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天气热 小心“热中风”

徐乃义桃园

人气: 152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4年06月26日讯】(大纪元记者徐乃义台湾桃园报导)连日来气温飙升,一不小心就可能中暑,甚至还有可能“热中风”!家住中坜市的38岁刘姓男子,下午5时多,经过桃园医院时,感觉头昏、胸闷,没多久就昏倒在医院门口。所幸桃园医院徐永年院长发现,立刻请急诊护理人员前来支援,紧急治疗后,男子才脱离险境。

徐永年说,最近天气变热,热衰竭、热中风的急诊个案都有增加趋势,民众如果长时间在外,一定要多补充水分及电解质。

急诊室主治医师曾士芬也认为,出现严重胸闷、心悸、晕眩征状,就要立刻就医,以免热衰竭情形恶化,恐会危及生命安全。

许多人对中暑、热中风分不清,因为发病都与高热天气有关,发病的诱因相似,病状也有近似之处;但中暑、热中风的病理根源、变化机理以及预防治疗有很大的区别。

中暑是人在高热环境中,人体产热与散热功能失调,大量热蓄积体内导致体温昇高所致。正常人体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产热和散热处于平衡,维持体温在37℃左右。当气温超过皮肤温度(一般为32℃?35℃),或环境中有热辐射源(如电炉、明火),或空气中湿度过高通风又不良时,机体内的热难于通过辐射、传导、蒸发,对流等方式散发,甚至还会从外周环境中吸收热,造成体内热量贮积从而引起中暑。

“热中风”是指酷暑气温诱发的中风,在气候炎热情况下,老人出汗多,体内水分散失快,如不及时补充水分,常会因为血容量不足和血液黏稠度增高而诱发脑血管堵塞,导致缺血性脑中风。但它的病变实质还是脑血管病的改变,不可把中暑和热中风看作一回事,防治也应区别对待。

脱离高热环境这对中暑、热中风都是必须的,摆脱致病因素或诱发因素是首当其冲。立即降温处理把病人移至凉爽的地方,就地取材给予物理降温,头部湿敷、冰袋、温水擦浴……迅速补充水分以口服淡盐水为好,生理盐水更好,能静脉补液最好。

(责任编辑:吕美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