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通缩加深将对中国金融带来致命损害

人气 4

【大纪元2015年01月10日讯】(大纪元记者秦雨霏综合报导)中国12月份出厂价格创下两年来最大年度跌幅,人们担忧通缩在向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逼近。美国银行警告说,随着增长放缓以及通缩压力触发一波违约潮,中国今年陷入越来越大的金融危机风险。

生产者价格遭遇两年来最大跌幅

《金融时报》1月9日报导说,中国生产者价格已经连续34个月下滑。国家统计局周五报告说,12月份同比下滑3.3%,这是自从2012年九月份以来的最大跌幅。它也远比11月份2.7%的跌幅更剧烈。

12月份消费者价格相反上升1.5%,比11月份略高。

中共央行11月份两年来首次降息以对抗放缓的经济增长。中国第三季度达到五年来最低增长7.3%。

国家统计局将在1月20日发布2014年全年增长数字,许多分析家预计它将达不到官方目标7.5%。

放缓增长和过量债务可能对金融系统是致命的

《电讯报》1月8日报导说,美国银行告诉客户,多方力量正汇聚在一起,威胁冷却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投机性狂热,并暴露出中国26万亿美元债务大厦的根本脆弱性。

美国银行发布一份题为“通货紧缩,货币贬值和违约”的报告,其中说,“信贷紧缩极有可能。”
报告说中国的高杠杆企业无法安全承受习近平杜绝道德风险和戒除过量信贷的运动。报告警告放缓的增长和过量的债务加起来“可能被证明对金融系统是致命的”。

这份报告警告,在让信贷以这么眼花缭乱的速度增长之后,极少有国家能够逃脱一场金融危机,或大型银行倒闭,或一场货币动荡,或一波主权危机,或它们的组合。

美国银行的分析师David Cui说,“最可能的情形是,随着增长放缓,一波坏账飙升,接着是影子银行信贷紧缩,然后是银行重大资本重组。”

这份报告说,中共在90年代末花费GDP的15%来拯救银行,但是问题的规模在今天变得更大,这一次政府无法那么容易的诉诸于新一轮刺激。

中国债务比例远超雷曼危机前夕

《电讯报》报导说,在过去五年,中国贷款已经飙升了GDP的100%。这是日本在1990年日经指数泡沫破裂之前,或是美国2008年雷曼危机之前债务增长速度的两倍。

渣打银行说,如果将影子银行和离岸借贷包括在内,中国总的债务已经超过GDP的250%。这对于缺乏成熟市场或财富积累的新兴经济体来说是一个极高水平。

David Cui说上海股市的爆炸性上升——三个月内上升了50%——是被1800亿美元从经纪人那里借来的保证金推动。它发生在盈利恶化之际。“当抛售发生,我们怀疑它将大乱。”上海综合指数可能将从3300点跌回2400点。

美国银行说中国出厂价格的下滑似乎在加深。“我们相信刺激诱发的产能过剩是主要肇因。”
中国过去曾经发生生产者价格通缩。这个指数曾经在90年代末暴跌,后来花了六年时间才逆转。所有问题今天都变得更大。

通膨下降的一个副作用是提高借贷的真实成本。自从2011年以来,企业的一年借贷利率已经从零上升到5.50%。

热钱外流 货币贬值

《电讯报》报导说,民生证券分析师管清友说,随着美联储准备加息,并从全世界吸取资金,热钱可能很快开始离开中国。

管清友说,“大规模资本外流可能造成货币危机,这正是触发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东西。”

美国银行说热钱外流提高货币贬值的风险,并将吸走股市资金。

责任编辑:高静

相关新闻
学者称中国大陆近几年仍将处在通货紧缩阶段
中国输出廉价产品致使通货紧缩袭卷全亚洲
中国大陆尚未走出通货紧缩阴影
中国大陆并未摆脱通货紧缩压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