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皇帝要当总编的昭明太子(三)

作者:佟仁
font print 人气: 1400
【字号】    
   标签: tags: , , , ,

题记:梁太子萧统,是梁武帝萧衍之长子。他在31年的人生中,似乎从没想去继承皇位,而是召集一批志趣相投的文人,汇集古今三万卷书籍,全神贯注地编选了中国第一部诗文总集。

时至北宋年间,民间尚传曰:“文选烂,秀才半。”1400多年后的今天,也有文人慨叹:如果在中国文化的典籍中缺少了这部《文选》,古代的秀才们该用什么来做科举考试的“教材”?

(接前文:不当皇帝要当总编的昭明太子(二)

天监十一年(公元512年)深秋的一天,一向勤勉的太子依然五更早起,东宫的清晨照常传出了他那朗朗的读书声。

而就在这看似平常的一天,历史已经定格了18年后《文选》的诞生:太子换着青衿,在东宫行庄重的拜师礼。梁武帝嘉许12岁的长子专门设立了“十学士”班底,史称“昭明太子十学士”。

王锡、张攒、陆锤、张率、谢举、王规、王筠、刘孝绰、到洽、张缅,个个满腹经纶,温良恭俭,容光焕发,虔敬地接受了昭明太子的邀请。他们深知,在未来的时日里,除了要辅佐太子文化和学术上的精进,还将开始一个聚沙成塔的旅程——思荣辱,知使命,包括修身养性。

之后,又有殷芸、明山宾、陆襄、刘勰、杜之伟、到沆、刘苞、庾仲容、何思澄、刘杳、顾协与钟屿等文人学士受到太子的感召,先后奉职东宫。他们都渴望“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向往“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曹丕《典论‧论文》)的人生。

昭明太子像。(公有领域)
昭明太子像。(公有领域)

一时间,太子周围“名才并集”,为晋、宋以来文学的繁盛和《文选》的编辑奠定了深厚根基。

开始编选《文选》时,太子虽属年少,却已然是一位成熟的文学总编。他清楚地知道,如果不做限制地将跨越近千年的浩繁卷轶兼收并蓄,那就不免会将一些文化渣滓收入其中,《文选》也会因所收作品的良莠不齐,难以得到广泛认同、并在世间长久流传。

萧统喜好文学,既创且编。又因他贵为太子,上行下效,令朝野都沉浸于读书和著述的氛围,也为历史提供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有这样一则趣闻,折射出当时的盛况:

“太子十学士”中年龄最大、资格最老的陆捶,与梁武帝同为“竟陵八友”。他年少时勤学,擅长作文,博览群书且过目成诵。《梁书‧陆锤传》中记载,他曾借人《汉书》阅读,不慎丢失了《五行志》四卷,翻箱倒柜、爬壁上楼都无从找寻。

无奈之下,他只好凭借背诵的功底,一字又一句,一页又一页,一叠又一叠,一本又一本,工工整整地默写出来后送还原主。结果,“略无脱遗”,皆大欢喜。

在太子的文人团队中,加上老一辈的文士沈约研习音律,卓有成就;青年学士刘勰专攻文心,缀成《文心雕龙》,这都是品味极高的作品。因此,文学之盛,更加蔚为风气,由此促成了这一时期引人瞩目的文学繁盛。

太子率群贤济济一阁,天天“讨论篇籍”、“商榷古今”,常常秉烛达旦、寻典问经。随着越来越在文学的瀚海中遨游,他们越来越能体悟并臻于“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孔子《论语》)的境界。即便遭遇困境,都能自得其乐,连开的玩笑话都是文绉绉的乐府诗。

成长为诗文赋全能的太子,在具有了“观千剑而后识器”的慧眼之后,表现出满满自信。是凡入辑《文选》的作品,皆是以“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为标准选出的佳作,不仅文体各异、文质并重,而且形式优美、词藻华丽、对仗工整,所有作品都典雅脱俗、韵律相宜。

这是一个匠心独具的标尺。太子主持广搜博辑,使运用这个标准选出的作品达到了没有遗珠的境界!齐梁以前的许多文学名篇借此得以保存传世。

展读《文选》,后人无不被太子的慧心所折服:上起周代,下至梁朝,纵横八九百年,129位名家,共700余篇诗文词赋,包括屈原、建安诸子、左思、鲍照、谢灵运、谢眺等先贤的作品都赫然入列,收录的均为古代文化的精品。

梁武帝萧衍父子,史称“一门能文”、“人人有集”。太子雅好文学、编辑《文选》,与梁武帝爱好文学以及编选文学书籍的激情和创意紧密相关。

在文学方面,梁武帝非常喜欢诗赋创作,现存的古诗、乐府诗等诗歌就有80多首。他与王融、谢朓、任昉、沈约、范云、萧琛、陆倕七人合称“竟陵八友”,在齐永明时代的文学界颇负盛名。梁武帝知识渊博,除了精研文史哲和儒道释,天文地理、棋琴书乐等无不涉猎,且有大量论文和专著。

在选编文学书籍方面,梁武帝不仅首先编撰了总集《历代赋》,而且也是蒙学千年经典《千字文》的策划人。

梁武帝萧衍画像(网络图片)
梁武帝萧衍画像。(公有领域)

话说梁武帝半生戎马,却希望自己的子孙都博学能文,在他统治的太平年代“出乎其类,拔乎其萃”,成为饱学之士。

与此同时,梁武帝既是书法家,又是书论家,其“纯骨无媚,纯肉无力”、“少墨浮涩,多墨笨钝”的论述深得书法艺术之理趣。他因格外崇尚晋代王羲之的书法艺术,称“历代宝之,永以为训”,要求子侄们全部临摹学习。

为了编选一部字体较多、书法较全的王羲之书法范本,梁武帝授意近臣殷铁石从王羲之的墨迹中拓出一千个不同的字,每个字一张纸,供梁武帝教诸王书法之用。

由于所用字例都是东寻西找地一个个挑选出来,因此拓印时杂乱难记,临摹起来也十分不便。因此,梁武帝寻思:若是将这一千字编撰成一篇通畅又有韵味文章,岂不妙哉!

于是,他招来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吩咐道:“卿有才思,为我韵之。”要求他将这一千字编撰成一篇通俗易懂的启蒙读物。

周兴嗣是梁武帝最信赖的文学侍从,在梁武帝称帝时,他便上奏《休平赋》,因文辞华美,受到武帝赏识和重用。后来,著名的《铜表铭》、《栅塘碣》、《北伐檄》等,梁武帝都只要他一人独撰。他每成一篇,都会受到梁武帝的称赞和财物赏赐。

此次周兴嗣接到诏令后,立即返回家中。他关上房门,将这一千字摊开,桌上,地上,椅子上……铺天盖地。他逐字揣摩,反复吟诵,冥思苦想了一整夜。

直到第二天凌晨,天刚刚放晓,他豁然开朗,文思泉涌。他乐不可支,边吟边书:“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终于将这一千个不同的字,编纂成一篇内涵丰富的250句四言韵书。

梁武帝读后,龙颜大悦,兴奋不已,拍案叫绝。这就是著名的《次韵王羲之书千字》,即后世所称《千字文》。

周兴嗣因出色的编撰,深获梁武帝赞赏,将他提拔为佐撰国史。据《独异志》记载,周兴嗣为了《千字文》,呕心沥血,竭尽全力,因一夜成书而用脑过度,次日已是鬓发皆白,后来连眼睛也失明。这个说法或许有夸张的成分,但也说明其中的难度,为此后人赞他鞠躬尽瘁,功德无量。

《千字文》从“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开始,以“谓语助者,焉哉乎也”结束。每四字一句,辞意贯通;每两组一韵,音韵流畅。琅琅上口,易诵易记。

作者以其娴熟的声律技巧,以及通晓天文地理,博识历史、农工、园艺、饮食起居、修身养性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储备,将互不关联、散乱无序的既定文字,编织成一篇文采斐然、内容渊雅的锦绣篇章,令人称绝惊叹:戴着镣铐的舞蹈,竟然如此出神入化,实在是古今独步!

还有其中的许多句子,如:“知过必改,得能莫忘。”“尺璧非宝,寸阴是竞。”“性静情逸,心动神疲。”“守真志满,逐物意移。”等等,均成为传世的精辟格言,堪称处世和治学的范本。

曾有打油诗云:“学童三五并排坐,天地玄黄喊一年。”如今“这一喊”,不仅不再局限于“学童”,而且已过去1400多年,可谓流芳千古。

史料记载,在周兴嗣完成《千字文》之后,梁武帝命立即刻印,并下诏“王子从学”。昭明太子夜以继日,手不释卷,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对博大精深的内容及其声律技巧了然于胸。(待续)#

参考资料:《梁书‧武帝纪》、《梁书‧列传》、《南史》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梁太子萧统,是梁武帝萧衍之长子。他在31年的人生中,似乎从没想去继承皇位,而是殚精竭虑、召集一批志趣相投的文人,汇集古今三万卷书籍,全神贯注地编选了中国第一部诗文总集。时至北宋年间,民间尚传曰:“文选烂,秀才半。”1400多年后的今天,也有文人慨叹:如果在中国文化的典籍中缺少了这部《文选》,古代的秀才们该用什么来做科举考试的“教材”?
  • 昭明太子萧统,是梁武帝萧衍之长子。他在31年的人生中,似乎从没想去继承皇位,而是殚精竭虑、召集一批志趣相投的文人,汇集古今三万卷书籍,全神贯注地编选了中国第一部诗文总集。时至北宋年间,民间尚传曰:“文选烂,秀才半。”1400多年后的今天,也有文人慨叹:如果在中国文化的典籍中缺少了这部《文选》,古代的秀才们该用什么来做科举考试的“教材”?
  • 白米饭是很好的养胃食物,可作为主食适当的吃。(Shutterstock)
    现代人说,幽默一种沟通表达的艺术,而对苏轼而言,应该也是心态乐观的一种生活态度吧!
  • 很多人都读过贾岛的诗歌《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唐朝的寻隐诗自成一派,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唐朝诗人,一次次走进山水佳境,踏上寻仙问道之旅。大唐诗坛最耀眼的明星——诗仙李白,他的寻隐之旅有怎样的玄妙意境呢?(《古韵流芳》提供)
  • 当大唐进入鼎盛阶段,乐舞艺术也达到了中华历史的最高峰。其中有一位舞姬、一支舞蹈,留给大诗人杜甫最深的印象。哪怕经过五十年之久,他永远铭记着观者如山、一舞动四方的盛况。
  • 炼丹 中国画
    刘商感叹光阴实在太急促短暂,在世劳累辛苦,求得虚浮的荣耀和世间的官位,又有什么好处呢?刘商心想,古代的贤人都弃官去寻求道术,大多都能超脱尘世而仙去。而自己的儿女都已经完成婚姻嫁娶,他告诉自己实在不应再被世俗所累了。
  • 刘庭式坚持娶了盲女做妻子,两人一直白头到老,后来盲妻去世,刘庭式十分的悲伤,一直都不肯再娶。
  • 隐士陶渊明的真实生活,平淡自然,既有烟火气息,也蕴含超然境界。归隐田园是他的人生归宿,他固守之,吟咏之,将其打造成充满诗意的精神乐园,并开创了自成一派的隐逸田园诗歌。
  • 他是庭院中咏梅吟霜的寒门书生,也是江水畔登高抚琴的悲秋文人。他生于动荡乱世,怀抱治世理想,却长年辗转宦游,难以施展才智。故而他笔下的诗文,多慷慨不平之气,奔涌恣肆之情,唱出了失意文士的心声。
  • 近二百年历史的南朝,偏安烟雨江南,却缔造了绮丽诗文,上承魏晋风骨,下启隋唐气象。这其中,出身皇族的萧统,居储君之尊,纳才学之士,唱和诗赋,编纂文集,成就六朝以来最繁荣的文学盛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