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作家:中国大陆最缺的是“笨人”

人气 3009

【大纪元2017年07月12日讯】(大纪元记者高欣报导)7月初,北大教授张维迎与大陆知名作家、北大校友刘震云一道,在北大参加国发院毕业典礼并先后发言。张维迎演讲的主题是“自由是一种责任”,刘震云讲的主要是中国大陆最不缺的是聪明人,最缺扑下身子做事的人。

刘震云在演讲中强调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中的作用。他说,知识分子除了要考虑本民族的过去、当下,最重要的是考虑未来。知识分子的眼睛像探照灯一样,要照亮这个民族的未来。如果探照灯熄灭了,这个民族的前方是黑暗的。用孙中山先生的话,“这个民族会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而对于“豆腐渣工程”等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刘震云认为现在的中国大陆缺踏踏实实做事的人。

刘震云指,大陆马路头一年修,第二年就挖;很多大桥寿命不超过30年。一下雨城市就淹。中国大陆最不缺聪明人,最缺的是笨人,扑下身子做事的人。“我们特别缺远见!远见对我们如大旱之望云霓,如雾霾之望大风。”

大学不谈思想 何以利国利民

时事评论员夏小强在接受大纪元记者采访时表示,知识分子在中国传统社会被称为“士”,为“四民”之首,他们往往是文化的传承者,同时也是政治秩序的维持者,担负着政治批评和社会的责任,对民众有较大的影响力,他们的言论更成为中共首要的封杀对象。

夏小强认为,在互联网和通讯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中共控制言论和信息的传播已经力不从心,越来越多的民众已经不再恐惧地通过多种方式,来获得自由信息和真相。中共对真相的封杀,从中可以看出中共的恐惧和虚弱,这也预示着中共政权快要完结了。

北大作为国内最高学府,曾是民主思潮的发源地。旅美的北大校友曾铮告诉大纪元记者,今日之北大,校园网站三角地论坛《敬告读者》第一条是“禁止反党反政府言论,违者责任自负”﹔第四条是“为法轮功张目者同作者删除、砍账号、封IP”。这一派杀气,好不让人莫名其妙。这言论自由哪里去了?为此,曾铮曾撰文呼吁“救我北大!”

有网民说:“知识分子都成了探照灯,那领导要当太阳可咋办?”“问题在政府,是服务人民还是管理人民。”“功利主义者的聪明”,“关键是时下聪明人投机专营吃得开, 搞科研或文学创作需要长时间不间断的思考,这恰恰要了聪明人的命。”

另有网民说:“什么时候公知都成贬义词了?!” “当公知很危险,比解放前危险多了!它们还把公知污名化。” “现在封口都用不着枪了,几分钟让你在任何场所、媒体、网络消失!”

刘震云,1978年以河南省高考文科状元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农民日报》社编委、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 一级作家。#

责任编辑:李沐恩

 

相关新闻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前院长被禁言
北大院长敏感文章揭大陆社会堕落根本原因
陆学者聚焦中共土地财政 深挖房价泡沫根源
大陆经济学者再议产业政策 凸显江时代遗祸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