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多方推动标签法 保障海鲜食品安全

人气 13

【大纪元2017年06月08日讯】(大纪元记者李平澳洲阿德莱德编译报导)南澳以盛产海鲜闻名,南澳人近水楼台先得月,得以享受刚刚捕到的新鲜海产。但我们真的了解吃到的海鲜来自哪里吗?美味的扁头鱼实际上很可能是阿根廷的棒头鱼,大虾或捕捞自湄公河,鱿鱼圈也或产自泰国,甚至是标志性的澳洲龙鱼来自亚洲也未可知。

据阿德莱德今日新闻网(adelaidenow)报导,尽管多方共同推动,包括澳洲渔民、环保组织、美食名人以及南澳议员瑟诺芬(Nick Xenophon)在内,仍然未能成功促使饭店和外卖店标示海鲜来源。这与近期通过的立法不符,即强制要求超市和其它零售商标示产品出处。

全国的鲜鱼零售商须遵循标示原产地的要求,北领地是唯一扩展该法律的地区,除了生鲜外,熟食产品也需标示,于2008年开始执行。

南澳议员瑟诺芬2015年同绿党的威什(Peter Whish)联合起草了一份议案,要求强制对海鲜进行标识,却遭到了两大党的驳回。餐饮集团也直言拒绝该立法的引入,声称既不实用又浪费钱。

虽然议案被拒,但政府承诺问题会得到更仔细的审核,调查结果将在2017年底得出。但瑟诺芬表示,进展缓慢得令人沮丧。

在上周的参议院评估听证会上,瑟诺芬针对调查进展提了很多问题,却只是被行业部门发言人告知,问题会得到重视,过后作答。“这里有猫腻,”瑟诺芬说,“没人告诉我咨询了谁,这实际是不费脑筋的事情,如果简单的事却耗时这么久,那大家就会对政客们失去信心。”

瑟诺芬表示,消费者都想要知道自己的食物来自哪里。“这并非是激进的提议,”他说,“谁在游说反对提议呢?是进口商吗?提议可能创造数万的就业,大家却在拖拖拉拉。”

餐馆方面说标签法意味着菜单上的价格更昂贵,瑟诺芬认为这种说法是个谬误。他说:“如果立法通过,我个人愿意购买100个黑板、100盒粉笔捐给饭店。”

瑟诺芬的观点得到了电视名人伊文斯(Matthew Evans)的响应,后者一直是该举措的倡导者。伊文斯在霍巴特南部拥有一家农场和一所烹饪学校,他表示将乐于看到南澳和塔州在标签法上领先一步。“两个州的渔业都很发达,在标签法上也应该领先。”他说,“我们在标示海鲜方面做得很不好,在外卖店,从没听说‘肉汉堡’,一定是说明牛肉或猪肉,但却有“鱼汉堡”,尽管澳洲出产几百种鱼类。”

伊文斯表示,澳洲渔民受到配额和季节捕捞的严格限制,这些规定旨在确保渔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但海外公司的运作经常不受限于这些规则。他认为:“除非有什么要隐藏的,否则绝对没理由不说明鱼来自何处。”

南澳餐饮业联合会(Restaurant and Catering SA)总裁尼维尔(Sally Neville)表示,海鲜标签法的强制举措会让餐馆业主受繁文缛节所累。“我们反对强制标签法,”她说,“很多餐馆已经标示了他们的海鲜出处,但我们相信,这应该取决于个体。”

尼维尔表示,如体育和会议中心这样的大型营业场所经常“提前数年”设置菜单,标签法会让他们非常难办。她说:“如果消费者真的想确切知道自己食用的海鲜来自哪里,那么他们自然会去那些提供信息的餐馆。”

尼维尔反驳了北领地成功引入标签法的说法。她说:“立法目的是增加对当地海鲜的消费,但却不是那么一回事。”

对阿德莱德港的海鲜零售商帕里索斯(Stavros Parissos)而言,选择是显而易见的。他表示,他店里出售的海鲜95%来自澳洲,“客户应该有权知道他们付钱买的是什么,这才公平”。他说,随着世界上对鱼类需求量的增加,进口和澳洲本地海鲜的价格差异正在迅速缩小。

责任编辑:陈紫雨

相关新闻
阿德雷德6家餐馆卫生不合格遭罚
熏肉标签不实 澳洲肉食品公司被重罚
南澳一Foodland超市被曝57项违反食品法
阿德雷德市卫生差餐饮店遭点名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