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见月能闲坐 何处闻灯不看来

作者:魏谷
font print 人气: 1987
【字号】    
   标签: tags: ,

闹——一个字道出了元宵节的浪漫和诗情。今天,这个普通又特别的日子,从东方到西方,年节最后的高潮正次第展开。当美国天色既白的时候,中国的元宵节大戏刚帷幕初启,而新西兰的元宵灯笼节早已欢声入酣,中华民族的元宵节,遍闹在整个世界。

华文世界中的马来西亚,今天是柑橘传情的日子,众多的未婚男女,纷纷在元宵节聚集到河边抛柑,拿一个柑橘,写上自己的姓名和联络方式再投入水中,承载着希望的河水也许真能把柑橘带到那个人身边。

朝鲜半岛的元宵节,人们喝耳明酒、到田里偷泥、啃咬坚果、拔河、舞狮;也以月亮的颜色和位置占卜农事。

新加坡的元宵节,塑胶鞭炮在劈劈啪啪地闪亮鸣炸,大元宵五颜六色地争芳斗艳。

美国、加拿大、新西兰⋯⋯华人多的城市里,今天的唐人街锣鼓震天、鞭炮齐鸣,舞狮子、发红包、品汤圆、赏花灯,恍然如在故乡。

闹元宵,自古便是充盈着轻语巧笑的。

在古代,女性们多身居阁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遵从礼节的妇人,即便是到亲朋家做客,也都车载轿抬,轻易不露芳容。但是元宵节,她们个个盛装出行:
窄窄弓鞋步步娇,银花火树过元宵。
出门不为寻亲友,一走能将百病消。

出行的一个节目是 “祛病”,平日里意气相投的媳妇姑娘三五成群,手挽手、肩并肩地出行,头前一人举香开道,其他人随后,谓之“走百病”。还要相携过桥,不能回头地连续走过三座桥才有好兆头,谓之“度厄”。 元宵之夜一边赏灯闲逛,一边遛弯儿“除百病”, 据说是可以保一年安康的。

想添丁的家庭,妇女们便要去各城门洞摸一摸门上的铜钉,摸钉“宜男”——摸摸“丁”,带个男孩回家去。

闹元宵,是可以出出格,做做 “贼”的。

如今的偷菜游戏,多少年前早已经被先人们用于实战。女孩们没定亲,蔬菜们很危险——她们会成群结队去偷别人家的菜,偷莱与她们的婚姻大事有关,谁偷得多,谁能早得意中人——姑娘是要嫁出去的,所以严禁偷本家族的,古礼也不能嫁同姓,所以也不能偷同姓人家的。偷得的菜合在一起,大家一起吃一顿。

除了偷菜,偷一些别的东西也是可以的,比如偷灯。旧时元宵节的晚上,家家户户门前都会燃一些用豆面捏成的小灯。有女子婚后三年不育的,元宵节就上街去偷它来吃,一般偷刘姓和戴姓的,取其谐音,意为“留孩”、“带孩”,是喜庆的憧憬。当然这被偷的人家是人丁兴旺的。

若是夫妇共同偷得灯来,据说放置于床下当月可怀孕。还有民谣唱:
“偷了刘家的灯,当年吃了当年生,
有了女孩叫灯妹,有了男孩叫灯成。”

元宵节“放偷”,被偷的人家也并不怪罪。你偷我的,我偷你的;今年我家失,明年你家丢,彼此彼此啦。

闹元宵,是闹不尽兴誓不休的。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标记时辰的滴漏箭壶,你不要这样一声声紧地催促呀,今夜的城门要一直开到天亮呢!谁看见这十五之月能闲坐在家里,哪里的人听说这灯会不来看呀。

先赏花灯——鼓型灯,彩灯、走马灯骰子灯、兔子灯、关刀灯、水蛙灯、战舰灯、龙灯,再看弄狮、武术、艺阵与踩高跷⋯⋯

龙是中华的图腾,龙灯是要游一游的;狮子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舞狮也是要耍一耍的。如今这哥俩,都跑到全世界去了。

逛累了,停下脚来猜灯谜,现代的,看看你能中几个:
红娘子,上高楼,心里疼,眼泪流(打一日常用品名)——蜡烛
前面来只船,舵手在上边,来时下小雨,走后路已干(打一日常用品)——熨斗
一物生得巧,地位比人高。戴上御风寒,脱下有礼貌(打一日常用品)——帽子
远看两个零,近看两个零。有人用了行不得,有人不用不得行(打一日常用品)——眼镜
不是点心不是糖,软软凉凉肚里藏,不能吃来不能喝,每天也要尝一尝(打一日常用品)——牙膏

闹元宵,当然更是不能缺少美食的。

元宵节的御食,是西方人眼中“可以吃的乒乓球”。北方人滚“元宵”,南方人包汤圆。无论是元宵还是汤圆,本义与形状都是“团圆”。

果料拌糖做成馅切割成方形,馅子倒进大笸箩撒上糯米粉,摇晃笸箩,让馅料裹上粉;捞出蘸一层水,回箩再摇滚;再蘸水再回箩,馅料便层层裹上糯米粉,滚成 “乒乓球”。汤圆就简单得多,糯米粉加水和成团,醒醒面,几个小时后,掐出一个个小团挤压成圆片,放馅料,收口搓成团,也是白白胖胖惹人爱。

唐人街卖的元宵,其实都是汤圆,元宵不能冻,难以飘洋过海到国外,汤圆冻得梆梆硬,煮好后倒还表皮光滑,口感仍是细腻柔软,馅料也丰富多样,就远渡重洋忙着到世界各处弘扬中华文化了。

还有什么比闹元宵更美妙的方式,能为中国年的庆典划下句号?@#

责任编辑:李婧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2月22日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新唐人电视台将再次播出“新唐人电视台全球华人新年晚会”——神韵晚会。在大陆、纽约、美西、欧洲等全球五个频道播放。网站不播出,只限于电视收看。
  •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情人节是个美好的日子,西式情人节的浪漫刚刚淡去,中式情人节已翩翩而来。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你可知辛弃疾描述的就是这个美好的日子——元宵节。
  • 2月22日(周一)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新唐人电视台将再次播出“新唐人电视台全球华人新年晚会”——神韵晚会,在大陆、纽约、美西、欧洲等全球五个频道播放。中国大陆观众还可以通过翻墙软件上网收看。
  • 2016台湾灯会2月22日元宵节登场,19日试营运,21日晚将进行主灯彩排,今年六大灯区中各有不同特色,桃园市政府希望吸引超过1,500万人次前往赏灯。日前有民众空拍台湾灯会部分现场,并在YOUTUBE分享视频,让我们抢先来看看。
  •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新的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又称为上元节、元夕节或灯节。元宵节历史悠久,文化意蕴浓厚,古时每逢这大地回春的夜晚,天上皓月高悬,地上人们点起彩灯万盏,歌舞笙乐,团圆相聚,表达驱邪迎祥、祈许光明之意。
  • 皇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元宵节除了吃汤圆,提灯笼,还有许多传统的习俗流传千年,却在我们这时代慢慢给淡忘了。有关元宵节的食俗,还有哪些呢?
  • 喜乐过新年, 欢快元宵节。 火树银花七彩灯, 共度良宵夜。
  • 元老写《东京梦华录》,追忆旧日繁华,个中滋味如我今日之怀乡。我之故乡乃五千年中国,而非今日之中共国。故而吾所追忆者,又非东京梦华可比,乃如卿云之烂,五色灿然,譬如此上元之夕,曩时花光灯影犹在目前,亦真亦幻……
  • 平日寂静的上水古洞村,在今年3月底迎来村内最盛大的节日——观音宝诞,远远就可以看到青山公路旁搭起竹制的大戏棚,满挂贺诞花牌,十分吸睛。穿过闪耀的大花牌,伴随着喧天的“查笃撑”锣鼓声,大幕拉开,六位台柱闪耀登场,上演开台例戏《六国大封相》。
  • 过去重门深锁的上水乡应龙廖公家塾(又名显承堂),有186年的历史,被评为一级历史建筑,今年3月12日修葺完工,举行竣工开光礼仪暨例行春祭,首度开放予公众参观。未来祠堂都会定期开放,公众终于有机会一窥这百年祠堂的真容。廖氏第二十传裔孙、显承堂修葺委员会主席廖崇兴接受本报专访,讲述家族百年往事。原来,在显承堂诞生的背后,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廖氏族人为早逝才子圆梦的感人故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