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股论金】市场风险趋向出现“人格分裂”

文/金谷道

人气 615

【大纪元2016年07月03日讯】在6月23日英国脱欧公投后,全球股市先崩跌后回弹,道指几乎收复公投后两日的5%跌幅,MSCI新兴市场指数则超越了公投前的位置,在上周大涨逾7%的英国FTH指数更比公投前高出3.7%,明显的输家是德国DAX指数和日经指数,最新收盘价分别较公投前跌了4.6%和3.4%。

就股市而言,市场在反应利空两天后很快就“风险启动”(risk on),英国脱欧这个“意外的世纪抉择”好像没有可怕到会引爆连锁反应,许多股市参与者预期接下来各国央行必定宽松救市,因此将短期的崩跌视为一个可以大捡便宜的进场良机。

奇怪的是,其他避险性金融商品却在上周与股市同步上扬,“风险关闭”(risk off)的操作仍持续进行。其中,美国10年和30年公债的殖利率创下历史新低,英国和西班牙的10年债殖利率也创下历史最低,早已负利率的日本10年债也续创新低。

此外,“避险天堂”的黄金上周涨近2%创2年多新高价,白银则飙升11%逼近20个月高点,显示避险操作正积极展开,并未因股市反弹而稍做休息。

这种风险性资产和避险性商品同步上涨的“人格分裂”走势很罕见,显然全体市场参与者也像英国公投选民一样,出现了选情胶着的“脱欧派”和“留欧派”。尤其向来走势反向的美元指数和金价,自英国脱欧公投迄今竟同步上涨2.7%和6.8%,此一诡异的走势过去只在2008年和1930年代出现过,很难让人等闲视之。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英国公投隔天的6月24日,谷歌搜寻显示美国人搜寻“金价”的人次暴增了769%,搜寻“衰退”的人次激增588%,搜寻“美元价值”者则飙升1,000%。

投资大众的担心正好获得了多位金融大亨的共鸣。此前,金融巨鳄索罗斯和卓肯米勒(Stanley Druckenmiller)皆认为股市牛市已“精疲力竭”,买进和持有黄金才是正道。早在2012年就看空美股的“末日博士”麦嘉华(Marc Faber),近日仍坚称在全球央行的大力印钞下,纸上货币恐成“废纸”,因此呼吁投资人买进贵金属。

诚然,在全球100万亿美元的公债市场中,已有11.7万亿美元沦入负利率,其中约50%的欧元区公债和64%的日本公债皆为负利率。未来若出现金融危机,配合央行的进一步宽松,负利率公债的占比只会扩大,目前已经负利率的公债还将进一步深化,这让一些非常保守的全球庞大退休基金等保本性的资金无处躲藏。

近日股市的表现或许显示:部分不愿投资负利率公债的保守性资金可能转向低接高股息殖利率的绩优股票,只要每次股灾或出现闪崩,他们就会出手“护盘”,在这些买盘耗竭之前,以美股为首的全球股市只能说是“高处不胜寒”,无须过度惊慌。

然而,值此金融市场动荡不安之际,这样的操作却暴露了极大的风险。近年改采积极投资策略,将股票的曝险部位由12%增加到20%以上的全球最大的退休基金--规模达1.4万亿美元的日本政府退休金投资基金(GPIF),截至3月底的财政年度惊传巨亏500亿美元,换算成整体年报酬率为负3.57%。对于近期正思索是否增加股市曝险部位的许多大型投资机构而言,日本政府退休基金去年的惨赔将是“前车之鉴”。

责任编辑:李玉

相关新闻
美股开盘重挫510点 全球遇“黑色星期五”
英脱欧股汇市震荡  林全要求密切关注
知名投资人罗杰斯:脱欧=放空美股+买进美元
【谈股论金】当英国脱欧成为事实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