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北京强驱“低端人口” 突显户籍制度沉痾

学者指户籍制度为中共高干、权贵提供保障 形成庞大利益集团 想改革须面对极大反弹 但不改革则面临社会贫富差距继续恶化

中共官方开展一场大规模整治行动,粗暴驱离所谓的“低端人口”,造成数十万的低收入户与外来打工族在寒冬中无家可归。图为2017年11月19日,携带财物的居民撤离北京致命的房屋火灾现场。(AFP )
人气: 6668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17年12月03日讯】(大纪元记者郭曜荣台湾台北报导)中国大陆北京市大兴区11月19日发生一起公寓火灾,在不幸造成19人死亡后,中共官方开展一场大规模整治行动,粗暴驱离所谓的“低端人口”,造成数十万的低收入户与外来打工族在寒冬中无家可归。

北京的一场大火,让中共体制下“户籍制度”的沉痾,再度浮出水面。中研院社会所副研究员林宗弘接受大纪元采访时表示,户籍制度是中国城乡不平等最严重的来源,观察这次北京官方的动作,显示中共并没有想要解决问题,仍然坚守户籍制度的原则,不供应公共物品给“低端人口”。

“现行的体制造成这样的结果,这有一定的必然性”,林宗弘指出,如果当局无法尊重人民的政治权利、一般民众的自由权,人身与迁徙自由等,这些最基本权利的都不能落实,都要用户籍制度来控制的话,那么中国因为户籍所造成的社会不平等,可能还是会继续延续下去,甚至更恶化。

中国现行的户籍制度源于1950~1980年代,中共推行计划经济,个人物资实施全民配给制,仰赖户籍管理制度进行配给管理。此后中国人民的住房、科教、卫生、医疗、就业等方面,都被根据户口来管理与控制,政府也透过户籍制度来控制政治异议人士。

城市户籍为特权所在 改革或引反弹

这样的户籍制度很大程度上,为过去在大城市户籍底下的中共干部、权贵、城里人的子弟提供保护,形成了庞大的既得利益团体,“最明显的就是高考配额跟着城市户籍”。

林宗弘说,学生若想考上好的大学,居住在城市里的子弟,分数线至少比其他人低60、70分,就足以考上最好的大学,所以每次谈到要废除户籍,就会有学生的家长去抗争,跟高考有关的抗争活动,很多其实与户籍有关。

“表面虽然中国说废除了城乡之间的户籍,但其实只有大城市跟超大城市的户籍是城乡整合的,而大城市跟超大城市,已经没有多少农村人”,林宗弘谈到,城市户籍是特权所在,从中可发现其人口数与中共的权贵子弟,以及优势中产阶级者完全重合,所以若要推动改革,实际上会面对既得利益者很大的反弹。

林宗弘指出,中国目前中小型城镇与农村,仍然被排除在大城市的户籍优势之外,“当然,现在中共承诺也要给中小型城市以下的城镇跟农村,有一些好的公共服务,可实际上能不能做到是很可疑的。”

他说,因为现在观察,不管医疗或是好的大学教育,全都还是集中在超大型城市,所以当局称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可能只有超大型城市以上的居民才有小康,以下的城市就还有非常长远的路要走。”

不过,相较于中共仍持续坚守户籍制度的原则,越南今年在举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APEC)的前夕,宣布废除参考中共所制定、实施40多年的户籍制度。据BBC中文网报导,越南政府选在该时间点宣布重大改革,可能是想传递拥抱民主价值的讯息,且未来将有更多改革与开放。

见中国贫富差距恶化 越南废除户籍制度

对此,林宗弘认为,废除户籍制度不完全是拥抱民主价值,但至少会减轻因社会贫富差距恶化,而给政权带来的威胁,“越南可能是看到中国的贫富差距恶化,与户籍制度有一定的关联性,所以透过废除该制度,作为减轻贫富差距的手段”,且贫富差距加剧,也会让社会抗争增加,“(相比中国)越南地方小,他的既得利益集团还没有堆叠到像中国这么大,所以可以提前废除户籍制度。”

林宗弘表示,他认同中国旅美知名经济学者何清涟与程晓农提出的、中国“溃而不崩”的路线,意即中国从社会生态上将一天比一天更为溃败,而中共政权短期内不会崩溃。“就是为了不崩,所以才把人赶走,不想造成政府的困扰,不想供应公共物品给外来人口,想要延续户籍制度的不平等,不想负担低端人口的财政支出,所有的原则仍是按照溃而不崩的原则在走。”

他强调,中共并没有什么伟大理想,就以土地私有化来说,实际上它根本不可能处理该问题,因土地若彻底私有化,或政府宣示要保护土地产权,就会变成土地也不能随便由政府征收,或农民也不想要听政府的,因此当面临农村或城市土地使用权到期的问题时,就以展延的做法,“它的选择是很自然的,只是顺应实际运作的情况而已。”◇ #

责任编辑:杨亦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