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人民币国际化尚有距离

人气 831

【大纪元2016年06月22日讯】(大纪元记者李默迪综合报导)近日有外媒报导,人民币国际化尚有一定距离,主要体现在境外人民币存款余额减少,国际交易中人民币使用率下降,大陆企业在交易中较少使用人民币,外资投资额下降等方面。

彭博资讯报导说,人民币可能面临回流大陆的危险。虽然去年11月份人民币已经被国际货币基金(IMF)纳入“特别提款权” (SDR)货币篮子,但是在国际交易中似乎缺少吸引力。

数据显示,人民币境外存款余额正在减少。2015年3月以来,台湾、香港与新加坡等三大人民币境外存款中心的存款总额骤减 16%至1.24万亿人民币。

国际交易中人民币的使用率也在下降。从2015年8月份至今年4月份,国际交易中人民币的使用率从2.79%降至1.82%,其中只有四分之一来自大陆和香港之外。也就是说,真正用于国际支付的人民币仅占全球总额的0.5%左右。

再有,大陆本土企业在国际交易中也较少使用人民币。从去年8月份到今年4月份,大陆银行业从国际交易中收到的人民币金额减少了60%。

同一时期,海外向大陆的投资金额也比去年同期减少了38%,海外直接投资减少15%,海外对大陆证券的投资额减少61%。

分析:只有放松货币管制  人民币才能真正国际化

彭博资讯引述分析人士的话认为,人民币对国际市场的吸引力下降,主要是因为国际市场担心中国经济放缓;大陆企业较少用人民币进行国际交易可能是担心人民币一旦贬值,企业的美元贷款负担会更重,所以许多企业持续偿还美元贷款,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公司债,所产生的结果就是人民币从境外中心回流内地。

分析认为,除非当局放松对人民币及对资本流动的管制,否则企业与投资人仍将不愿使用并持有人民币。

旅美中国经济专家何清涟去年12月份撰文表示,当时IMF考虑是否将人民币被纳入SDR时,中共央行对IMF的两个条件是做出承诺的,一是出口位于IMF成员国前列,二是货币可自由使用。

其中货币可自由使用是指货币“在国际交易中广泛使用”和“在外汇市场上广泛交易”。

何清涟表示,“中国金融体制弊端丛生,早就该改”,央行的承诺能否兑现,要看中国政府能否管住权力之手。SDR每五年做一次评审,就是说如果货币不符合条件就退出SDR。

瑞穗证券高级经济学家Kenji Yoshikawa曾经表示,如果它(中共)允许人民币自由交易,那么中共政府将对宏观经济政策失去控制。”CNBC网站去年3月27日的报导中提到,中共可能想要人民币变成一个全球货币,但是它不太可能放弃对它的控制。

责任编辑:刘毅

相关新闻
中国债务危机拉响“警报” 爆发仅一步之遥
港交所与汤森路透 将推可交易人民币指数
传人行已放弃人民币市场化
美财长访华将讨论在美国设人民币交易中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