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丹:“送温暖”真的能温暖人心吗?

人气 106

【大纪元2016年11月12日讯某陆媒网站的“暖新闻”专栏中刊登了一篇题为“‘多一克温暖’活动再启航:最冷冬天为留守儿童送温暖”的文章。从标题中我们大概就能感觉到,这篇文章所宣传的内容或与某个扶贫、助困项目有关,而此次帮扶的对像则轮到留守儿童了。果不其然,文章的大量篇幅都在介绍一个名为“多一克温暖”的公益项目是如何开展活动的。对主办方与参与者来说,他们的所作所为是在“送温暖”。

为什么送温暖?这份温暖又要送给谁?主办方在几天前的启动仪式上给出了这样的答案:2014年,为全国11个省份的近百所学校的贫困师生送去了御寒冬衣;2015年,进一步涵盖包括甘肃、河南等12个省份的235所小学的贫困山区留守儿童;而今年,将继续扩大规模,为包括甘肃、河南在内的19个省份的贫困山区师生送去特别定制的加厚羽绒服。总而言之,这个项目就是为了给贫困地区的师生或留守儿童送冬衣而存在的。要说有什么新花样,那就是今年的冬衣更高档,是加厚羽绒服。

此外,主办方还竭力描述,“大部分孩子都在山区中,交通状况很差”,志愿者们甚至历尽千辛万苦,“自己开车、骑车、翻山越岭,把这些定制的衣服送到孩子们手中”。听起来,这些活动的筹办者们似乎还没来得及感动别人,就先把自己感动的一塌糊涂,他们还如此深情的告白:“多一克温暖”活动正式启动的那一刻,温暖和感动就开始了爱的传播,一克或许微不足道,但是足以温暖人心。

这话里话外反复提及的“温暖”、“感动”是否让人觉得有些腻歪?对于那些生活在“月收入不足600块”、“物资匮乏”、“碰到大雪封山,可能连续几周都无法回家”的贫困山区的留守儿童来说,一件加厚的高档羽绒服真的足以温暖人心吗?不是说,这些孩子都是白眼狼,不懂感恩,只是他们的燃眉之急以及导致他们赤贫、至困的最重要的原因,绝非是一件羽绒服、一件冬衣能够彻底解决的。若能选择,每天食不果腹的他们,或许宁可拿着这件华而不实的羽绒服换点吃的。

然而,更需要指出的是,相比赠送这份并不意味着雪中送炭的温暖,那些包括服饰公司、网媒在内的主办方的真实目地,似乎更像是在为政府粉饰太平。

上述文章中的一个最大的漏洞就在于,所提到的留守儿童的数据突然锐减了5000万。该文章指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902万人,其中805万人没有父母作为监护人,占比高达89.3%”,其中,“6-13岁占比最大,为559万人”;“从2010年到2013年间,发现1.6万名辍学留守儿童”。文章明确表示,这些数据是民政部在对今年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之后得出的结果。然而,若是我们的记忆还没有完全模糊,就应该能清楚的记得,此前各家媒体纷纷引用的数据都是“6000万”这个概数。

我们不妨追根溯源,找到这个概数的出处。有资料显示,2013年,一份由中国妇联发布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指出,“全国有17岁及以下的留守儿童6102.55万”。同时,这份报告还明确指出,这一数字是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样本数据推算得出的。即便后来有专家质疑、争论,也不过是围绕着6100万和6800万这两个数字展开,从未有过低于6000万的说法。此外,中国还有3600万未成年人跟随父母流动于城市和农村之间。因此,由父母外出打工而不得不留守或流动的未成年人占比三分之一。

尽管这样的数据令人感到惊悚,但我们却不能抹杀它的真实性。我们仅从2016年春运期间的旅客发送量将近30亿、农民工数量增长到3亿多的调查统计中,就足以分辨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到底是“902万”,还是“6000万”更靠谱。既然“902万”这个数字假的不合常理,又何必要出现在某个弘扬“送温暖”的“暖新闻”中?岂不滑稽?本来送件冬衣并不是什么坏事,但要刻意的摆上一组造假数据,就显得有点跌份儿了。更重要的是,这组数据之所以不够真实,就是因为官方想要竭力掩盖中国大量出现留守儿童这一现象背后的政治原因。

这背后的原因,无外乎以下三点:其一、差别对待农村与城市人口的户籍制度使得农村的孩子无法跟随父母在城市里上学;其二、大量农民进城本身就意味着,农村的生活环境早已到了无法生存的地步,比如农民因土地被强征而失去了生活来源;其三、对贫困地区的扶贫、救助只是一纸空文,当地政府根本就没有意愿要“贯彻、落实”下去。

仅就第三点而言,如果对低收入群体有着扶危济困之责的民政部能够切切实实的扶贫到位,对农村儿童有着保障其义务教育权利之责的教育部能够真心实意的提供校舍以及师资方面的支持,那么如今这个名为“多一克温暖”的团队又何苦大老远的,更重要的是舍本逐末的来帮助那些并不是最需要高档羽绒服的穷苦孩子?更何况,给贫困地区捐衣、捐物,有条件的人似乎都在做,又何必大张旗鼓的搞个公益项目,弄得这般高调呢?

对于中国的留守儿童来说,他们真正急切需要的,是父母能够陪伴在身边,是有足够的校舍和老师供他们学习知识。对于贫困地区的儿童来说,甚至只是每天能够吃上一顿饱饭。而所有这些并不是什么高、大、上的条件,都只需要官老爷们拿出一点责任感和良心,给这些本来就不该是“弱势”的孩子最基本的生存权利。下一个冬天,他们是否会感到温暖,得看政府如何作为。

责任编辑:莆山

 

相关新闻
中国农村的“留守儿童”
农村留守儿童中国经济转型期的“孤儿”
大陆留守儿童和父母团聚时遭遇尴尬
美国加拿大 为什么不存在“留守儿童”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