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明年小学设“道德课”教师有话说

人气 183

【大纪元2017年09月30日讯】(大纪元记者记者盛欣妍日本东京报导)“节度与节制”、“个性的延伸”、“礼仪”、“友情与信任”,然后到“勤劳与公益”、“国家与乡土的爱”等等共22个项目,作为德育的一环,明年将正式列入科目中,成为日本学生的必修课之一。

原来,将有关道德课列入教科书中一事,从战后至今一直都在无休止的议论中被搁置。学校也有设立道德课的时间,但并没有正式列入教学科目中,只是作为其它科目的补充部分,没受到重视。但随着近年学校凌辱案不断发生,德育部分再被提起,道德课被提升到一个新的档次,作为正式的科目,列入教学中,确定每周一次,一年35个小时的授课。小学从明年开始实施,中学则从后年(2019年)正式开始。

对道德课的内容有两方面的改进,首先是将道德课的内容列为国家检定的教科书中。之前的道德课使用的是“副读本”,并没受国家的检定,最新的则不同,由八家民间出版社接受政府的检定,其中一部分经过修改后已经全部合格。

而教科书的内容根据不同的项目,再细致的分下去,则包括“家族爱”、“诚实”、“爱国及爱乡土的态度”等。

另一个变化则是实行评价制度。但并不像如国语、算数等科目写的“非常好”、“好”、“还差一点”等的阶段性评价,而是如外语等学科一样,老师会以记述方式写下评论。而这些评论并不算在入学考试内。

然而针对道德科目的22个项目应该如何教授,如何评价孩子,也成了老师们的一个课题。还有半年即将正式开始,为此,各地举办了研修会探讨相关问题。

老师的质疑与忧虑

道德课中有一个外国学生的范例,说一个越南转校女生小良,因为语言不通的障碍,显得格外寂寞。老师会将这个作为议题,让同学去思考公平公正的接人待物。但有不少老师提出质疑,他们不少认为,随着外国学生的增加,在授课中谈到类似的问题不是很恰当,很多外国籍的孩子特别在意被别人提起与人有异。有老师担心,或许正因为这样的议题,反而伤害到这些孩子。

此外,有关“家族爱”的内容方面,由于现实生活中单亲家庭的问题,类似的议题是否也会令孩子们难堪因此而受到伤害,如何教授为好,的确让老师为难。

有老师表示,即使有现成的教科书,但内容是否符合当时课室的实情,也需要老师慎重地酌情处理。

此外,还有个让老师较为苦恼是有关评价的问题,负责此项目的日本文部科学省负责人强调说,评价并非是指“有多诚实”、“有多为别人着想”,因这些并非表面能看得到,若就此评论的话,会被认为以老师的价值观直接评论孩子的人格。文部省负责人则解释,仔细地观察孩子们的上课的态度,对孩子们是否努力培养道德价值观进行评价。

不过,对于这些抽像解答,至今仍令老师有些迷茫,仍没解开老师的难题,有老师就表示,没有具体实行的话,有一些东西也不太清楚,只有开课后才能具体知道如何应对。

责任编辑:卢勇

相关新闻
日本新年读《论语》
小学教材将标注汉字 韩国或重开汉文之风
日本小学生一顿午餐视频 为何引来逾千万人观看?
神韵莅临千年古都 再续神传文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