢得最多的金牌。至于中国人民在2008年是不是跟政府共享这份热情就不知道了。

但是今年,至少有足够的证据显示,他们不在乎。比如周六,著名的演员陈坤在微博上贴出他和网球明星李娜的合影。李娜刚刚在奥运会首轮女子单打比赛中出局。他写道:
金牌不是一切!运动员代表着国家,他们和我们,当他们参加比赛的时候,不管是否他们可以赢得金牌,不管是否他们赢得奖牌,他们都值得鼓励。他们全心的努力值得我们的掌声。不要伤害这些兄弟姐妹,从非常年幼的时候开始,他们在训练房努力的训练。我们观众应该是他们最温暖的支持者!

中国的金牌迷恋可以追溯到三十年前。至少是追溯到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中国大陆自从1952年以来首次获得金牌。跳高运动员朱建华是中国第一个国际田径明星。朱建华被广泛期待获得金牌,但是只获得铜牌。同时,在上海,一个愤怒的拖把砸碎了他家的窗户。

而今天,在中国微博上,几乎一边倒的是支持和同情吴景彪和他获得的银牌的声音。没有人砸他家的窗户。

“在今天的世界,没有人会再基于中国在奥运会上拿了多少金牌来显示对中国人的尊重程度。”一名四川核科学家在微博上说。“我也不在乎奥运会金牌数。因为我知道他们跟我们的国家实力,跟民众的日常生活和他们的健康无关。”

(责任编辑:高静)

相关新闻
男子八人单桨赛艇 德国队夺得冠军
【周晓辉】:叶诗文被质疑与奥运代表团前首席队医的证言
组图:伦敦奥运赛程精彩瞬间8/1
组图:大批英国观众到场支持  威金斯获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