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书】针对在马来西亚华人中学流传的黑含

人气 102

【大纪元2018年01月16日讯】

我是侨生 针对在马来西亚华人中学流传的黑含 我有话要说

蔡英文总统上任后便积极推动新南向政策。政策里的内涵其中便以归化台湾籍为诱因的“劳动移民”。这计划主要是希望东南亚学子来台湾就读高等教育毕业后可继续留在台湾投入工作,甚至可选择归化成台湾国籍。

马来西亚为侨生及外籍生人数最多的来源国,而台湾也是马国学子出国留学首选国家之一,仅次于澳洲。在新南向政策大力推动下,近年到台湾留学的马来西亚侨生及外籍生人数与日俱增。根据台湾教育部全球资讯网统计,105学年度就读台湾大专校院的马来西亚学生人数再创新高,达到1万6,051人。

大多数的侨生都会被问道,“为什么选择台湾?” 对马来西亚侨生而言,原因主要有,升学的步骤简单方便,生活费及学费等相对来说较低和优渥的侨生优待政策。
但近期,马来西亚华文学校中就流传一封公开信,其标题为“为我们的孩子着想”,该公开信更是举出了7点弊处,指明为什么不能送孩子去台湾念书。其中两点说道:“我们的孩子英文肯定不会强,那他们如何在社会立足呢?”“台湾使用的是繁体华文,又如何适应中国及亚洲简体的华文市场呢?”台湾某些科系虽然采用外文书,但教授在授课时却还是以中文授课。可能这教育方式对本地生很受用,但是对侨生来说却显得有点吃力。另外,在侨居地马来西亚,我们的惯用语言一直以英文,中文,马来文和至少一种方言也他人沟通,但到了台湾就只用中文,所以难免侨生都会担心语言能力会下降。
针对在马来西亚广为流传的这封黑函,侨生真的可以做到不以为意吗?也许不。我身为侨生还是会无数次都会被这些社会的评论动摇我的决定,一直重复思考及犹豫来台湾念书的选择究竟是对或错。毕业了然后呢?留下吗?还是回国发展?在来台湾念书之前,很多身边的人都会说“台湾的文凭回国并不被国家政府承认,以后的工作怎么办?”其实衹是马来西亚政府单位不承认台湾文凭,回国后无法当公务员外,其他私人企业并没有这项限制,所以我想求职问题并不会很困难。

在近期一篇报道中,英国高等教育调查公司(QS)公布2018亚洲大学排名里,马来亚大学已史无前例地超越了国立台湾大学。国立师范大学侨生先修部的侨生人数也相比去年掉滑了近300人。这统计意味着,各大专院校的侨生人数必将有所减少。在自身国家的大学排名领先国外大学的情况下,又会有多少父母还希望把孩子送到国外呢?有还有多少学子愿意离乡背井到异国去呢?依照这情形发展下去,台湾是否还有招生优势呢?新南向政策是否会 “ 难” 向?虽然在马来西亚华人中学流传的黑函虽然说内容实在说得太主观,但这封黑含掀起的不小波澜肯定或多或少会间接或直接影响学生父母与毕业生来台深造的选择。

对于我之前固然放弃了其它大学的录取资格,一意孤行地就是要来台湾虽然有在某个当下还是会后悔,但却又不全只是后悔。念全中文的书籍,考全中文的考试也非常不容易。但是实话说,至今我渐渐习惯了,也在很好的适应当中,至少是在矛盾的过程中凭着想要坚持下去的信念告诉自己 “不管怎样先拿到文凭”。在中正大学念了将近两年,我想我发现到“为什么台湾”了。在相对竞争力较小的环境下,我不用在埋头苦读和体验生活中二选一。在体验生活发现台湾的美的同时又不耽误学业,可以和好朋友悠闲度过我的大学生活,也可以有时间半工半读。国立中正大学推动的跨领域学程也让我有机会去选修另一项我也很有兴趣的科系,我觉得很棒啊~至少这一点是马来西亚的大学还没做到的。台湾拥有我非常向往的自由的学术风气。

我想在文末总结一下,其实台湾真的给侨生营造了非常友善的学习环境。条条大路通罗马,衹要有心求上进,去哪儿都可以创造出自己的一片天。先走好现在的路就是最正确的选择。感谢台湾教育给我的机会。

投书人:马来西亚侨生,卢彬蓥

责任编辑:高义

相关新闻
东南亚侨生联合开学 蔡英文:台湾欢迎侨生
文化新南向 大马雪隆同学会促来台升学
台新住民发扬文化优势 舞蹈快闪热闹踩街
马国中学收黑函    列7条别来台湾留学理由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