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产商热衷美国置业 或重蹈日本覆辙

人气 39

【大纪元2014年04月06日讯】 (大纪元记者海宁编译报导)2013年7月,来自台湾的张伊琲(Ifei Chang)在15分钟电话交谈后,决定加入总部位于上海的国有企业绿地集团(Greenland Holding Group Co.),领导这家中国地产公司在美国的扩张。三个月之内,她管理的项目规模已经达到60亿美元。这是中国投资者向美国地产领域进军的创纪录步伐的一个缩影。《经济学人》杂志认为,中国企业应格外小心,以免重蹈日本的覆辙。

2013年10月,绿地集团达成初步协议,购入纽约布鲁克林区大西洋铁路货场(Atlantic Yards)开发项目70%的股权,价值50亿美元。此前,该公司在7月份买下了位于洛杉矶市中心一个住宅和娱乐综合项目,价值10亿美元。张伊琲一到洛杉矶就负责那个项目的开发,现在则开始四处寻找更多的投资项目。

自张伊琲在46楼的办公室窗口可以俯瞰一大片空地,名为“大都会”(Metropolis)的绿地公司大楼项目将会在此拔地而起。她向《彭博商业周刊》表示,“….这种规模的项目和这样的投资速度在中国非常常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有信心可以做成这个项目。….”

和很多中国公司一样,绿地集团正致力于在海外市场越来越多的投资规模数十亿美元的项目。房地产研究公司Real Capital Analytics的数据显示,中国公司在美国商业地产领域的投资仅仅在过去一年同比增长近10倍。曼哈顿是中国投资购地最集中的地方,其次是纽约其它区和洛杉矶。

绿地集团目前正在兴建中国第一高楼。该公司也是中国在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最大投资者之一。绿地从加州教师退休金管理系统手中买入的“大都会”项目是一个总面积25,600平方米的综合项目,包括酒店、住房和高端公寓。张伊琲说,项目会在五年之内完工,并争取略早一点完成。

洛杉矶市长加西亚蒂(Eric Garcetti)在电子邮件中说:“这项十亿美元级的投资不仅仅可以带动洛杉矶市的经济,带来数百个就业机会,创造更多税收,而且会在此建设世界级的设施,强化我们这个城市在美国,乃至国际上的吸引力。”

张伊琲介绍说,从布鲁克林区大西洋铁路货场开发项目最初的开发商森林城公司(Forest City Ratner)手中买入大部分权益实际上只透过几个电话、一顿晚餐及卖方高管团队对绿地集团上海总部的一次访问。她说,“三个星期以后,我们就达成了协议”。2013年10月签署的备忘录在12月成为了一份确定的合约。

张伊琲说,作为项目开发主体的合资企业,大西洋铁路货场有限公司的监管许可有望在年中获得。该项目占地8.9公顷,在2006年获得初步批准,但是因为经济衰退而一再延迟。绿地集团的投资将包括在布鲁克林区的14幢公寓楼,当地的租金正在飙升。

张伊琲的国际化背景帮助她成为绿地集团实现雄心的最佳推动力。出生在台湾的她在家中五个女儿中排行第三,父亲是来自大陆的老兵,母亲是对子女抱有极高期望的“虎妈”。她说,从幼年开始对建筑学就有一种执迷,在脑中对各种建筑和街景写下详细注解。她父母的梦想在她从台湾毕业,考入耶鲁大学之时得到了满足。她在耶鲁获得建筑学和环境设计两个硕士学位。

张伊琲说,“我在美国的求学经历告诉了我什么是思想的自由,没有边界,就是那种牛仔精神。”

2013年,中国地产开发商在美国六个最大的都市圈疯狂采购,购买了价值接近30亿美元的已建成商业房地产项目,远远高于之2012年的3.353亿美元。这个统计还不包括绿地集团的大都会和大西洋铁路货场项目,它们的投资总价值将在多年内逐渐计入。

中国最大的上市地产开发商万科集团与纽约的地产商Tishman Speyer Properties LP合作,在旧金山的市场区南部开发一幢有655套住房的高层塔楼,称作光明大厦(Lumina);万科和投资伙伴阿比•罗森(Aby Rosen)的另一个合作项目已经在2月开工,这个位于曼哈顿中城的高档公寓大楼将是万科在纽约市的第一个项目。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将中国投资房地产市场的行为与日本上世纪80年代投资美国房地产市场的行为进行了比较,认为中国资本在海外的地产投资目前看上去就像是当年日本在美国的疯狂收购。

1989年,日本三菱集团花费15亿美元购买洛克菲勒中心的举动一度被认为是美国衰落、日本崛起的象征。但随后日元升值、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经济萧条,开始了“失去的十年”。这一笔交易中,三菱集团损失超过10亿美元。

《经济学人》指出,中国投资者为避免重蹈三菱集团覆辙,从而小心谨慎地选择投资,努力在交易中保持理性,“不要让交易在眼泪中结束”。

(责任编辑:毕儒宗)

相关新闻
实现美国梦 华裔移民房产逆势上扬
中国资金外流加剧
中国富人到海外买房
华人“疯抢”皇后区地产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