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罕病雷特氏症 台中研院发现新疗法

人气: 119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16年02月15日讯】(大纪元记者徐翠玲台北报导)泛自闭症雷特氏症(Rett Syndrome),90%是因为基因MECP2突变所造成。以1万分概率好发于小女孩,男孩则早夭,台湾推估患者约500人。中研院生物医学科学研究所发现,若增强大脑中MeCP2蛋白的类小泛素修饰作用,可减缓雷特氏症所导致的社交、记忆与脑神经细胞缺陷。研究团队亦证实第一型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1)和促肾上腺皮质素释放因子(CRF),均会显着增加MeCP2在脑中的类小泛素修饰。

中研院特聘研究员李小媛15日表示,研究团队发现IGF1、CRF非常明显、一致的促进MeCP2蛋白的类小泛素修饰,两者的效果都达到正常量的2倍以上。西方少数报导已经证实IGF1会减缓雷特氏病人的行为缺陷症状,CRF的疗效则是国、内外第一次发现。这项研究成果对雷特氏症病因及治疗提供新方向,IGF1或衍生物以及固醇类药物,对治疗雷特氏症具有潜力。

医学界已知雷特氏症病因与X染色体上的MECP2基因突变有关,李小媛指出,雷特氏症病人常见MECP2基因突变点,类小泛素修饰即后转译修饰现象明显减少,导致运动、思考、社交行为障碍、不善于语言表达、搓手、玩手,还有脊椎僵硬,更严重的是呼吸困难、癫痫。

研究团队以基因剔除鼠做实验,增加其脑中MeCP2蛋白的类小泛素化,发现可成功挽救社交、记忆及神经突触可塑性的缺陷,同时会增加脑神经滋养因子促进学习与记忆、神经可塑性、减缓脑神经细胞退化的表现。

李小媛表示,雷特氏症属显性遗传,病患父母的MECP2基因都是正常的,MECP2基因突变95%以上由后天造成,主因来自父系X染色体,精子产生后,受不明原因影响导致MECP2基因突变。而男性染色体是XY,只要染色体X有缺陷,就不能存活,临床上看到的男性病患多半是死胎,最多活1、2岁。而女性病患,在1岁多以前是正常的,1岁多之后快速发病。根据文献报导,约2~10岁会有相对稳定期,稍微好一点,之后又会快速退化,女性患者平均寿命约在20~25岁,也有活到40岁。

责任编辑:芸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