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地方龙头房企坍塌探因:上了政府的当

人气 5

【大纪元2014年03月25日讯】(大纪元记者任义报导)日前,浙江宁波的一个房地产开发龙头企业兴润置业出现债务危机,其资金链断裂不仅与企业经营管理、房地产大环境有关,更与一个政府项目息息相关,究其原因是当地政府力邀其参与旧村改造致企业最终崩盘。

地方龙头地产商现债务危机

大陆房地产企业资不抵债或者危在旦夕,并不是太稀奇的事情,中国金融智库首席金融学家、中央财大研究院宏皓在其博文中表示,只要融不到资,90%的房地产商都资不抵债。甚至在房价高企的现实面前,有些民众希望几家房地产企业倒闭,一解买不起房的心中愤懑。

在浙江宁波奉化商界经营了近40年的地产大佬沈财兴面临着他的人生拐点。沈财兴是奉化市最大房地产企业——浙江兴润置业投资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3月18日,奉化市金融办发布消息称,兴润置业的35亿元债务中,银行债务逾24亿元,非法吸收公众存款7亿多元,借款年利率在18%—36%之间。至此,兴润置业资金黑洞彻底曝光。

目前沈财兴及其子都已经被拘捕,事实上,早在去年七八月份,在网络上就传出兴润置业欠银行24亿元贷款的消息。兴润置业的资金链断裂不仅与企业经营管理、房地产大环境有关,更与一个政府项目息息相关。

政府项目成资金链断裂主因

长汀村项目是造成兴润置业资金紧张非常重要的原因。长汀村旧村改造项目是兴润置业半途接手的,资料显示,奉化市锦屏街道长汀村旧村改造项目,启动于2003年,要新建村民安置房19万平方米。项目实行“边拆迁安置、边商业开发”的运作模式,以村民安置房+货币的方式,换得村里土地的商业开发。

2004年,当时宁波著名的洛兹集团下属的宁波洛兹置业有限公司着手长汀项目。但因为农村关系复杂,再加上征地、补偿等矛盾,用于商业开发的地块拆迁缓慢,最终洛兹置业退出。

由于兴润置业在当地的影响,奉化市政府力邀兴润置业接收该项目。政府方面提供310亩土地,其中180亩用于村民安置,另130亩自己搞商业开发。目前,兴润置业已完成149,000平方米的安置房建设,而项目已被搁置。

购置土地费用以及建设费用,兴润置业在该项目上起码投入了七八亿元。兴润置业至今未获一分钱回报。而雪上加霜的是,由于拆迁不下去,原本可获得的130亩商业用地也迟迟无法动工。一方面大量资金被占用,另一方面还得承担巨额的银行利息,兴润置业已是回天无力。

据《每日经济新闻》3月24日报导,一些宁波房产界人士表示,长汀村项目开发将近6年至今无果,消耗了兴润置业大量元气,再加上近几年奉化土地价格下滑,使得兴润置业在银行的信贷抵押资产不断缩水,企业又试图通过民间借贷支撑资金流,最终崩盘。

地方政府卖地令兴润置业资产缩水

除了长汀村旧村改造项目让兴润置业大伤元气,地价下跌对兴润置业造成的伤害也非常大。比如,兴润置业高端别墅项目“桃源府邸”,2010年1月11日拍下该项目地块时,楼面价是7,853元/平方米,共斥资6.6亿元。

而2013年12月11日,世茂集团旗下子公司昆山世茂蝶湖湾开发有限公司拍下同地段的地块,楼面价只有3,204元/平方米,跌幅达59.2%。仅这一项,兴润置业就亏损超过3亿元。

地方政府在前几年楼市好的时候,土地起拍价定得很高,现在楼市低迷,为了提高拍卖成交率,又把起拍价定得很低,特别是跟兴润置业相邻的地块,这对企业影响很大,导致企业资产缩水。

中小房企融资渠道变窄、当初高价竞得的土地资产快速贬值,随着近两年银行对于房地产融资的收紧以及向大型房企倾斜的政策明显,兴润置业这样的中小房企从银行获得新贷款愈发困难。相信兴润违约只不过是中国三四线城市中小房企危机的冰山一角,也是地方政府主导的房地产市场悲剧之一。

联络本文作者请发邮件到:dajiyuanren@gmail.com

(责任编辑:刘毅)

相关新闻
中国经济三风险难解 政策刺激也乏力
京广一线城市楼盘大降价 专家:泡沫破裂将很可怕
中共两会结束 中国楼市大降价
大陆楼市格局逆转 一线城市无免跌金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