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化解产能过剩措施空泛 专家称养虎为患

【大纪元2013年10月18日讯】(大纪元记者任义报导)大陆已陷入越调控产能越过剩的怪圈,近日,中共当局提出了化解产能过剩的意见,业内人士指太过空洞和宽泛。中国社科院专家称,中国正在养虎为患。

新措施出台 被指太空泛

中共国务院10月15日发布《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出台,其中对化解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提出“压缩钢铁产能总量8000万吨以上”、“严禁建设新增产能项目”。

《意见》对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提出了相应规划。其中提出了“严禁建设新增产能项目”目标,但是仅上半年,中国便新增了1000万吨钢铁产能。对比压缩8000万吨产能的目标,“严禁建设新增产能项目”的难度更大。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共投产新建高炉13座、新建投产转炉6座,改造扩容转炉2座,新投产转炉、电炉炼钢工程中,扣除改造扩容转炉原有产能,按设计产能计算,新增炼钢能力1000多万吨。

中国工商联中小冶金企业商会名誉会长赵喜子此前曾透露,去年下半年正在设计和规划的项目共460个(投资约3500亿元),这些项目如果兑现,钢铁业将新增产能4400万吨左右,其中落到2013年的估计2200万吨,预计今年年底会达到10亿吨产能,2014年会达到10.3亿吨。

同时业内人士认为,《意见》中的上述应对措施太过“空泛”、“原则化”,和过去执行淘汰落后政策有具体的设备容量大小为量化指标不同,“原则化”的措施到了地方政府层面,往往面临执行力的问题。

中共地方政府化解产能过剩推诿

就算是此前明令淘汰的落后装备,中共地方政府在执行上也存在推诿。有的地区为应付检查进行冒名顶替;也有的故意少报产量避免追责,多报产能来预留发展空间。

《我的钢铁网》资讯总编汪建华表示,在《意见》发布后,为实现压缩8000万吨产能等目标,环境保护指标等一系列量化指标亟待出台。

中共地方政府把投资视为拉动经济增长创造政绩的有效手段,导致多个行业出现严重产能过剩,并且陷入越投资产能越过剩的怪圈。中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分析称,产能过剩行业总量大、见效快,往往成为地方政府争先发展的领域。

10月7日,中共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APEC会议表示,中国经济已经正在进行深刻的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同时也透露出对产能过剩等问题的担忧,称要“保持清醒”、“高度关注”。

大陆媒体10月16日报导,中共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据初步统计,中共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四次明确批示做好化解产能过剩工作。中共总理李克强也多次表示要坚定不移地化解产能矛盾。

有分析人士认为,中共地方政府上马新项目,有地方考核机制的原因,追求GDP、税收等政绩,促使中共地方政府给予产能过剩相关行业企业土地、税收等优惠,扭曲了企业行为。如果其体制不变化,包括政治体制、财税体制等等,那么无论再出台多少政策都是换汤不换药。

专家称中国正在养虎为患

中共政府对投资上瘾的历史无须赘述,从工厂、冶金厂、道路、机场、商场到房产市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的刺激举措令中共政府的投资达到巅峰。更糟的是,每次经济萎靡不振,当局就会再度推动投资,就像今年年初时那样。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颇感担忧。他认为中国正在养虎为患,囤积无价值的东西和不盈利产业。就拿钢铁行业来说,中国有超过1000家钢铁厂,占全球钢铁产出近一半。产能严重过剩令去年盈利率只有可怜的0.04%。

联络本文作者请发邮件到:dajiyuanren@gmail.com

(责任编辑:刘晓真)

相关新闻
中共对地方政府失控 清理产能过剩反有增无减
中共经济刺激政策后遗症 银行狂甩不良资产
向民企开刀 河北称3年要减掉一半钢铁产能
中欧光伏价格承诺今实施 中国光伏已奄奄一息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