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选 华人展示不同寻常的一面

人气 2142

【大纪元2016年11月02日讯】(大纪元记者史轩之报导)在很多国家,华人移民常被视为只顾埋头赚钱,与政治绝缘的一族。不过,今年,美国总统及国会选举年,在美华人却展示了不同寻常的一面,他们的经历令人耳目一新。

在美华人参政热情高

“政治让我觉得在美国有了一席之地,”15岁的中国大陆移民Coco向BBC中文网记者表示。

据该网站报导,Coco于3年前随父母移民美国。她坦言,如今“政治”已不只是课本中的一个名词,而早已成为她生活中的一部分。

Coco在南加州的橙县受访时,正准备为共和党议员大卫.哈德利(David Hadley)扫街拉票。为了这次扫街,她还放弃了一张去迪斯尼的门票。

来自大陆的另一位高中生,也和Coco一起为拜票做准备。来美近30年的电影制作人唐玲感叹,这些年青人长大后,“真的会和我们很不一样”。

橙县拥有全美第3大亚裔人口,像Coco这样从中国来美不久就积极投身政治活动的人正日益增多。有人乐观地说,这象征着“华人政治意识的觉醒”。

在加州研究华裔移民史的Ivy Li表示,来自大陆的新一代移民与八九十年代的移民有很大区别,他们无政治包袱,父母比较富有,有经济保障,且越来越多的父母意识到“参与政治的重要性”。

正在寻求连任的哈德利就是受益者之一。他对BBC中文网说,2014年参选时,他虽然仅以706票的优势击败民主党对手,但橙县的华人功不可没。

哈德利表示,从某种程度上讲,华人参政也反映出美国这个移民国家的变化。美国已拥有一个“数量庞大”、“背景多样”的华人群体,第二、第三代华人越来越多,对他们来说,参政已经变得“十分自然”。

华人为何要参政?

在哈德利看来,2014年是加州华人参政的一个转折点。当时,加州民主党参议员赫南徳兹(Ed Hernandez)提出一项提案,令很多华人家长感到不满。他们认为,该提案使成绩优秀的华人子女无法凭自己实力升学,成为加州政治的牺牲品。

经营一家软体公司的魏广平对BBC中文网说,该提案“完全触犯了华人家长的底线”,对许多华人触动很大。华人以前都对政治不闻不问。但这次,一项被认为涉嫌“歧视”的提案让他感到,华人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只有发出自己的声音,才能捍卫自己的权益。

59岁的魏广平在同一年加入了当地的华人社团“金橙俱乐部”(The Orange Club),并为该社团支持的参选人捐款和拉票。今年,哈德利就是其中一位。两年前,该社区还支持过韩裔参选人金映玉(Young Kim)。

魏广平表示,微信在华人圈的大规模流行,也对华人参政起到了推动作用。他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动员工具”,通过建立微信群,他们向当地华人传播信息,使他们更深地了解,州和联邦立法对其切身利益的影响。

对于华人参政,唐玲也有自己一番独特的体会。

她对BBC中文网说,以前华人总觉得政治很肮脏,不敢接触,但在美国生活久了,就有了切身的体会,能体会到这个国家是通过民意在运作,若华人不参与政治当中,就很难找到代表自己的声音。

她说,如果某天“被人动了乳酪”,就知道为何要参与其中了。

为了近来的一次拜票,唐玲还特地暂停了电影节的筹办工作。

中国留学生的感受

其实,对于身在美国的中国学生,即便没有直接参与到选举当中,也能感受到与大陆截然不同的政治氛围。

乔治.梅森大学中国留学生柳佳怡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美国总统选举是一种好的制度,“至少我们有知情权,有公民的投票权”。

被问及中国将来是否会实行民主选举,该校另一中国学生Tony回答说,因为中国的一党专制很难改,要实行民主选举,首先要转变这一制度。

另一中国学生孟南则表示,中国未来一定会实行民主选举,这是历史的趋势。但在一党专制下,还需要一个长期的制度转变。#

责任编辑:叶紫微

相关新闻
专访美国大选辩论观众席唯一华人 见证历史
川普对希拉里 华裔选民犯愁谁该当总统?
挺川普还是希拉里 美国华人各执一词
美国总统大选 华人支持哪一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