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致远:放开心胸 或见柳暗花明

张致远

人气 124

【大纪元2015年08月01日讯】7月27日(星期一),柔斯密市山谷大道一家旅馆内发生了一起枪击案,患绝症的越华裔母亲涉嫌开枪杀死17岁儿子,人伦悲剧又一次震惊亚裔社区。

这样的惨剧近来已经有多起发生了,3月,钻石吧一名韩裔儿媳涉嫌杀死77岁婆婆,并放火将婆婆住宅焚毁。去年11月,亚凯迪亚市41岁的中国移民遭到同住的公公以利刃杀害,后公公在牢中自杀。二者皆疑似与家产纠纷有关。

在重视家庭伦理、亲情的亚裔人群中为何发生这些人伦悲剧呢?很多民众都在思考这些问题。亚裔移民由于文化的影响,相对来说性格比较内敛,注重内秀。当遇到经济困难或精神问题时,习惯于求助于亲朋好友;如果是家庭内部发生矛盾时,虽然有“亲兄弟,明算账”的说法,但往往囿于亲情、面子,情与理、利与法往往纠缠不清,同时受“家丑不可外扬”的习俗所困,不轻易诉诸法律,不主动寻求外界的帮助。周围的人又有“清官难断家务事”的顾虑,最终可能小事变大,形成多年积怨,可能哪一天就容易爆发,性格软弱者可能会自杀,强者则可能会伤害家庭成员,成为民众人人扼腕长叹的悲剧。

而作为移民群体,无论从文化的碰撞、语言的沟通、经济的压力都会无形中加大思想压力,从而使心理问题更容易产生。回到这个案件中,如果隐去发生地点,多么像那些在大陆媒体中经常出现的悲情故事,母亲由于疾病、家暴、感情等原因与孩子一道自杀的案例不胜枚举。往往是母亲怕自己离世,害怕孩子在世受苦,索性一道带走。在大陆,由于社保体系难有作用,这样的事是其情可悯,但其罪难恕;而在美国,有各类相关福利机构来处理类似事例,如果那位母亲能将困难及时求助,可能就是另一种结果。

美国医事总署在《医事总署关于精神保健、文化、种族和族裔的报告》的2001年补充报告中点出,美国各少数族裔所秉承的文化影响着他们关于精神保健的观念和行为。该报告还特别指明亚太裔美国人使用精神保健服务的比率非常低。而根据美国精神疾病联合会(National Alliance on Mental Illness)的数据,对于亚裔等少数族裔人群而言,精神疾病患者不寻求医治的现象比其他族裔更为明显。

有研究报告说,亚太裔美国人患精神疾病时通常有更多的身体不适症状,并倾向于看家庭科医生,而非精神保健专业人士。对精神疾病的歧视是亚太裔美国人寻求合适的专业治疗的一大障碍。亚裔由于文化的原因,有精神压力时很少去寻找心理医生帮助,怕别人说自己有精神问题,长此以往,心理问题慢慢积累,就会成为精神疾病,最终伤害了自己,可能还会累及他人。

而亚太裔美国人以移民和难民居多,经济、文化、语言、习俗的障碍使他们难以及时融入社会,对本族裔社区的依赖度太高,对各类社会机构能够提供的帮助知之甚少,对医疗保健资源也难以有效利用,也导致亚裔更容易因拖延病情而罹患严重的抑郁症和其他心理精神疾病。

其实在亚裔文化中,也有主张要敞开心扉的文化基因。如《菜根谭》有云:“君子之心事,天青白日,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俗话 说:“话是开心锁”,在遇到困难、家庭矛盾时,勇敢的说出来,将心理的压力释放出来,可能原先觉得过不去的坎只不过是个坡,笑一笑就过去了。努力融入当地社会,与外界联系越多,你就会找到更多生活的乐趣,不要把自己陷于无助中。其实身边有很多这样的机构提供类似心理帮助,留心一下,可能在未来的某个时候,在面临情与法、利与义的冲突中,就会给自己或朋友及时的帮助。冲突来时,退一步或许会柳暗花明,相信上天为您关上门时,肯定会给您打开了一扇窗。◇

责任编辑:方平

相关新闻
张致远:逃离的移民潮 中共覆亡的前兆
张致远:贪官的出逃之路
张致远:何处安放中国人心灵?
张致远:六四的记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