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玛丽医院爆毛霉菌两死

人气 53
标签:

在港人处于食水含铅的恐慌当中,香港玛丽医院爆发由真菌引起的“少孢根霉”感染,至今发现5个病例,分别经由皮肤及呼吸道感染,其中两名病人已经死亡,正调查是否与感染有关。专家发现病菌经由医院提供的被服感染,相信是来自提供被服的深湾洗衣房。

【大纪元2015年07月21日讯】(大纪元记者林怡、蔡雯文报道)昨日(20日)下午香港玛丽医院召开记者会交代医院有住院病人感染毛霉菌个案。港大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表示,今次引起爆发的是真菌中的毛霉菌,称为“少孢根霉”,“如果经皮肤感染的称为皮肤性的霉病,如果是从肺吸入就是类似肺炎的毛霉病。”玛丽医院至今发现5个病例,其中两名病人已经死亡,两名继续治疗留医,一人已出院。

第一宗发现有毛霉菌感染是在今年6月23日,一名74男病人身上发现有皮肤的毛霉病。男病人5月在大陆进行肝移植,之后因为并发症返港看私家医院,由于情况一直恶化,其后转到玛丽医院进行体外输氧,之后出现爆肺现象在肺部插管叫胸腔引流。6月22日病人胸腔引流的皮肤溃烂坏死,经过化验在胸腔引流的附近皮肤发现少孢根霉,袁国勇说:“真菌尤其是毛菌,尤其是少孢根霉的感染,它是专门破坏血管的,它进入血管引起血管栓塞,令血流不到,没有氧气令皮肤变黑,很严重,这个病人两天之后就过世了。”

第二位是49男子也是皮肤毛霉病,其本身有淋巴瘤及白血病前期,需要进行骨髓移植手术,手术后需服用抑制排斥的药物,令免疫系统受到抑制,在留院期间一直服用很多抗真菌的药物,7月15日病人的颈部被发现烂得很严重,其后透过外科手术切除烂肉并验出有毛霉菌。袁国勇形容培菌过程相当快,“16个钟头已经长满像棉花糖一样。然后发现有孢子囊,释放孢子,小到5微米,而且孢子囊下面有假根,因此称为少孢根霉。”

玛丽医院爆发少孢根霉

他表示根据过往记录,一年平均有7、80宗毛菌感染但是少孢根霉一年仅1-2宗。而今年已经超过2宗,过往主要是在呼吸道,今次却是经由皮肤,在7月16日开会研究后确定玛丽医院有少孢根霉的爆发,时间是在3周内发生,“2宗发生时间相隔21日,都是在玛丽医院发生,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而且同一类病人都是免疫系统受到很严重的抑制。”

之后便开始寻求源头,检验病人的衣物、枕头及被铺等,及病房的空气样本,其后在病人使用过衣物中有31%可种出少孢根霉,而干净没用的被铺等,则有一成种出少孢根霉。其它使用过的物品及空气等皆没有种出“少孢根霉”,因此推断是病人使用的被铺有问题,也就是供应被铺的深湾洗衣工场出现问题。

由于出现两宗死亡的病例,当局再进行回顾性病例搜查,发现在6月2日一名42岁女子间质性肺炎,其呼吸道发现有少孢根霉。6月18日在其胸腔也发现有少孢根霉,病人最终7月14日去世。第二宗是一名50岁女病人,本身有急性淋巴血癌,曾进行骨髓移植,需要长期输血,血液中有很高的铁质,白血球则太低,其后在她的呼吸道也发现有少孢根霉。第三宗回顾病例是一名49岁女病人曾进行双肺移植,也是需要服用抗排斥药,其后也在6月24日其痰中找到少孢根霉。

袁国勇强调当免疫系统有问题,如果枕头有少孢根霉也会吸入被感染。目前的2宗死亡个案未确定与少孢根霉有关。

深湾洗衣房停供应

除了在病房的被服发现有少孢根霉,在当局追查下,负责清洗被服的深湾洗衣场样办,同样可以种出“小孢根霉”。而其它的洗衣房,例如是屯门、蝴蝶湾、壁屋及柴湾洗衣房,都没有发现少孢根霉。这四处洗衣房约占供应医管局辖下医院的六成被服。除了港岛西联网7间医院,亦有另外8间医院和诊所由深湾洗衣房处理衣物。

袁国勇表示,已经停止深湾洗衣房供应被服,并进行消毒但不会停止运作。医院管理局称,昨日凌晨已将该院11间高危病房的被服全部更换,预计局方两星期会有调查报告。

市民担忧染病

曾在公立医院做护士20多年的黄小姐表示,到医院覆诊,她对医院还是有信心,“因为不完全属于医院范围。有些衣服都是外判出去洗。不单是医院,外面很多部门的制服也会外判出去做。”她强调最重是要正视问题,找出原因,对症下药。

罗小姐二个月大的婴儿因心脏问题前几天入院,她感到担忧,“因为婴儿免疫力较弱,又不会说话,如果他不舒服你也不知。我都有自己拿张小被子来包住他的表面,不用医院的毛毯包裹。”她表示不会因为爆发病症将孩子转院,“我相信这儿的医生护士会把事情处理妥。”◇

责任编辑:王若愚

相关新闻
香港卫生防护中心忧虑禽流感及流感大流行
香港合和旋转餐厅疑发生食物中毒
香港卫生署调查指四成十五岁以上人士近视
香港卫生部门料手足口病破纪录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