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提振兴经济框架 面临官僚旧规挑战

【大纪元2013年01月10日讯】(大纪元记者张凡编译报导)安倍晋三就任之后,在内阁中设立了专门负责经济复苏的“经济再生总部”,并亲自挂帅为部长。不过,最终效果如何,还要看他是否能够解决日本经济中一些顽固的问题。

此次安倍以高得票率当选首相,在刺激经济方面可以说是下了狠心。

任何经济刺激计划都需要多方面的法律和法规的变革,并经常和既得利益发生冲突。安倍晋三在2006年到2007年担任首相时,就曾经许诺进行改革,但收效有限。

8日(星期二),“经济再生总部”举行首次会议,出台了总值20万亿日元的经济刺激计划框架。其中包括日本政府2012财年补充预算案中拨出10.3万亿日元用于刺激经济,结合地方政府和民间的配合投资支出,总规模有望超过20万亿日元。此外,为弥补政府财源不足,日本政府将追加发行大约5.2万亿日元建设国债用于紧急经济对策。

日本频换首相 安倍二次上台面临严峻挑战

今年夏季,日本上院将举行大选。为了避免得罪农民和医生等利益集团,安倍晋三很可能在大选之前不会大动干戈。然而任何拖延,都将对安倍的改革计划造成威胁。在过去7年中,没有任何一位日本首相任期超过14个月。

促进经济增长或者需要增加劳工数量,或者需要提高劳工生产力。日本人口数量正在减少,年龄趋于老化,而大规模吸引移民也难以得到民众的认可,因此劳工数量的增加难以实现。

日本的生产效率每小时工作创造41.60美元的国民净产值,在联合国经合组织统计的35个国家中,日本位于第19位。要想提高生产效率,需要打破一系列官僚障碍。

需突破官僚与旧规

这方面,日本过去的业绩好坏参半。近年来,日本政府允许国际航班前往东京附近的一家机场,使得外国商人更加容易进入东京。但日本现在还没有合并有不同政府部门监管的多家商品交易所。

作为政府繁文缛节的一项指标,在日本申办一个企业需要23天,在美国需要6天,在德国需要15天。

日本的劳工市场也异常僵化。在日本的法规之下,企业难以解聘雇员,使得大型企业难以削减成本。

在2012年3月之前的3年间,日本航空公司削减了36%的员工,使得公司的运营利润率提高到17%。相比之下,全日空的运营利润率只有6.9%。

经济学家们认为,自由贸易将促进日本经济的发展。向政府提出的建议包括加入泛太平洋伙伴关系,从而取消对农产品销售的许多限制。然而日本农业团体强力反对加入这一自由贸易协定,担心日本农场难以和外国的廉价农产品竞争。

相关新闻
日安倍新内阁起跑
安倍回锅首相  日64年第1人
安倍成功唱衰日圆 各国恐跟进
安倍:不延续零核电政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