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韩国“坚果案”说明什么?

人气 18
标签:

【大纪元2015年02月13日讯】 2014年12月5日,时任韩航副社长的赵显娥搭乘自家航班,因不满空服员未将坚果放置盘内,要求当时已离开登机门的班机返回,并将前来解释的空服员赶下飞机,造成该航班延误。尽管韩航公主赵显娥出面公开道歉,其父韩航社长赵亮镐也出面道歉,称女儿将辞去韩航副社长和集团所有职务,但公主赵显娥还是被告进法院。

案件审理中,韩国法官认为,赵显娥当时明知飞机已在移动,还要求返回登机门,明显违反航空保护法,判她须服刑一年。她下令班机返回的行为,就像是把飞机当成是自家车使用。这包夏威夷豆引发的“坚果返航案”,经韩国媒体的监督报导后,于近日落下帷幕。韩航公主因这段丑闻,引起舆论谴责,受到法律惩罚。

世界上几乎每个国家都有特权阶层,但若留意韩国近几年的报导,发现一个特点,韩国不怕家丑外扬,一旦某些特权阶层丑闻曝光,便会受到媒体的格外“关注”,长篇的后续报导,直到把特权彻查清楚为止。甚至其中的一些事件拍成影片,比如揭露性侵儿童案件的《熔炉》,这部影片上映后,在韩国引发了“熔炉效应”,不仅引起韩国社会的集体反思,也再次将这起已结案的性侵害案件推到社会,并被评选为2011年度韩国十大法律新闻事件之一。

“熔炉效应”促使韩国系列法律修订完善,韩国会不仅通过了《性暴力犯罪处罚特别法部分修订法律案》(又名“熔炉法”);韩国大法院量刑委员会,在性犯罪类型中新设“对残障人实施性暴力犯罪”,提高了新的量刑标准。之后,韩国国会通过了《社会福祉法事业法修订案》,对触犯《性暴力特别法》和《儿童青少年性保护法》规定的犯罪行为,十年内不得从事相关业务,在职期间对使用社会福祉设施的人员实施同类犯罪的,将永远禁止从事社会福祉事业的经营管理业务。

另一部引起中国人共鸣的影片《辩护人》,以韩国前总统卢武铉早期的律师经历为蓝本进行创作,讲述了上个世纪80年代为“釜林事件”中遭到拘留刑讯的学生进行无罪辩护的故事。影片上映后,曾经为大学生做无罪辩护的卢武铉(曾是律师的韩国已故总统)获得了胜利,时隔33年后韩国“釜林事件”中的5名被告改判无罪。受益于这部影片的影响力,釜山地方法院对“釜林事件”二审宣判,改判被告人无罪。让更多的韩国人在还原历史、正视罪恶、了解真相时,真正的去爱国家。

记得几年前,韩国的“特招事件”,因韩国外交通商部在8月底录用外长柳明桓之女柳炫善(音译)的过程中存在不规范操作,主要是在招考部长大人的千金时,组成面试小组的5人中,两个该部内部专家不但企图影响三个外部专家,还给出了相当高的分数,使得其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特招事件”引发后,韩国时任外交通商部长官柳明桓在首尔外交通商部内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鞠躬道歉,也未能平息“调查真相”、“取消特权”的声音。

“特招事件”在韩国国内引发广泛讨论,虽然这位长官成了“前部长”,其女也被解除职务,但韩国行政安全部计划针对过去10年包括外交部高官子女在内的、所有特别录用人员进行全面调查。调查对像达到了400余人,其中包含7名(4人已辞职)韩外交部高官的子女。

这说明韩国经过军政府的独裁统治后,最终向民主全面转型,尽管过程曲折,但近年来的报导,使外界看到韩国政府、媒体在一些事件发生后,尽管有时也会面临一些高层的压力,但事件的整个过程在保障国民的知情权中,公开透明的传递事件的来龙去脉,因此使得特权事件能够得到彻查,同时也能最大限度的遏制特权现象,示警特权阶层。这也就是民主和独裁统治的最大不同。

责任编辑:尚一

相关新闻
《辩护人》将成新年韩国首部千万观众电影
韩百想大赏提名《辩护人》《素媛》领跑
韩片《辩护人》 转型正义的证据电影
李毅:韩国影片《辩护人》爱国方式引国人共鸣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