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兰头城.太和山步道

作者 Tony 撰文、图、摄影

人气 346
标签:

太和山步道近年来新辟的一条登山步道,登山口位于外澳石空产业道路终点的金顶接天庙, 附近有石空旧聚落遗址,有一条石空古道通往山脚下的外澳接天宫。

金顶接天庙历史悠久。清朝道光2年(1822),黄姓先民从故乡漳州南靖奉迎小武当玄天上帝神尊渡海来台, 自乌石港登陆,进入石空地区开垦。拓垦有成,而于道光23年在现址建庙奉祀神尊。

随着时代的演变,山区生活不便,后来石空聚落的居民纷纷迁徙下山谋生, 民国62年(1973),信众于山脚下的外澳另建接天宫,奉迎神尊至新庙祀奉。外澳接天宫庙宇宏丽,金碧辉煌, 为武当祖庙台湾第一行宫,而山上的金顶接天庙则保存为创始祖庙。

石空旧聚落兴盛时,住户多达百余户,每年农历三月三日玄天上帝诞辰时,信众登往太和山主峰祈福祝祷。 武当山,又称“太和山”,这也是太和山命名的由来。太和山步道既是昔日石空居民拓垦的一条农路, 也是具有宗教意涵的朝山祈福之路。

太和山步道,宽阔土路。(图片提供:
tony)

太和山登山口位于于金顶庙旁,入口立有指标,标示路程约1.5小时。由此进入,山腰小路旁临溪壑, 环境稍为潮湿。前行约七、八分钟,经过一小段石阶上坡路之后,遇见岔路,左往石空旧聚落,取右行,往太和山。

上坡路穿过林间桂竹林。约四、五分钟,接上一条相当宽阔的山路。太和山步道至此, 路况变为良好,山路宽阔,可以行驶小型铁牛车,而步道清爽,杂草不染,可称得上是一条五星级的山径。

沿途曾经是石空农民的拓垦地,遗有大片的桂竹林,有些竹林下有采笋后剥去的竹笋残屑,可见至今仍有农民来此采竹。

步道沿途的竹林,或排列成绿荫廊道,或百数十根簇拥成竹丛,景致奇特,幽雅怡人。 而太和山步道全线都维持质朴的泥土路,保有原始自然的山林本色。

沿途有不少岔路,或通往石空旧聚落,或通往石空山(又名石坑山), 岔路处都有登山团体设置的指标,而太和山步道路径宽阔,沿途立有黄底红字的指示牌, 只要沿着主要路径前进,就不用担心会迷路。

路况虽然良好,但一路上坡,夏日走来也会觉得有些辛苦。从接天庙出发,上行约40分钟, 遇见路旁有一根民国42年(1953)宜兰县政府所立的租地界碑。附近出现柳杉林,取代了原本的竹林景观。 续行十余分钟,沿途柳杉林混杂各种乔木阔叶林。行抵一处岔路,忽然听见淙淙水声,右岔路是往莺子岭的溪畔山腰路, 往前一探,下方不远处有条小溪流,是坪溪的上游,于是决定回程来此午餐休息。

[[3]]

柳杉林。(图片提供:
tony)

太和山,山顶新盖一间小庙。(图片提供:
tony)

续循主路上行。最后一段登顶路,山路逐渐陡峭,部分路段设有绳索做为登爬辅助之用。 沿途渐有展望,远眺太平洋海天一色,俯望山谷,见坪溪溪水细流。

经过半个小时,抵达太和山的前峰,望见前方不远处的林梢露出庙顶及庙檐, 续行一分钟,登抵太和山主峰。

太和山的山顶新建了一座小庙,祀奉真武玄天上帝。太和山,海拔约705公尺,拥有360度的展望,庙门面向太平洋, 龟山岛及外乌石港往苏澳的宜兰一弯海岸线尽入眼帘,庙后方则有山峦层层,近处最高的一座大山, 为兰阳五大名山之一的莺子岭。

登山口金顶接天庙海拔约223公尺,一个半小时,爬升海拔近500公尺, 登爬虽然辛苦,但岭上风景好,视野佳,心情脱然而喜。

登顶才终于明白太和山步道路况何以变得如此良好。接天庙的信众为了在太和山顶建庙, 所以从石空产业道路的溪畔土埆厝旁新辟了一条较宽阔的山路衔接太和山步道, 同时也改善太和山步道的路况,整建的更为宽阔,部分较陡峭的路段也新辟迂回平缓的替代路线, 以顺利载运建材上山建庙。

[[6]]

太和山末段陡峭路段。(图片提供:tony)

石空旧聚落遗址。(图片提供:tony)

浏览风景之后,循原路返回刚才的溪畔岔路口,改走岔路往溪畔路,不一会儿即循着小径, 抵达溪边。

在溪边休息了三、四十分钟,享用午餐,倾听淙流。炎热的天气,来登太和山, 竟能幸遇山中小溪,洗净一身汗味。

本来预定回程时,想顺登石空山,而登顶太和山之后,身体已疲累;悠游坪溪之后,心情已尽兴。 下山一身清凉舒爽,登石空山的想法,转眼便成空。

于是转往石空旧聚落,探访古厝残垣,领略先民沧桑。下山抵达梗枋溪畔的土埆厝, 这里新建一座水泥孔桥越过溪流,与石空产业道路相接,大概是为了运送建材上山而建造的。 这条路线被称为“太和山步道乙线”,而溪畔土埆厝为太和山乙线的登山口。

溪畔土埆厝距离金顶接天庙不远,过了桥,左转石空产业道路,步行约二、三分钟,返抵龙河桥旁的停车场。 我的车子停放在这里。从这里出发,甲进乙出(右去左回)太和山步道,既可造访金顶接天庙,又可顺访石空旧聚落遗址。

旅游日期:2013.05.30

旅行地图(图片提供:tony)

责任编辑:施宜葆
——本文转载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记http://www.tonyhuang.idv.tw/@

石空产业道路龙河桥旁停车场。(图片提供:tony)

太和山登山口(金顶接天庙)。(图片提供:tony)

优雅竹林路。(图片提供:tony)

山路宽阔,杂草不染,称得上是五星级的山径。(图片提供:tony)

往溪边岔路处,听到淙淙水声。(图片提供:tony)

前方山头为太和山前峰。(图片提供:tony)

俯瞰山谷的坪溪上游。(图片提供:tony)

小山头。立有石空聚落文化导览牌。太和山主峰就在不远处。(图片提供:tony)

树梢上隐约看见太和山主峰的庙顶及庙檐。(图片提供:tony)

太和山山顶眺望莺子岭。(图片提供:tony)

顺访石空旧聚落遗址。(图片提供:tony)

溪畔土埆厝(太和山步道乙线登山口)。(图片提供:tony)

回程。石空产业道路远眺龟山岛及外澳海滩。山脚下为外澳接天宫。(图片提供:tony)

相关新闻
桃园杨梅.福人登山步道
桃园大溪.永福龙山寺步道
宜兰南澳.东岳涌泉.蛇山步道
宜兰苏澳.东澳湾.粉鸟林渔港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