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患未然 阻气爆酿灾OECD早有提示

标签: ,

【大纪元8月1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曹宇帆台北11日电)易燃气体丙烯外泄气爆在高雄炸出一连串问题,其实,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11年前即曾发表应变化学事故的指导原则,深具彻底落实作价。

OECD在2003年6月发表“OECD化学事故预防准备与应变指导原则”(OECD Guiding Principles for Chemical Accident Prevention),全本经铭传大学都市规划与防灾学系专任助理教授马士元,在2005年9月翻译成中文。

全文分17章,最末章“固定设施及运输”的段落C,着墨于埋设管线的应注意事项。

OECD指出,设定新管线、开发新建案或新发展计划的范围,若靠近既有管线,应审慎评估土地利用和风险,尤其尽可能不要靠近住宅区。

此外,管线埋设也应考虑对地理的危害,像是尽可能避免管线经过铺设排水口的地区与地震活动带,敲定管线埋设蓝图,更应选择发生意外时,可使灾害降至最低的版本,以利救灾人员应变,且管线行经路径应装设足够的安全告示。

管线埋设需结合适当的安全技术,如因应输送物质外泄的自动关闭或安全释放系统,平时适当维护、检测、监测确保管线完整,像是加强空中监测或使用智慧型巡查管线仪器。

随着管线的老化,更需要额外的监测,即使使用年限尚未届满,也应评估或考虑管线的状况是否堪用,如何汰换不符合安全需求与期限届满的管线,应有备案。

企业主应随时分享管线安全管理系统的经验,而企业与政府有关单位更应加强管线安全改良的讯息,以及建置意外事故的案例与资料库。

虽然埋设管线输送危险化学物质成本所费不赀,建置可操作的管线时效上不见得便捷,更要顾及土壤的保育,以及交货地点和运输量固定等缺点。

OECD仍指出,相较于车辆运输危险物质,管线输送还算安全,具备快速且量大的优点,便宜可靠,比起车辆载运危险物质,制造空气污染、噪音与交通堵塞,管线输送可大幅降低对环境的冲击。

相关新闻
日本一家医院发生氦气爆炸事故
贵州煤矿气爆事故8人死亡 
州议员希尔指PG&E从事故中牟利
高市化工厂气爆  4人送医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