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军军官追忆台海战争

据旅居加拿大前国军军官吴永存先生侨社演讲整理
言明蒙特利尔
font print 人气: 24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4年06月20日讯】(大纪元记者言明蒙特利尔报导)6月8日旅居加拿大的前国军军官吴永存先生在蒙特利尔侨社举办演讲会,追忆60年前亲身参战的台海战争。以下文章根据吴永存先生的演讲稿和其他史料整理而成。

今天,我们谈台海战争,按时间顺序, 应从民国38年(1949年)春讲起, 38年元月份共军即将渡过长江之时,蒋总统中正被迫辞职下野, 李总统宗仁接任。 因国军各地方军政首长, 各自保存实力,不能协力作战。 还有,共党以威迫利诱要胁国军投降,无所不用其极.。因此中共轻易渡江。再加上经济不稳,金元券贬值, 造成人心惶惶,国军兵败将倒, 国府不得已撤退台湾。 中共则从北至南势如破竹,逐渐占有中国大陆, 并欲逐渐攻占沿海国军所据岛屿, 及准备渡海攻台。但是, 当时中共海空军仍然较弱, 且陆军不惯海战。 所以, 自民国38年至民国43年春约五年时间,中共举兵, 失败居多。

一、国民政府退守台湾后的时局

1949年中共已经几乎占领大陆全境,国民政府退守台湾。美国政府当时对于中国国共内战施行的是杜鲁门总统的尘埃落定政策,于1949年8月5日发表“中国政策白皮书”,白皮书的内容,将中共之占领大陆,归结为蒋中正自己的错误和弱点,且美国无力翻转中华民国政府的失败。杜鲁门还在1950年1月5日召开的记者会中宣告美国“无意介入中国的内战”,指出“从美国的角度看来,台湾的资源已使其获得足够所需便于自卫”,美国“不再提供军援或建议给台湾”。此举等于宣告美国已经卸下仔肩,台湾必须独自面对中共的军事威胁。美国政府表明要放弃台湾。

此时共军的气势强盛,大有一战而下台湾的势头。然而,49年10月在与大陆近在咫尺的金门岛上的大战——金门古宁头大捷,遏制住了共军渡海下台湾的形势。

二、金门古宁头大捷稳住局势

依据国防部史政局编印之“金门保卫战” 及徐焰, 及李元平着“台海大战”叙述如下。

中共登陆金门

民国38年(1949年)10月24日19时, 中共叶飞以第82、84、85 各师抽调共四个加强团共约九千余人, 成立渡海第一突击队乘二百余艘机帆船, 登陆艇等船艇自莲河、懊头等地驶向大嶝海面集结向金门进发。25日2时10分, 各船团利用夜暗最高潮在大小嶝火力掩护下向我201师珑口至古宁头阵地进击,。由于强烈风浪, 使船团失去控制, 大部分飘至古宁头方面。在那时期正好战车营在古宁头演习, 三辆水陆两用战车机器故障, 在沙滩整修。 共军接近时, 被首先发现,于是立即射击,惊动附近友军利用工事,使用轻重武器密集射击,共军船多被击沈。

共军约千余人被击毙, 其他共军混乱中抢滩, 与海岸守备部队发生激烈战斗。 至25日2时40分,因双方伤亡颇重, 第601、602 两团阵地各一部被突破。共军乘机渗透,被我守军及地雷击毙甚重约千余人,3时许共军紊乱中逐渐恢复秩序,约2千余人进入我602团观音山附近, 威 胁琼林全岛蜂腰地带,主力攻占古宁头之北山、林厝, 企图夺取132高地, 攻略金门城。 我第201师长郑果指挥该部坚守海岸阻止共军后续部队登陆外,并经申请获准以机动 的353团向林厝、车保推进,,阻止登陆共军向南渗透, 并与602团共同 迎击南侵之共军。

机动出击

25日3时30分,第353团由安岐出发二个营抵林厝高地与共军遭遇, 共军正袭击我601团安岐指挥所,经该两团长率直属部队与共军实施近战,共军被击退。4时许,共军以人海战术向我阵地猛攻,战至拂晓, 林厝 北高地及沿海各碉堡, 仍为我军固守。

当共军渡海第一突击队突破我201师珑口至 古宁头阵地之际,我福州缓靖公署代主任汤恩伯上将,综合当前状况,判断流口至古宁头地区为中共之主力所在, 遂决心乘共军登陆立足未稳, 使用机动打击部队第118师及第19军第14师,第18师 全力迫共军于古宁头地区包围 而击灭之。

4时30分,118师354团 自琼林推进后半山以北地区, 与来犯西山之共军激战,6时半, 战车第三连与353团胁力在湖尾高地短兵相接。7时许, 我354团在战车群协力下连克观音山及湖尾等高地.,击灭 共军244团一千余人, 俘1200人。 此时,18师之52、54 团向珑口推进. 并与守备部队第三营取得连络, 对东一点红共军猛攻, 击毙共军三百余人, 俘四百余人, 续向西山侧击。 同时, 第14师之42,41团先后推进至132 高地,

八时许,我空军冒恶劣天候, 反复炸射, 共炮始告沈寂, 猬集于古宁头共军死伤惨重。118师352团及战车第二营击溃安岐附近之匪,解安岐之围, 各部队逐屋与匪争夺。

激战至25日上午11时30 分,林厝之共军千余人增援埔头, 经我军步、炮、 空军联合攻击, 迄12时30 分埔头之共军, 除被俘700 人外, 其余圴被消灭。 尚有少数残部向林厝及东北溃退, 我18 师亦攻占埔头伏碉数处。118师及14 师稍加整顿后, 再攻林厝, 经十余次之惨烈肉搏, 双方均伤亡甚重, 李良荣司令, 高军长魁元, 至132高地督战, 士气益振。16 时, 我42 团团长李光前中弹成仁,该团由副团长率领撤至林厝 东南整补。17 时,118师第352、353团由林厝东南两面突击, 反复肉搏, 逐屋争夺, 共军伤亡累累。18师乘势攻占西一点红, 激战至黄昏。118师第353团第二营长陈敦书殉国,官兵伤亡甚众,118 师彻夜围困林厝之共军。 我14 师在珑口观音山等地北端占领阵地,18 师进占古宁头东北海岸。25日晚,118 师第353 团,11师第231 团及201 师对林厝、古宁头之共军彻夜包围监视, 准备拂晓将其消灭。

古宁头围击

10月26日3时, 共军82 师第246团团长张云秀率主力及259团之一营于古宁头北端, 相继登陆 增援. 4时许,被我军彻底击溃, 我118 师配属18师54团美式山炮一连,继向林厝, 古宁头之共军围攻,另以201 师601团及14师之41团,由下湖徒步增援,南山之601团协力侧击古宁头之共军,.我炮兵第3团重迫炮第一连,要塞炮第二总台, 第201 师75 炮连, 位于132 高地附近支援各部队战斗。10月26日6 时30 分,第18军军长高魁元指挥各部队开始攻击,118 师在埔头以北向林厝前进,右翼54 团首先攻击东海岸之共军阵地,中央部队第354团在战车三连协同下向林厝高地攻击。左翼我352 团向林厝南端攻击。 第14、41 及601团由雷团长开瑄率领及第一、第三营向古宁头南山西侧进击.。战至8 时许, 共军乃利用新增援部队扼守村沿, 余固守村落。 我军在炽盛火力掩护下, 逐步推进。9 时许, 我空军临空, 轮番炸射, 共军伤亡颇重。357 团得战车协助, 乘机攻入林厝, 与共军反复肉搏, 战斗惨烈, 交着对峙中。

胡琏第12兵团抵金门增援及指挥作战

第12 兵团司令官胡琏,,在海上航向台湾中途, 接奉命令增援金门, 于26日上午10时抵达水头村, 即接任指挥作战之责, 当即赴前线湖南高地, 调整118师及54团统归118师师长李树兰指挥,19军军长刘云瀚配备132高地, 迄珑口一线守备, 部署完毕, 即严督猛攻。 士气大振, 愈战愈勇, 钻墙穿壁逐屋与共军搏斗, 激战至11 时30分, 俘共军千余人, 少数共军溃窜北山、 古宁头等处。 陆军炮火打不到的死角又被我海军太字舰由黎玉玺中将指挥下,海陆夹击, 除部分俘虏外,其余全部击灭。林厝卒于12 时为我军完全克复。14 时古宁头以北滩头 碉堡四座被我陆海军平射炮及战车先后摧毁.。沿海为我54 团所占领。15 时许,14 师第41 团及201 师, 第601 团相继克复南山。 我军继续猛攻, 战车第一连协同354 团冲入北山东北据点,,将残共迫于海滩,悉予逮俘。 另352团于15 时攻入北山庄内, 激战至18时,118 师师长李树兰令54 团、354团分任海岸守备, 阻止共军增援, 另以预备队353团接替352 团攻击。 第353团在火炮协同下, 对共军核心猛攻,,激战至午夜一时, 终于攻克。 共军一股突围北海岸, 为我354 团全部俘获。

肃清来犯共军

10月27日拂晓,118 师及14 师各一部沿海岸扫荡残共,,搜索至古宁头以北断崖下沙滩,发现共军约1300余人,我军当即猛攻, 击灭400 余人, 其余900 余人全部缴械。 下午4 时许, 东南长官陈诚将军巡视古宁头回车至132 高地,窜出百余共军,经晓谕迅即缴械。 至此,古宁头之战, 获得完全胜利。

据中共自报战果,国共战争以来,是第一次重大损失, 两批登陆部队, 三个团另加四个连总计9086人(其中军人8736人, 船工民夫350人) 三千多人被俘, 真正牺牲五千多人。

三、朝鲜战争爆发 美军协防台湾固国本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随后10月25日共军正式参战。美国由原来的放弃台湾政策,转变为协防台湾,签定“中美共同防卫条约”,至此台湾 和澎湖稳固。

韩战在朝鲜半岛时间1950年6月25日清晨4时(美东时间为24日下午2时)爆发。6月25日下午,安理会即召开会议讨论南韩被侵略案。美国驻联合国大使提议谴责北韩动作为“未经挑衅的侵略”(unprovoked aggression)。美国的提议经过修正,安理会通过“谴责对大韩民国的武装攻击”及要求“立即停止敌对”,和“北韩人民军撤回三十八度线以北”。苏联代表早先主张中国代表权应由中共接替,并以杯葛中华民国驻联合国代表因素,拒绝参加安理会,因而决议获得通过。

当时美国的杜鲁门政府并未送到国会行使同意权,因此美国并未对北韩宣战,它只是对北韩“采取军事行动”,按照美国的说法,是“在联合国授权下进行警察行动”,6月30日美国正式进入和北韩交战状态。

1950年10月19日晚,以彭德怀为司令,中国人民志愿军从安东(今丹东)、河口(即宽甸县长甸镇河口)、辑安(今集安)等多处地点秘密渡过中朝界河鸭绿江。入朝后的第一次战役在1950年10月25日打响,共军正式参战。随后,杜鲁门命令第七舰队前来台海巡弋。

1953年7月27日交战各方签署停战协定,朝鲜战争结束。 1954年中华民国和美国签定“中美共同防卫条约”,美军正式协防台湾 和澎湖。 但该条约承认范围仅止于台澎, 不言明含金门、马祖等外岛。美国的暧昧态度,间接鼓励中共夺取外岛之意图。

四、台海战争 国军弃外岛

鲠门岛之役

鲠门岛位于淅江白沙山附近, 该岛本来无人居住, 后来我方情报单位连同美军情报人员发现该岛有一天然山岩洞穴, 穴内宽畅, 可以住人。 涨潮时, 洞口被海水淹没, 不容易被发现。 所以, 就在那里设置情报站, 负责搜集情报之用。

民国43年(1954年)5月16 日中共突然派兵占领该岛,幸好中美情报人员还没有被发现, 当即电报紧急求救。 那时, 特种舰队司令是刘广凯少将, 立即派PC-106, 拖带一有动力之橡皮艇去营救中美情报人员。 临行前刘司令要求梁舰长天价先写遗嘱,然后说:“ 我交付一个九死一生的任务给你,,据情报报告,该岛现有中共舰艇10余艘驻守, 你连夜乘退潮时机,带橡皮艇去救出中美重要情报员出来, 以你自已为目标, 吸引敌人注意, 以便 橡皮艇救人。

还好, 敌舰艇在岛之内海一边锚泊, 洞口是向外海之一边, 故放下橡皮艇,不易被发觉。 梁舰长奉命后,气定神闲,将舰驶向鲠门岛外侧, 将橡皮艇放下后,绕行该岛内侧,船慢慢驶入港中炮衣未打开,人员躲藏起来,就在敌舰队中间下锚。 那时候, 己经半夜, 天色漆黑一团, 敌旗舰信号兵打灯号问讯。 我海军不懂中共信号, 只虚应一下子, 信号灯号闪二下。 敌旗舰士兵, 当然不懂, 又打信号, 我方依旧是开两下信号灯。 可能该士兵向上级请示, 隔了一些时间, 敌方来一艘小艇 围兜起来察查,只见一艘军舰巳下锚, 炮衣未开, 人员寂静, 谅无敌意。 便回去报告。

隔了一些时间,敌小艇又来绕一圈慢慢察看,再回去报告。 如此, 来往折腾, 天色渐露曙光, 巳至黎明时分, 梁舰长估计橡皮艇应已得手离开, 于是 拉备战。 一方面起锚, 一方面下令开炮, 炮声隆隆, 周边各敌舰 无备情况下, 只有挨打的份。 战斗不到两小时,PC-106重创敌舰两艘, 起火燃烧, 轻伤两艘。PC106舰体受轻伤, 人员无伤, 大获全胜, 情报人员也已获救。

PC-106自大陈凯旋归来台湾, 受到全国同胞热烈欢迎。 蒋中正总统召见梁舰长天价,对救援成功,以寡击众, 赢得海战胜利, 表示嘉许。 因立下奇功, 即颁赠他青天白日勋章一座, 以示鼓励。

贺梁舰长天价荣获青天白日勋章
—吴永存

鲠门英勇虎山行, 机智歼龙万古名。

以少羸多攻不备,完成任务获殊荣。

一江山陷落

民国43 年(1954)下半年大陈岛及一江山岛的情势日趋紧张。 敌海空军南移, 常在头门岛附近演习。

民国44年1月9日中共空军整日轮番炸射我大陈岛及港内舰船和大陈岛上我空军机场。 一日投弹300余, 陆上官 兵伤亡惨重。 海军PC-102舰运弹手两名被敌机扫射中弹阵亡,敌机也被我102舰炮击中落海。 另两架, 被陆军炮火击落。

民国44年1月10日我海军对大陈及一江山实施运补。 黄昏时分,临江舰(原名洞庭)PC-103在积谷山附近巡逻, 遭中共鱼雷快艇及炮舰共十余艘围攻,中鱼雷半沉。 舰上航海官陆达三用无线电话呼叫我名, 要我们赶快去救他们。 中共10余艘舰只在围攻他, 广播说要捉活的,幸而他们尚有双联装40mm炮 可以用, 故敌舰不能太迫近。 我马上报告舰长徐汤萃, 共同进见扬司令元忠, 表明我们主动请求杨司令前往援救。 杨司令说你们一艘对10几艘敌舰, 寡不敌众, 你们先去, 我随后率永寿、 永昌增援你们。 于是 我们来不及慢慢解缆, 用太平斧砍断缆索, 出港往积谷山航去。 根据PC103之指示, 调整射击方向, 击退中共10余艘舰艇。 因靠泊不上PC-103, 改由永寿靠泊,将PC-103官兵救回 。 同时, 我奉命开炮 将PC-103 击沈, 以免舰上机密外泄。

当晚另一PC-101(瀛江号)又遭中共10余艘舰艇围攻又中鱼雷。 杨司令命我舰PC-102驰救, 并命大字号拖船拖回台湾修理。 我PC-102舰赶走中共舰艇, 并沿途护航他们至披山之南, 认为安全后,再回航大陈, 继续驻防。

民国44年元月15日我舰队旗舰永寿MS49号, 率永昌(MS51) 及瓯江(PC102) 奉令巡逻披山。 在北航大陈路上, 当日天色已晚, 三舰都雷达故障, 巧遇美驱逐舰886号。 我乃呼叫美舰, 说明因雷达故障,请他雷达领航, 他答应前面领路。 不久即遇敌舰队十余艘围攻, 敌舰艇几艘受伤后逃逸, 美舰886号中鱼雷。 即通知我们, 他要先回日本修理, 并告知中共舰队 连同受伤敌舰巳退走。要我们继续我们的巡逻任务。

民国44年元月18日中共发动陆海空三军联合进攻一江山岛,实施三栖作战。 先用空军,、舰炮 及头门岛之岸炮炸射一江山。 紧接中共陆战队一个团配合特种部队 及陆军共五千人,乘坐一百余艘机帆船和登陆艇强行登陆。 岸上七百二十名官兵,在阵地、 工事、 通信 全被破坏掉的情况下, 浴血奋战。激战首日歼敌千余人, 并以重机枪击落中共低飞轰炸机两架,我炮兵也击沈中共机帆船8艘。

19日晨,共军己攻占一江山滩头,节节向山顶推进。 国军防守部队 已耗尽弹药, 最后进行肉 搏战。王生明司令在战斗中左手持短枪, 右手携卡宾枪坐镇指挥所, 一波波共军以人海战术疯狂推。20日下午五时王生明司令在中共军队迫近指挥所时发生短暂狙击战。 夕阳西下守军弹尽援绝, 王 生明拒降。 向大陈司令官简报战况 后引爆身上仅有的一颗手榴弹, 炸毁指挥中心, 光荣殉国。 当晚九时我720名守军全部成仁。一江山在激战53小时后,陷入中共手中。 中共清点损失员兵共2100余人, 是我守军的三倍。

大陈岛撤退

1955年元月28美国总统艾森豪派遣第七舰队及航母中途岛巡逻台湾, 同时建议我国, 大陈补给太远, 防守不易宜弃守。 蒋总统也考虑大陈岛离台湾太远, 补给诸多困难, 乃决定主动撤离。

美国透过美国驻华沙大使馆提出行动目的,并保证不干扰中共渔船往来。 自1955年2月6日至11日,中美联合舰队159艘军舰, 澈夜灯光通明,共同执行“金刚计划” ,共撤退军民3万3千7百余人。

1955年2月25日国军又实施“飞龙计划”, 自力将北麂和 南麂岛上军民3千余人撤迁台湾。 至此, 国军在浙海外缘岛屿全部陷共。

五、战场福将吴永存先生战争经历片段

吴永存生于1926年,今年已经88岁高龄,从15岁开始戎马生涯,历经抗日卫国战争,国共内战和台海战争,在枪林弹雨下,竟能没有受过枪伤,不能不说是一员福将。

吴先生15岁当兵,是陆军通讯兵,当时正赶上抗日卫国战争中的第三次长沙会战。作战时通讯线路被打断,他去修复线路,初上战场没有什么实战经验,而且他是客家人,当时还听不太懂国语。班长让他卧倒也不知道,日本人对着他打,子弹啾啾地飞过耳边,也没有打到他。把电话线接通后,使国军的重炮打掉了日本的坦克车,因而荣立战功由二等兵升任下士。

民国42年海军班毕业, 于民国43年2月1日正式任海军少尉, 初任中兴军舰航海员, 同年10月奉派瓯江舰PC-102枪炮官,随即奉命驻防大陈。 瓯江舰属大陈特种舰队管辖,该舰队 共有13艘各型舰艇,负责守护大陈地区海域。

他表示,海战虽然已经过去60年了,却依然历历在目,做梦都会梦到。战舰中了炸弹,人都会跳起来。在外岛驻防, 淡水及食物 比较欠缺。曾在中共空军轰炸下, 鱼雷快艇攻击下, 又值天气恶劣, 有一个月时间没有煮饭。 每人一包饼干充饥,每天只分配一杯饮水, 没有水洗脸。 整整一个月时间都在驾驶台, 没有睡眠的24小时备战中。最危险的一次 是共军飞机机枪的子弹打入了驾驶舱,事后检查驾驶舱的弹痕,才知道子弹从身边绕一圈飞过,只要稍微有一点偏差,就会中弹。

他表示,中共的间谍很厉害,很多时候去执行任务,就有共军的舰船在前面伏击,多次曾经眼看着鱼雷从船舷旁划过。大陈特种舰队的13条船,被击沉了3条,多条受伤,所幸自己所在的瓯江舰多次幸免被击沉。 ◇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