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立秀:韩剧在中国为何这么火?

人气 30

【大纪元2014年07月30日讯】随着《继承者们》《来自星星的你》等韩剧的走红,李敏镐、金秀贤等韩星也成为无数中国观众心目中的男神。

韩剧走过悲悲戚戚赚人眼泪的初期,又经历了怪老板淘气女和励志大长今,再到如今的穿越、读心、见鬼、瞬移、不死等各种超能力。韩剧一直都因求新求变的积极态度、认真敬业的拍摄精神、体系完备的宣传策略而深入人心。

制片、编剧、导演、演员甚至是观众,都在一部韩剧的诞生过程中发挥着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这些人的共同努力下,一部又一部韩剧,就像流水线上的产品,源源不断地走进观众心里。

而在整个过程,有着许多背景。

A、 政策扶持+特殊模式=韩剧风靡

韩剧以惊人态势席卷亚洲,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历史可追溯到上世纪末期。这一切都离不开南韩国内的一系列政策,尤其是1998年正式提出“文化立国”的思想之后,南韩政府开始大力扶持和保护“韩剧”。

1998年,南韩文化观光部特别下设文化产业局,专门对电视电影等文化产业进行专项管理和扶持,从这一年开始,南韩政府陆续出台文件,明确了文化产业的优先发展地位,为韩剧产业化发展铺平道路。1999年前后,南韩国会通过《新传播法》等相关法律,要求地面电视事业者必须保有80%以上国内制作的节目,对国产电视剧的播放时间设下限,而对进口电影的播放设上限。

如此一来,韩剧在国内受到了特殊的优待,在南韩电视剧市场上稳稳站住了脚跟,为下一步进军海外市场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裴勇俊、李英爱等明星给南韩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南韩国内一位媒体人在公开出版的书上说,虽然越南的年轻人很可能不知道他们的最高领导是谁,但所有人都知道张东健。

由此带来的周边效益是——南韩制造的各类产品,在亚洲各国全面热销。

B、韩剧播放类型分明 总有一款适合你

在MBC、SBS、KBS三分天下的南韩电视版图里,有着分工明确的几种电视剧类型,它们因为不同的播出时间而各自成名:

周一、周二播出的“月火剧”,主打正史以及古装类型电视剧,收视群体稳定;周三、周四播出的“水木剧”因为主打偶像时装剧而在国内观众中声名鹊起;周六、周日播出的“周末剧”,因为主攻家庭剧市场而受到不少主妇的热烈欢迎;周一贯穿至周五的“日日剧”,神人与怪咖并存,经典与奇葩共生,口味独特不可一言而喻。

水木剧在中国的盛名,大多缘于其时装偶像剧所赢得的口碑和人气。以刚刚过去的2013年为例,从年初唯美爆棚的《那年冬天风在吹》到风靡一夏的《听见你的声音》,紧接着美男老爸的《two weeks》、长腿土豪齐聚的《继承者们》,以及有见鬼能力的《主君的太阳》,到如今获赞的《来自星星的你》。

虐心、励志、爱情、超能力、玩穿越等新奇元素纷纷被加进了看似平常的生活里,加上一众帅哥美女的帮衬,经典花絮的流出、新闻不断的主人翁男女。集齐了众多优势的水木剧,不火都有点儿说不过去。

风头紧随其后的月火剧,也有谱写人神恋曲的《九家之书》以及取景横店的《奇皇后》等。战线颇长的仍是家庭妇女最爱的周末剧和日日剧,靠一帮阿姨大婶的独特审美常盛不衰、维持着极高的收视率,经典之作既有延续2012年的《我的女儿素英》,也有现在仍雄踞收视率冠军榜的《王家一家人》。曾有过《无法阻挡的high kick》般让人回味的日日剧,今年也给观众见识了一把主角死伤大半仍收视长虹的吐血大剧《欧若拉公主》。

C、剧本完成1/3电视剧就可以开拍了

从最初的“制播一体”(电视剧的制作与播放均由电视台来完成),到如今的“制播分离”(电视剧的制作业务与播出业务由不同的主体来完成),不论电视台还是电视剧制作公司,基本都遵循同样的拍摄流程:

制片人策划→选择编剧导演→选择演员→选定名称→练习剧本→拍摄景→剪辑→后期录音→拍摄内景、同时剪辑。

干什么都喜欢“快一点”的南韩人,在拍电视剧的时候一样讲求效率,虽然有一早制订好的拍摄计划,但根据实际情况临时更改剧本、人物删减等情况时有发生,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保证拍摄进度、争取收视率。在剧本完成1/3的时候,电视剧就可以开拍了。

同时,各大电视台配合新剧的新闻投放就会接踵而来:开机发布会、演员见面会、各大媒体通告、演员个人专访、初次剧本练习等消息铺天盖地,片场花絮、每集看点、演员周边等消息跟剧集一样准时“上演”,当然各种拉票视频、片场美照都是随新闻而来的“福利”;个别大热剧集还会不定期举办粉丝见面会、握手会等活动以配合宣传,敬业的演员还会亲力亲为参与综艺节目。

D、根据观众反馈随时调整戏路

为什么韩剧能够紧抓着观众的心,用部分观众的原话表示就是“看到更新就激动不止,瞬间心情就又为下一集要等一个星期而失落不已。”除了帅哥美女、专业的班底,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时时可以参与讨论的剧情。

在南韩,热门剧集都少不了自己的官方网站,在播放前期,编剧会把写好的部分剧本放在网上,观看网友留言并参与互动探讨剧情,一开始就紧抓观众的心;播放中期,观众们对剧情发展的期待以及剧中人物命运的关注也会影响编剧;至于万众期待的大结局,“民心所向”也往往会成为参考的因素之一。

《爱上女主播》的编剧朴志贤女士透露:“《爱上女主播》最后两集我总共写了三个版本,18集播完之后,我把最后两集剧本对观众公布,通过他们的投票来挑选究竟拍摄哪个结局。”

韩剧能够深度把握观众的心理,还得益于边拍边播的模式。一般会预先拍好5集,一边播出一边关注观众反馈,以便适时调整剧情。行业细分明确 名编剧与小作家差别大

在南韩,对电视剧编剧和电影编剧的界定十分明确。南韩的电影导演一般习惯于自己写剧本,除了很少数电影电视领域兼涉及的青年作家以外,大多数的职业编剧都只专注于电视剧本创作。

在制片人对编剧、导演甄选完毕之后,编剧的作用要贯穿整个剧集制作的始终。与好莱坞的大编剧不同,剧本完成后,韩剧的编剧会依旧活跃在拍摄第一线:参与选演员、定名称、剧本练习。

职业编剧一般都会与电视台或者电视制作外包公司合作成为签约作家,享受金额不等的签约费用和工作室,同时接受南韩作家协会的管理。至于那些初出茅庐的年轻作家,因为没有名气和号召力,基本都没有独立撰写剧本的机会,只能作为名编剧的助理作家负责填充完善剧本内容,基本没机会影响剧情发展,跑腿儿打杂才是正经。

有幸成为作家协会一员的编剧们,也绝非想像中黄袍加身荣耀无限:因收视率不高挨骂是家常便饭;生病找人代笔即被封笔,身败名裂;被证实抄袭等问题更免不了立即除名。曾经写出《明朗少女成功记》《屋塔房王世子》的编剧李熙明,就因为2013年涉嫌剽窃的《野王》,惨遭作家协会除名。那些因佳作而背负盛名、于残酷竞争中留下来的编剧则属凤毛麟角,对写下的每一笔都不敢怠慢。
--转自作者日志

(责任编辑:南风)

相关新闻
林子旭:从韩流吹进两会说起
花季近韩剧夯 台出国旅费悄悄涨
横河:韩剧、软实力和国家形象
SHESMISS赞助韩星全智贤服饰 热销新泽西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