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倒霉男被盗刷8万 银行:不赔

人气 124

【大纪元2014年03月07日讯】(大纪元记者李平多伦多编译报导)近日媒体披露加拿大安省1男子被信用卡公司要求支付8万购物金额,但他声称自己没刷过这笔钱后,引起人们对在线购物和信用卡交易安全以及银行是否会将欺诈责任转移给客户等问题的关注。

倒霉男被盗刷8万

据CBC报导,这位倒霉男子名叫莫纳科(Jason Monaco),是多伦多一家投资公关公司创办人兼执行主管。3年前,因这笔8万不明巨款分歧,莫纳科将帝银告上法庭。

他在申诉中称,2010年6月,发现自己的威士信用卡支付一笔8.1276万的不明购车金额,通知帝银后,帝银将接下来一笔4,972元的有争议的支付款项取消。但帝银方面认为,8万金额的交易中,均使用PIN码和芯片,因而完全是他的责任。两项不明交易中,发票上均出现同一伪造签名。

专家:PIN码和芯片技术漏洞多

随后,莫纳科和帝银双方均对涉嫌欺诈交易的商家提出索赔。帝银在辩护声明中称,在没有信用卡和PIN码情况下,是无法完成刷卡和PIN码交易的。

对此,英国剑桥大学计算机实验室研究员默多克(Steven Murdoch)表示不认同,称芯片与PIN码安全也不是完全无懈可击。他说,这一安全技术已经很老了,已有15~20年历史。

7年前,默多克和同事就已经通过实验证实这一技术存在许多漏洞。如犯罪份子可用一硬件系统,将信用卡设置成接受商家支付终端输入的任何随机PIN码,随后将接受信息发送至银行,给银行显示好像是正确的PIN码被输入。

他说,有时候对于这种欺诈造成的损失,虽说顾客也是受害者,损失也并非顾客疏忽导致,但银行有些情况下仍拒绝退款。

默多克还成功将这一硬件缩小成一叠扑克牌大小,但他说法国的犯罪份子可将这一硬件集成在微芯片上,然后将其置于伪造信用卡中。

莫纳科一案不仅涉及信用卡芯片与PIN码安全的问题。帝银律师的辩护理由是,莫纳科信用卡持卡人协议上规定,如持卡人用PIN码进行交易,主持卡人应对信用卡账户中的所有交易负责,且持卡人应对卡挂失申报前的所有交易负责。

莫纳科则称,自己的信用卡从未被盗或丢失过,也没将PIN码透露给任何人。另外,帝银靠条款中的小印刷条款和责任免除条款为辩护理由有点太过分。

针对此案,丰银、国家银行、皇银和道银等6家银行均拒绝回答信用卡和银行卡顾客协议方面的具体问题,其中仅道银表示银行安全保证宗旨仅限于赔偿客户在被欺诈情况下的损失。

CBC对6大银行电子银行协议调查发现,各家银行对客户均强制众多条款,如要求客户在电子银行电脑上安装最新防病毒软件、不要使用简单易猜的PIN码、密码或安全问题等。帝银电子银行协议甚至规定,客户如使用收集和披露银行信息用于其他用途的软件,一切后果自负。

CBA:银行责任条款很合理

加拿大银行家协会发言人利特尔(Maura Drew-Lytle)女士说,银行条款并不繁琐,看来很合理。一般说来,银行如认为客户不是自己有意给欺诈钻空子,银行都会赔偿,但银行也得根据每个案子具体情况来定夺。

数据显示,去年国内6大银行在线欺诈交易赔款总计900万,最新2012年信用卡和银行卡支付总额高达5亿,但银行未透露未提供赔偿的欺诈交易总额和客户拒赔数据。

银行服务与投资申诉专员梅尔维尔(Douglas Melville)说,就自己所知,投诉银行协议条款太繁琐的客户并不多,银行内部的法务部当然会尽一切办法保护银行自身利益,但如的确不是因客户将PIN码写在钱包或卡上等疏忽行为而导致的损失,银行一般都能妥善处理。

安省NPC电脑安全公司执行长基汀(Larry Keating)说,电子银行方面的银行与客户之争,未来会变得更尖锐。这是因为网络犯罪份子在钻安全空子方面非常狡诈,手段高超,令毫无戒备的用户防不胜防。只要银行在协议中有这样或那样的要求,就说明谁负责的问题仍未得到解决,银行也可以此为依据为自己辩护,因而面临更多公关困扰。

相关新闻
加拿大破获庞大华人伪造信用卡集团
加拿大破获伪造信用卡毒品走私集团
在加拿大使用信用卡:小心被“卡”
全球政府电子支付评比 加拿大拔头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