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井:羊肉的家事

人气 4
标签:

【大纪元2014年07月15日讯】北方人爱吃羊肉,往大里说是跟地理决定论有关,就是说离草原比较近,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能够吃到新鲜肥美的好羊肉。往文化上说,羊是六畜中上三品之一,也是六畜中象征着吉祥如意的动物,在过去的祭祀中最常见到。往养生和中医理论上说,羊肉温补,所以在冬季吃最合适。

小时候的冬天比现在要冷一些,每年一到立冬,父母就会把家里那口巨大的砂锅拿出来,座在取暖用的煤炉上,炖上一大锅羊肉汤。每天放学回家,最先感受到的家味道,就是飘逸在空气中的羊肉汤香味,冻红的双手捧过母亲递来的小碗羊肉汤,喝下去瞬时觉得身心都温暖起来。假如做作业到很晚,肚子饿了还可以用羊肉清汤煮面做宵夜,让自己带着满足感进入梦乡。现在回想起来,仍觉在隐隐中闻到了彼时的羊肉味,家的味道。

喜欢羊肉的鲜美,所以也喜欢老北京的传统涮肉。冬季来到,朋友们的聚点基本就从各种餐厅转移到了几家涮肉馆子。

选择涮羊肉馆子有两条特别重要,首先要羊肉好,好羊肉的标准倒未必像有些店家宣传的那样可以生吃,但一定要血水少,最好是羊肉片放在盘子上,把盘子竖起来肉片不掉,这证明水分恰到好处,因为太干太湿都挂不住。其次这家店的酱料一定要丰富讲究,诸多小料的搭配能适合各种挑剔口味的人,所谓百人百味。

北京人爱吃芝麻酱,涮羊肉的时候更是不能少,好芝麻酱端上来稠乎乎一碗,加上香菜末辣椒油一拌就刚刚好,假如端上来就是澥的,基本就不用吃了,比如小肥羊的那碗芝麻酱,可以直接拿去倒掉了。当然,决定一个好涮肉馆子的条件不止这两条,但对好的涮肉来说,这两条格外重要。

许多人都说涮羊肉起源于元世祖忽必烈,仔细推敲一下就会觉得这仅是谈笑间的事情。因为羊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几大物种之一,殷商时期的黄河流域就大量饲养,草原民族更离不开羊,尽管早期汉民族多以食肉糜为主,但彪悍的草原文明却以烧烤和水煮清炖为主。

自己在家炖过羊肉的人应该都知道,羊肉久炖之后会变硬,鲜嫩的羊肉除却肉质本身要好,一定不能煮得太久,所以切成小块能保证内外同时熟透,是水煮法的常见做法。切片使羊肉的受热面积变大,在水中快速熟透,是煮羊肉时效率最高的方法,游牧文明逐水草而居,放牧、迁徙、应对天气突变是常事,为了追求效率,也许在元世祖之前就发现了这种吃法。

到了元朝,铁骑血液中的习惯与汉民族文化相撞击,使得这一美食方式被汉民族接受并流传下来。至于元世祖与涮羊肉的故事,我们就权当是两种文明在相互寻求认同的契合点吧。

关于蒙古族最顶尖的羊肉烹制手法,一定不是涮羊肉,而是烤全羊,在《达斡尔蒙古考》中这样描述:“餐品至尊,未有过于乌查者”,乌查就是蒙语中的烤全羊。烤全羊所用的羊是1~2岁的杂交绵羊,肉质必须要肥瘦适中,烤过之后金红油亮,外焦里嫩不能发柴。烤好的全羊要整只上席,脖子还会系上红绸表示隆重。

最尊贵的蒙古族羊肉菜品是金刀烤羊背,只有在蒙古族特别重要的庆典中才会出现。关于金刀,元世祖忽必烈的父亲拖雷有段真实故事。在成吉思汗死后,四子托雷协助三哥窝阔台登上汗位,窝阔台便将只有大汗才可佩戴的金刀赐给托雷,允其“食之皇礼”,就是在吃烤羊背前持金刀主持仪式。之所以羊背会这么受重视,是因为一头羊除却羊腿,就要数羊背的肉最集中了,羊背上的肉也更鲜嫩美味,并且有着背负天下的寓意。

美味的羊肉未必能背负起天下美食的重任,但能在冬季给每个人带来暖意。窗外寒风料峭,家的温馨和亲人的情感就在一碗羊肉汤中沉淀,卸去坚冰,春暖花开。

(文章来源:历史说九井写)

相关新闻
南半球冬季话火锅
唐风:大陆食品健康之忧思
来“东方串店” 轻松享受浓香烤串
小狗买东西
小狗买东西 人气 39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