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野:没有贵族,何来贵族学校

小野

人气 42
标签:

台湾有贵族学校吗?我并不清楚。或许是因为我从小耳濡目染的世界,全是底层穷苦的小老百姓吧。

虽然我的大舅曾经说,我妈妈的家族在中国大陆福建西部连城是个很受尊敬的家族,长辈中还有当时的国会议员,但是经过战乱后,全都成了难民。小时候,听到别人说要“回家”时,都以为他们指的“家”是台湾,后来才知道他们指的是海峡对岸,或是遥远的美国。原来那个时代有许多人千方百计的要去美国淘金,许多人都有美国梦。我从小没有过美国梦,对美国也没有太多的向往和幻想。至于对岸的“祖国”都是从历史和地理课本上学到的。

我童年的家位于植物园和平西路的侧门,小学的学区是路途遥远的万华区双园国小。同一个村子里有很多父母亲都将户籍迁到隔壁亲朋好友家,让自己的孩子去读离家很近的另一所口碑比较好的国语实小,理由是学生平均素质高,升学率也高。人家孟母都知道三迁,我爸妈连迁个户口都不愿意。于是我们家五个小孩就老远巴巴的,每天走上半小时,去到当时最没有升学竞争力的双园国小。爸爸的理由很简单:“是龙是凤,是牛是猪,都是天生的,再来就要靠自己力争上游。穷家孩子和穷家孩子玩在一起,才不会自卑。去到贵族学校,只会更自卑,只会学到奢华。”

我们去到万华南边的双园国小,第一个要克服的难题,竟然是学习闽南语,因为有些老师用国语上课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同学都听不懂,只好先用闽南语教学。我在那所小学玩了六年,听说要从读半天变成读全天时,我还难过地哭了起来。

我爸妈似乎预见到台湾有一天会本土化,所以让孩子早一点接触这个多元的社会。我们家前四个小孩都是要联考才能念初中的年代,结果四个小孩都很幸运考上了前面志愿的初中,从此,在求学的路途上都是读公立学校,还得要用功读书才能争取到清寒奖学金,以减轻父母亲的负担。

可是我的舅妈对教育儿女却有不同的见解,她让我的表弟表妹们从小读最贵的私立小学,让他们学钢琴、跳芭蕾舞,舅妈鼓励三个女儿都去美国求学和工作,她们也各自在美国成家立业,有了很优秀的下一代。

最近我去了一趟美国,特别去和住在休士顿附近的表妹、表妹夫碰面,一起吃了顿饭。表妹夫是个脚踏实地、喜爱园艺的男人,晚餐时,他的话题一直绕着他的教育观,说他们夫妻努力打拼赚钱,就是要让孩子去读附近最好的私立学校,学习的进度超前一般的公立学校一年。我没有接下这个话题,因为我延续了父母亲的观念,从不考虑让孩子去读别人口中的“贵族学校”。

我发现自己就是因为读了双园国小后,对弱势的家庭有了强烈的同理心。我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在一个最多元自然的环境中长大,不要有高人一等的优越感。我担心送孩子去了贵族学校后,有了阶级意识和分别心,反而提早让自己人生未来的选择变得狭隘。我希望我的孩子们能拥有一颗高贵的心,而不是华而不实的虚浮外表。完整的人,或是完整的人生,不就是如此吗?面对许多真实,甚至于很残酷的世界,体验着各种不同的人生,慢慢建立起自己的世界观。过度被保护的孩子,是永远长不大的。

有一天,我去台南的台湾历史博物馆参观,博物馆里展览的全都是台湾人历经不同统治者的庶民生活。在台湾历史博物馆中找不到什么王公贵族的身影,更没有像故宫博物院留下历朝历代皇族的贵重物品。每个统治者来来去去,整个台湾历史都是原住民和不同时期来到台湾的移民们的生活、信仰、文化,一点一滴慢慢累积堆砌起来的。台湾社会是一个新兴的移民社会,没有贵族和平民之分。到了近代,台湾因为中产阶级的兴起,将台湾推向了一个更民主和自由的公民社会。

一个没有贵族阶级的社会,何来贵族学校呢?所以,任何学校都无法透过教育,教出贵族来。在台湾的社会里,只要有消费能力的人都能够享受“像贵族”一般的食衣住行。但是,有高消费能力的人再怎么会花钱,也无法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有高品味的贵族。

台湾社会真正的危机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政权更迭中,透过了政商之间的共犯勾结结构,让少数人不当地拥有了过多的土地和各种特权,使得贫富的差距不断地扩大,另一种不平等和不公义的环境已然形成,这将会是台湾社会未来最难跨越的困境,新一波的公民运动也正是在如此恶劣的氛围中形成了大气候。

虽然人人都向往当个高人一等的贵族,但是我们要相信,一个真正的公民社会的到来,才是我们台湾的福气。我们的学校要教育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有公民意识、关怀社会的公民,我们的社会不需要学校培养如暴发户般的假贵族。@

摘自 《世界虽然残酷,我们还是……》 圆神出版社 提供

相关新闻
加州宠物驴失踪 5年后现身野生驼鹿群中
宠物狗两年内由全黑变纯白 主人解释原因
男子与拥有惊人嗓音的鹦鹉二重唱 走红网络
飞行员救出被遗弃在机场的熊崽 建特殊友谊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