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体诗
几年疫情,抗疫人祸,更胜天灾。借南唐后主李煜“一江春水向东流”词牌之韵,赋《虞美人》词一首,聊记悲戚惨情,寄托哀思和反思。 虞美人 《中国抗疫》 奇葩乱象何时了, 苦难知多少? 清零封控惨凄风, 次生灾害频频煎熬中。 ...
立春与剪彩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有的年份在除夕之前,有的年份在除夕之后。在中国古代,立春也是很重要的节日之一。古老的传说,立春这一天,天上的青帝开始在天地间播布春阳;而在这一天,人间的帝王也会依天象而行,举行各种庆典活动。
《西游记》中的诗词让你看懂人生(1)忠良善果深
鸿篇巨著《西游记》一开篇,就带着雄浑的气度。小说作者吴承恩讲起天上、人间与地下,洋洋洒洒,犹如亲眼目睹,亲身经历一般,信手拈来。这部著作讲述了生动的修炼故事,不同章回之间还穿插着许多精彩的诗词。
唯美情歌 古人这样说“我想你”
在古人的世界,能将想念说到唯美极致,说到肝肠寸断,说到情深意浓。才子佳人以日月星辰,以永恒天地,以山海般的份量,托起心中的那个“他(她)”。古风古韵,将想念衬托得格外清雅别致。或喜悦,或悲愤,或哀婉,或忠贞……绵绵情意,从古流淌至今。
【文史新韵】品读林黛玉《五美吟》(下)
【大纪元2018年12月20日讯】观众朋友好,欢迎和我们一起走近“文史新韵”节目,我是扶摇。 上回我们聊到黛玉的《五美吟》。在这组诗作中,黛玉借古人言志,从浩瀚的历史中,她甄选出了和自身遭遇、心声契合的五位美人。 西施和...
南方的冬天,霜降时,空气里充满了一种特别的草木气息。是寒霜落在树木、草叶上,氲湿了,又在朝阳照射、日头回暖里渐溶,霜气在冬日的天光里静静散发开来,轻柔、清冷,充满了深冬里的水寒气,还有熟透了、衰败了的草木气,田野里烧荒的烟气,遍布,无处不在。所谓“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便是这样一种亘古的况味。
【文史新韵】品读林黛玉《五美吟》(上)
接下来,要和大家聊的一个系列叫做“红楼才女”,扶摇要和您一起回味一下,两百多年前的女子,都有怎样的秀气风华。不用说也知道,谈起《红楼梦》,首先要说的就是林黛玉。而今天,咱们暂且不聊她的娇弱,而讲她的诗心和灵秀。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孕育出古代诗歌辉煌的成就。咏史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重要的一类,大多针对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有所感慨或有所感悟而作,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或喟叹朝代兴亡的变化,或感慨岁月倏忽变幻,或颂扬圣人君子,或箴讽时政,同情百姓疾苦,抨击社会恶势力。
话古代游仙诗
仙诗是以仙境、仙人或人仙同游为写作内容,寄寓诗人志趣的诗歌作品,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有重要位置。常用象征、比兴、用典的手法,糅合神话故事、历史人物、自然景象描绘出神奇瑰伟、引人入胜的境界,尤其在意境的创造上主要受“道”的影响,内涵非常丰富,表现主题大体上有:对神仙境界的向往、追求永恒、求仙访道等诸多方面。
给孩子的古诗词(3)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最后接出这句话,而这一个长句不是李后主自由选择的,是这个词的调子,这个音乐,到了这里就该是这么长的句子。长句的节奏跟感情配合得非常好,由花到人,这么短暂、美好的生命就消逝了。
给孩子的古诗词(2)
母亲仿佛三春的太阳,照亮孩子,培养他成长,因此孩子对于母亲,再孝顺的回报,也显得微不足道了。
给孩子的古诗词(1)
读中国的旧诗,就不能平板地读,而是要按照旧诗的平仄读,而且要学会吟诵,当吟诵得很多很熟的时候,出口就是合乎平仄的句子,很容易就学会了作诗。
华夏诗醇:愿以潺湲水,沾君缨上尘。
沧浪之水有时浊,济水虽清有涸时。 今君乘船顺江去,倒映水中石嶙峋。 我已离京隔嚣尘,不必此水洗衣巾。
华夏诗醇: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
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 想像昆山姿,缅邈区中缘。 始信安期术,得尽养生年!
华夏诗醇:阮籍〈咏怀诗〉赏析
昔年十四五,志尚好诗书。 被褐怀珠玉,颜闵相与期。 开轩临四野,登高望所思。
华夏诗醇: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
“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现在用以说明美好的东西得来不易,或比喻好东西并不能十全十美。
华夏诗醇:“眷言采三秀,徘徊望九仙。”
夙龄爱远壑,晚莅见奇山。 标峰彩虹外,置岭白云间。 倾壁忽斜竖,绝顶复孤圆。
华夏诗醇:子其宁尔心,亲交义不薄
初秋凉气发,庭树微微落。 凝霜依玉除,清风飘飞阁。 朝云不归山,霖雨成川泽。 黍稷委畴陇,农夫安所获。
华夏诗醇:“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华夏诗醇:曹植〈白马篇〉赏析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名沙漠垂。
爱新觉罗.玄烨注重学习唐代的贞观之治,学习古代贤君——唐太宗;他任用“施烺”扫平了台湾的前明残余势力;他亲征葛尔丹,平定了葛尔丹势力;他关心农业生产,使清代农业生产得到了发展,在他的治理下,清代出现了康熙盛世。
【文史】康熙皇帝诗作欣赏
在中华历史上,清朝的康熙皇帝是文治武功兼备、雄才大略、爱护百姓的圣明君主。康熙皇帝虽然是满族人,但他通晓满、蒙、汉多个民族的语言,他的书法、诗词俱佳,文学素养极高。在这些诗词中,康熙皇帝熟练地运用汉语的典故和修辞方法,吟诗作赋,出口成章,表露出康熙皇帝运用汉语的水平极高。
华夏诗魂:欢呼少年英雄除邪恶!
夏诗魂:欢呼少年英雄除邪恶!
在这首〈竹石〉诗里,竹与石则形成了一个浑然的整体,无石竹不挺,无竹山不青。这两句诗也说明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哲理:根基深,力量才强。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字为罗敷。 首戴金翠饰,耳缀明月珠。白素为下裾,丹霞为上襦。
神草位居首, 济世留威名。
纪元1127年(南宋高宗建炎元年)秋的一天,南宋京城一片悲凄凄惨,人民嘤嘤饮泣,“识与不识,皆流涕”,哀悼刚刚被昏君奸臣斩首的抗金志士、爱国太学生陈东。
古诗选读:鲍照 拟行路难 十八首之一
诗人告诉我们,前四种解忧之物,不是最好的消愁工具,裁悲减愁之法,不如还是听我唱首面对人生忧苦真相的〈行路难〉吧!
古诗选读:谢灵运 斋中读书
谢灵运是因被权臣排挤出京,而降职到此地。然而诗中无一语不平,反倒是化困境为精神上的提升与自省,借着仕途上的不如意,放下世事,静心享受了山林隐逸之乐。
古诗选读:陶渊明 饮酒 其五
萧统〈陶渊明集序〉云:“有疑陶渊明之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也。”
    共有约 59 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