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逸事:妙联巧思

作者:郑重

中国画(fotolia)

font print 人气: 127
【字号】    
   标签: tags: ,

嘲奉承者

明代成化年间,太监汪直专权,许多官吏均阿谀奉承。汪直出巡时,都宪、侍郎等官吏于百里外迎送跪拜。有副对联描写了这副丑态,联曰:“都宪叩头如捣蒜,侍郎曲膝似抽葱。”

清朝浙江平湖县,有个姓王的举人靠吹牛拍马、谄上欺下之术,从司马、观察到廉访使,连升三级。有联讽刺曰:“王司马,王观察,王廉访,连升三级;一条弄,一只船,一坑粪,遗臭万年。”

清道光年间,潘世恩和穆彰阿等军机大臣,只知道迎奉阿谀,凡是皇帝说的话,一概叫好。有人作联讽刺道:“着,着,着!主子洪福;是,是,是!皇上圣明。”

更鼓妙联

明朝弘治年间,广东饶平县文人曹宗,夜间与友人在街上游玩,见一家酒店门前的方灯上,四面都写着“酒”字。友人出对云:“一盏灯,四面字:酒,酒,酒,酒。”这时,曹宗耳边响起了更鼓声。东边更夫敲着锣,“匡!匡!”西边更夫也敲着锣,“匡!匡!”曹宗对道:“三更天,两处锣:匡!匡!匡!匡!”

西边报四更时,东边更夫却因喝醉了酒,误时报了三更。友人又出一上联:“东楼三,西楼四,更鼓朦胧,朦胧更鼓。”曹宗以天上星斗,随口答道:“南斗六,北斗七 ,诸星灿烂,灿烂诸星。”

二位友人,皆大笑乐。

汪汪大水

嘉靖己未年,某地水灾,汪汪大水淹没了良田万顷。有个屯田郎中,名叫顾半野,一日在旷野,遇见熟人顾一江。顾一江开玩笑说:
“半野屯其田,空劳碌碌。”屯田郎中应声道:“一江都是水,回顾茫茫。”

各切姓名,堪称绝对。

吹单孔笛

据传,明代嘉靖年间,松江的徐阶与苏州的王鏊交友,一次徐阶到王家作客,见苏州用火筒吹火,出联戏之:“吴下门风,户户尽吹单孔笛。”

后来,王到徐家饮宴,见松江一带人家多弹棉花,也出一下联回敬:“云间胜景,家家皆弹独弦琴。”@*#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 烧尽摹本之事未免有点绝对,每画必对花写生,也值得研究。但周览“画须自出手眼”的见解和注重写生的做法,却无疑是正确的…
  • 朝有个宰相韩侘胄,为示风雅,广交文人学士。
  • “红学”是我国一门研究《红楼梦》的学问。“红学”一词的由来,据清末李放的《 八旗画录》说:“光绪初年,京朝士大夫尤喜(人名)读之,自相矜为‘红学’云。 ”这是“红学”一词,见诸典籍的最早记载。
  • 文天祥被俘后,历经三年的折磨与凌辱,在狱中宁死不屈。可是,他的胞弟文璧却很不争气,当元军直下广东时,身任惠州知府的文璧竟不战而降。
  • 他的家乡有个李五更,明末在朝中做官,梦想篡位,自己当皇帝,便仿照金銮殿的样子,悄悄在老家盖了座蟠龙柱、琉璃瓦的大殿。谁知美梦未成,清兵就入了关,他见风转舵…
  • 传说他在广东兴宁做知县时,因修文庙,需银子一千五百两,祝枝山从自己的俸禄中,捐了一百五十两,余款无从筹措。
  • 宋朝神武大将军钱惟演,在洛阳修建了一座驿舍。竣工之日,宴请欧阳修和当时的著名学者谢希深、尹师鲁三人,请他们各为新驿舍写篇记文。
  • 进士文同任湖州太守时,曾在一个除夕傍晚,微服外出,察访民情。行至一条偏街窄巷,见一穷家小屋门前,贴着这样—副春联:“家有万金不为富 ”;“户养五子尚无儿”;横批是“夫妻度岁”。
  • 瞻园风景秀丽,别具一格。南、北、西三面为假山,山洞曲折幽深,山峰挺拔耸立。东边回廊水榭,“工”字厅一面临水,一面为花台、绿地。这里是朱元璋称帝前的吴王府,明初为中山王徐达的府邸花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