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青农拼经济挺食安 潮农天团突起南台湾

云林潮农天团。(施芝吟/大纪元)

人气: 449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17年05月29日讯】(大纪元记者施芝吟台北报导)谁说务农是老人的专利?谁说年轻人没办法在农业上拼经济?去年底南台湾出现“潮农天团”,目前有6位成员,平均年龄30岁,年纪最小只有23岁。有人把土地贡献出来、有的出钱,他们热爱农业,更爱台湾这片土地,采用产销履历方式种植作物,让大家吃得更健康。

潮农天团一字排开,黝黑的肤色,手中拿着辛苦种出的牛番茄,嘴角上扬,那样真诚、单纯的笑容在他们身上也看得到。团长徐崇评原本是化工厂长,深受化学的毒害,选择回乡当农夫,起初他也是采用惯行农法,他意识到这样的方式对人体不好,慢慢转向产销履历。

钻研农技手把手 少走弯路

一踏入农业,老农不愿传授功夫,只能自己摸索,甚做了3个月的白工,只为学习技术。后来,徐崇评结识辅导员杨素琴,教他很多相关技能,他在心里默许,只要有新农民加入,他也都乐意教导,可以少走许多弯路。

梅姬台风来袭,虽然成了严重受灾户,但他并不悲观,继续往前走,即使菜价低迷,他期许自己“这是必经历程,已然对土地产生感情,不能因此放弃。”徐崇评说。

他指出,“农业是有未来的,产销履历是趋势,慢慢把产销履历的理念推广出去,让农业永续发展,不再是惯行农法,对台湾食安才有保障。”

79年次的方泽强表示,“台湾农产品相当优质,他曾在国外采收农作物,发现品质相差甚远,药剂也大量喷洒。”他接触农业约有3年时间,方泽强每天早上4点多出门,晚上7、8点才回到家,妈妈看他努力不懈,也有点成绩,便拿出积蓄让儿子买田地耕作。

群策群力过难关 获利共享

他说,贷款买块地,产量非常少,遇到这群农友,有地出地,一起种植,虽然一人可以走比较快,但一群人可以走比较久,也有共同目标,潮农天团因此诞生。

方泽强侃侃而谈,“农夫不应该只有老农,农夫也可以很潮啊,先学会技能、相关知识,一有新团员加入,就能带领他们,毕竟没有农业背景的人,要从农真的很困难,不管是资源、技术、设施等,万事起头难啊。”

方泽强的土地面积不大,也没有温室设备,空闲时就到处打工赚钱,幸运的是,“每当我有困难时,徐崇评、杨耀丰都会对我伸出援手,他们也愿意教我,一起互相鼓励、往前走!”原本徐崇评要协助他盖温室,梅姬来搅局,温室倒塌,徐崇评从头开始,也不忘帮他找工作,先赚点钱温饱。

徐崇评说,潮农的模式是团体种植,人事成本同时投资,获利共享,朝向公司化的模式经营。因为有配合超商、量贩店、团膳等业者,必须不停供货,运用计划性生产作物,每周到每个月都会种植不同作物,团员的田地分散各地,每个田地轮流种植,才不会断货。

热爱这方土 再苦再累撑下去

团员吴嘉芳原本从事机械绘图,看方泽强从事农业相当快乐,跟大家相处的很和乐,不像其他行业勾心斗角的,因此对农业产生了憧憬,起初家人不支持,但他就是要拼给家人看,他要当个快乐潮农。

吴嘉芳家住苗栗,跑到云林务农,总不能每天通勤,方泽强二话不说邀他住到家里,跟着方泽强每天在田里奋斗,他说:“原来当农夫乐趣这么多,看着稻子一天天长大,相当有成就感呢!再苦再累都会撑下去!”他的父母赶到云林看到儿子热心于农务这才放心。

年纪最小的潘毅哲从事农作4个多月,他从台北回到云林定居后,参与长辈从事农作,利用假日课余出力帮趁,发觉自己对农业挺感兴趣,毕业后便全身心投入,虽然家人反对,他想证明凭自己的力量也可以发扬光大。陈宏从农3年了,他从零开始,他认为,“当农夫很开心,重要的是,跟志同道合朋友一起努力很棒。”

从事农作要看天吃饭,遇到台风来袭,毁了他们的心血付出,寒冷的天气,冻结了他们的收入,他们在这块土地里流下了不少汗珠及泪水,即使再苦他们还是愿意“潮”农,只因深爱台湾这片土地。◇

责任编辑:芸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