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丙奇:四类课程一个出口可减轻学生负担吗?

人气 5

【大纪元2014年07月29日讯】官员与全国12所知名重点中学校长在重庆巴川中学举行的中国新高中论坛上,论剑新高中课程改革。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曹志祥透露,正在酝酿的新高中课程改革将对高中学生进行二次分流,学生不再千军万马只朝高考一根独木桥上闯。方案将试图在普通高中里区分出四类学生,满足他们不同的发展需要。第一类是只满足于高中毕业的学生,第二类是要参加普通高考的学生,第三类是参加高校自主招生的学生,第四类是升学目标主要瞄准国际高考的学生。(重庆晚报7月22日)

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是,谁来区分这四类学生?是学校还是学生自己?如果是学校来区分,这无疑侵犯学生的选择权,在学校分重点班、平行班都遭遇质疑的情况下,还把学生分为四类,这显然是开倒车。而如果由学生自主选择,试问有多少学生,会把自己归为第一类学生?有多少学校会开齐三类或者四类课程?当四类(或至少三类,其中一类针对出国留学学生)课程只有一个出口时,学生的选择权会增加吗?

我国上一轮课程改革,业界已将其归为失败,记得课程改革的初衷,也是减轻学生的负担,增加学生的选择权。按照课程改革的设计,课程被分为必修课、选修课、拓展课等,其意图是在必修课之外增加学生选修的比例,但实施结果却是,很多学校上完必修课之后,根本就不上什么选修课,而是把选修课的时间用来上与高考核心科目相关的内容,甚至列入必修课的课程,也因高考不考而被边缘,比如体育课。

课改之所以遭遇失败,根本原因是高考制度没有实质性改革,高校就用高考科目的成绩录取学生,在这种录取制度之下,几乎所有学校都围绕高考指挥棒转,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只关注高考核心科目的学习,势在必然。如此一来,即便课程设置再完美,到了现实之中,都变为花架子。

高校自主招生改革,本来可带来这种局面的转变,如果自主招生高校实行真正的独立、自主录取,建立多元评价体系,高中被遗忘的选修课会被重新引起重视,可是我国高校的自主招生,仅仅是给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学生一定的高考录取优惠,自主招生的学生还是要参加高考、填报志愿,应对这种自主招生体系,学校的理性选择是,让学生一心一意准备高考,再适当对可以入围自主招生的学生进行重点培训(一些高中就开设自主招生课程班,或和高校联办先修课程班),而大多学生的理性选择是,以准备高考为主,以准备自主招生为辅(学校未开设相关的课程,就到社会机构报名参加培训)。

至于针对出国留学的AP课程,说实在的,这是少数国际高中和民办高中的事,与我国普通高中关系不大,将其纳入高中课程体系,颇为勉强,更重要的是,选择这些课程的学生,本就不准备参加国内高考,他们面对的是另一个升学评价体系。

在经历过上一轮的课改失败之后,我国教育部门应该反思这背后的根源,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不反思失败的根源,甚至拒绝承认失败(还有的宣称成功),又按照以前的思路进行课改,除了劳民伤财之外,不会有多大改革价值。令人困惑的是,如果上一轮的课改,是成功的,有必要马上又启动新的改革吗?而如果上一轮课改失败,需要新改革,那么为何还采取一样的思路呢?

值得注意的是,每一轮课改背后,都有利益集团的推动,因为新课程体系,意味着新教材编写,还有各种关于课改的培训、推进、验收等等,而仅仅是教材的利益链,已经极为庞大。在利益因素裹挟之下,且不触动现有制度的课改,只会增加负担,包括教师的负担、学生的负担,而学生的负担又包括经济负担,课业负担。如果没有实质性的改革价值,这样的改革不如不改,要防止利益集团以改革之名谋求改革的利益。

文章来源:作者博客
(责任编辑:朱颖)

相关新闻
【名家专栏】谁能解救被中共绑架的中国人
【名家专栏】手机禁令有助于提高学生成绩
沈舟:中共海军急缺战列舰 但从未造过
【名家专栏】虚幻的社会主义“公平”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