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烟厂大变身 文创展览汇集地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6月3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刘建邦台北30日电)藏身忠孝东路4段巷弄内的松山文创园区,因台北市政府推广兼修复,让荒废烟厂转化成文创展览汇集地,假日更是人潮拥挤。

松山文创园区前身为松山烟厂,设立于1937年,前身为“台湾总督府专卖局松山烟草工场”,主要负责是烟草种植、加工和销售。

当时政府在1911年兴建火车站台北烟草工场,专责烟草生产和加工制造;1937年发生中日抗战,卷烟除供应台湾市场,也外销华中、华南和南洋等地。因烟品供不应求,台北市松山地区另兴建“台湾总督府专卖局松山烟草工场”。

松山烟厂当时为台湾现代化工业厂房先驱,也是第1座专业卷烟厂,规划时引入“工业村”概念,场内附设完整福利设施,如:员工宿舍、男女浴池、更衣室、医护室、福利社、育婴室等,占地近19公顷,约20甲。

松山烟厂的建筑风格属“日本初现代主义”作品,形式简洁典雅,利用面砖、琉璃和铜钉做为建材,做工精细,堪称当时工业厂房楷模,全厂区费时3年3个月完工。

1945年战后,国民政府接收松山烟厂,改名为“台湾省专卖局松山烟草工厂”。

台湾省专卖局于民国36年改制为台湾省烟酒公卖局,松山烟厂再度更名,并专制卷烟、烟丝及雪茄等烟草制品,为台湾战后最具代表性烟厂。

产量在民国76年达最高峰,员工约2000人,年产值逾新台币210亿新台币,对国家财政收益具有极大贡献。

民国77年,因都市空间规划、香烟市场竞争力下降等原因,松山烟厂停止生产,正式走入历史,时代变迁,制烟产业区域转移,松山烟厂成为闲置场地。

民国90年,台北市政府将松山烟厂指定为第99处市定古迹,其中办公厅、制烟工厂、锅炉房、一至五号仓库为古迹本体;莲花池、运输轨道和光复后新建仓库一并纳为古迹保存范围。

民国99年,松山烟厂转型为松山文化创意园区。

松山文创园区营运中心说,未来将整合松山文创园区的育成、辅导、展览与行销等多项功能,注入资源和能量,带动群聚效应,以多功能、多元化经营概念,形塑松山文创园区成为台北市设计和文化创意产业旗舰发展基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