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卫生部:防兹卡须避免蚊虫叮咬

人气 80
标签:

【大纪元2016年02月03日讯】(大纪元记者周凤临综合报导)兹卡病毒在南美、中美洲国家爆发、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为国际关注公共卫生世界之际,2月1日,加州卫生局官员提请居民,预防兹卡病毒感染须尽量注意避免蚊虫叮咬。

加州卫生局表示,目前加州有6个确认兹卡病毒感染病例,均为出国时受到感染的输入型病例。

加州卫生局局长凯伦‧史密斯(Karen Smith)医生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尽管在加州尚无兹卡病毒传染的案例,公众仍须尽量注意防止被蚊虫叮咬,以预防兹卡病毒感染。

卫生局官员表示,防止蚊虫叮咬一些必要的步骤,包括清除房屋周围的死水潭,尽可能喷洒灭蚊剂。

根据纪录,首个加州居民感染兹卡病毒的病例最早于2013年发现;2014年发现了3例;2015年2例。

但鉴于医患隐私协定,感染兹卡病毒的加州居民的具体地点未被公开。

国家疾病防控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已经对兹卡病毒流行的地区发布了旅行警报,这些地区包括:萨摩亚(American Samoa)、巴西(Brazil)、哥伦比亚(Colombia)、哥斯达黎加(Costa Rica)、库拉索(Curacao)、萨尔瓦多(El Salvador)、法属圭亚那(French Guiana)、危地马拉(Guatemala)、海地(Haiti)、洪都拉斯(Honduras)、马提尼克(Martinique)、墨西哥(Mexico)、尼加拉瓜(Nicaragua)、巴拿马(Panama)、巴拉圭(Paraguay)、苏里南(Suriname)、委内瑞拉(Venezuela)和波多黎各(Puerto Rico)。

美国国家疾病防控中心和加州卫生局均特别警告,孕妇须尽量避免到这些国家旅行,因为感染兹卡病毒的孕妇会在怀孕或者分娩时感染胎儿,并可能导致胎儿大脑发育异常的小头畸形症。

初步报告认为,小头畸形极有可能是由兹卡病毒感染导致,但加州卫生局表示,这一推断尚未被卫生官员所证实。多数感染兹卡病毒的人不会有症状,其感染症状一般比较轻微, 包括发烧、疹子及红眼病等。

加州卫生局强调,目前对于兹卡病毒并无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如曾造访疫情爆发地区并出现以上症状的人,应及时就医。

责任编辑:盛源

相关新闻
洛县出现兹卡病毒? 医生请求验证
对抗兹卡病毒 美研究团队分工合作
WHO:传播速度惊人 兹卡病毒在美洲爆发
变异兹卡病毒西半球爆发  引加州学者警惕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