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兰大同 .九寮溪自然步道.戈霸瀑布

作者 Tony 撰文、图、摄影

人气 21
标签:

今天上午走访员山的香草菲菲及浅游内城, 下午转往大同乡的九寮溪生态教育园区来探访九寮溪步道。

抵达园区时,已经下午两点多了。为省时间,于是在园区入口的店家租自行车, 以节省走前段2公里的产业道路的时间。我与老婆各租一辆脚踏车,载着小东上路。

骑自行车,却颇觉吃力,因为九寮溪位于山区,不像冬山河自行车道位于平原那么好骑, 骑车往九寮溪的上游,宛如逆风飞翔,经过十七、八分钟,才抵达产业道路终点。感觉骑车比走路辛苦,只是能省时而已。

在溪岸休息,看风景,接着独自前往九寮溪步道,老婆和小东则先原路折返,我们约好在园区入口处会合。 我没走过九寮溪步道,不知实际路况如何,而读过山友旅记,得知九寮溪步道沿途须几次越溪, 溪谷仅架设简易的木桥,今天上午下过雨,木桥或许湿滑,山路未必好走,所以就没鼓励老婆及小东跟行了。

从水泥产业道路的终点,续行土石路约二百公尺,即可抵达九寮溪步道的入口。 入口旁的溪岸处可以休憩及玩水,不过今日雨后溪流较湍急,不宜戏水。

[[2]]

道路终点,续行一段土石路,至九寮溪步道入口

九寮溪步道(崖跃栈道)

九寮溪步道全长1.8公里,一进入步道,即见景致不凡。木栈道一边紧依山壁,另一边俯临溪水, 这个路段名为“跃崖栈道”,但见溪流由远而来,水波激石,涌现白涛,踊石而下,淙声回荡于山谷间。

过栈道后,前行一小段,路旁立有九寮溪自然步道导览解说牌。九寮溪, 泰雅族人称为“戈霸溪”(注1), 是兰阳溪北岸的支流之一,源自雪山山脉,流至拳头母山附近,一路往东奔流而下,溪水强劲,冲入兰阳溪, 有“破向东边”(破东)的气势,所以被称为“破礑溪”。河口附近的山谷就被称为“破礑坑”。

日治时代日本人进入宜兰山区砍伐樟树,制造樟脑, 沿山设置脑寮,这里设有第九座脑寮,因此被称“九寮”,破礑溪因此又被称为“九寮溪”。 续行不远,路旁又立有导览牌,导览牌后方草丛中隐约可见石砌残垣,满布青苔, 为弹药库遗址,这里原是日治时代“理蕃”及伐樟制脑时期的房舍遗迹;台湾光复后, 政府曾利用这处遗址存放炸山开路的火药。如今只剩残垣,与草蕨融为一色,若非有立牌介绍,路过的游客恐怕难以发现。

九寮溪自然步道原是泰雅族的古道,日治时代的《台湾蕃地地图》(1907~1916)即清楚绘出这条泰雅族的社路, 溯九寮溪而上,翻越中岭山之后,古道循着哈盆溪,通往今日乌来的福山。 后来日本人将这条泰雅族社路辟建为中岭警备道,而路线稍有修正,由福山越过中岭山后, 不走往九寮溪,路线略为北偏,通往崙埤仔(注:今日大同乡公所附近)。 中岭警备道辟建于佐久间左马太总督所推动的“五年理蕃计划”(1910~1915)期间。

[[5]]

九寮溪步道,也是一条百年历史古道。

豁云桥

[[images]]

续行不久,即遇一座桥梁,名为“笃农桥”,越溪至九寮溪左岸。不久又遇一座“豁云桥”, 再次越溪回到右岸,桥上都景色可观,溪水淙淙,山林郁郁。

看到豁云桥旁的导览解说图片,才知道九寮溪沿途的几座便桥,现在都已经改建为新桥了。

原有的旧桥是就地取材,以九芎、麻竹、笔筒树搭建便桥,铺于溪谷溪石之上, 既容易被溪水冲毁,而遇溪流暴涨时通行也较为危险。桥梁改建之后,九寮溪步道就变得平易近人了。

过豁云桥后,沿着溪岸蜿蜒而行,古道宽阔平缓,森林蓊郁,有不少鸟巢蕨攀附于树干, 树上丛丛绿巢,景观原始自然。续行即来到里程1K附近的巴尬吊桥。“巴尬”(Pa Gah),是泰雅族语, 是木背架的意思。据说有一位泰雅族猎人来到此地巡视陷阱时,发现有水鹿陷入其中, 于是欢喜制作木背架,准备将猎物背回部落。背架快做好时,水鹿却挣脱逃走, 猎人空欢喜一场。于是族人便戏称这个地方为“巴尬”。

巴尬吊桥的桥面是以坚固的绳索编成,索桥狭窄,只能单向通行, 而相隔十几公尺外的下游溪谷有一座桥梁正在施工中,完工后就有两桥可走, 可以双向通行。走巴尬吊桥,如走空中钢索,上下晃动,左右摇摆,相当刺激有趣。

[[8]]

巴尬吊桥。


戈霸瀑布(九寮溪瀑布)

过吊桥后,古道愈深入上游山区,沿途景色愈原始, 而路况之好与景色之美,都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愈走愈觉惊奇。

接着来到哈隘吊桥,再次越溪。哈隘吊桥为木板桥身,走来平稳。 过桥后,续走一段溪岸栈道,又遇一座美丽拱桥,名为“临瀑桥”。

一路走来,遇五座桥,笃农、豁云、巴尬、哈隘、临瀑,每次越溪,桥上风光都美不胜收。

过溪后不远,即抵达步道终点的观景平台,戈霸瀑布从溪对岸崖顶奔腾而下。 导览资料写戈霸瀑布高50公尺,实际目测约约三、四层楼高,约15公尺, 由于水量丰沛,气势可观。

戈霸瀑布,旧称“九寮溪瀑布”,又称“玉兰瀑布”,现在正式称为“戈霸瀑布”。 据说续往上游,还有一座破当瀑布,然而观瀑平台附近,已看不到续往上游的路径。 通往中岭的古道旧路,因少人行走,恐怕已荒芜于山林里。

观景平台腹地不大,设有坐椅,可以坐观瀑布,周遭绿树环抱,境幽景丽。 1.8公里的步道,竟然不到半个小时就走完,感觉距离似乎没那么长。

这里看到观瀑平台有小朋友持着相机在拍摄戈霸瀑布,心里突然觉得有些帐然。 早知道九寮溪步道如此好走,刚才应该带着老婆和小东一起来走, 可惜他们错过了步道沿途的美景与戈霸瀑布。

但心念随之一转,刚才的决策也并非不对。不熟悉路况,则不应轻易带队探访,宁可错失美景, 也不可失之危险。实际走过九寮溪步道,知道路况佳,景色美,下次再访即可。瀑布永远在那里。

九寮溪步道。景色之美与路况之佳,都超乎预期。

回程加快速度赶路,不料却在巴尬吊桥遇到一队登山队伍正在过桥而来, 成员一一慢行,还有人顽皮的在桥上摇晃取乐。

先过来的领队见我在桥头等待,主动打招呼,与我聊了一会儿。 他说已来过九寮溪步道六、七次了,这条步道平缓好走,景色又美,所以常带朋友来走。

而我第一次走九寮溪步道,也觉得美景超乎预期,令人惊艳。 台北乌来的哈盆越岭、桶后越岭古道, 都是我很喜欢的古道路线,而九寮溪步道,则兼有哈盆、桶后的优点。 九寮溪的山林景观似哈盆古道,都有“台湾亚马逊”的原始况味;而哈盆古道离溪远,不如九寮溪与溪同行; 哈盆古道越溪多惊险,而九寮溪步道越溪时可悠然桥上赏景。 九寮溪步道如桶后古道,沿途都有溪流相伴;而桶后古道的林相较单调,以柳杉造林为主, 不如九寮溪步道的林貌多样繁复。九寮溪步道拥有如此环境,走来当然是令人惊叹连连了。

九寮溪步道的缺点是从入口要走两公里的产业道路,沿途大多无遮荫。 这位领队说:“这个季节来访最适宜。夏天天气热时,千万不要来走九寮溪步道。”我听了苦笑回答说, 我去年八月带着一群老少亲子团来访九寮溪生态园区, 由于天气太热,产业道路走不到半路就匆匆撤退了。

通过巴尬吊桥之后,回程一路畅行。回到产业道路。再骑脚踏车,一路下坡,几乎不用脚踩,反而须频频刹车, 很快的就返抵园区入口,与老婆孩子会合。

旅游日期:2012.11.03(写于2012.11.24)  

旅行地图

——本文转载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http://www.tonyhuang.idv.tw/@
骑自行车往九寮溪步道入口(约2公里)。载人上坡很辛苦。

产业道路无遮荫,适合凉爽时来访。天气炎热时,最好租骑自行车。

九寮溪步道入口。

笃农桥上,浏览九寮溪。

树上鸟巢一丛丛。

小木桥。

桥上欣赏溪流美景。

哈隘吊桥。

哈隘吊桥。桥上桥下,景色皆美。

九寮溪步道终点-戈霸瀑布(九寮溪瀑布)。

相关新闻
宜兰礁溪 .大礁溪林场初探
宜兰冬山.冬 山河亲水公园.国立传统艺术中心.冬山车站
宜兰头城 .桃源谷步道大溪线、石观音线
宜兰员山 .香草菲菲.太阳埤步道.铁牛力阿卡.大树公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