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年得龙饭店今结业 老板:我不会停下来

人气 191

【大纪元2018年10月31日讯】(大纪元记者梁珍香港报导)香港老字号买少见少!位于新蒲岗、主打太爷鸡等怀旧粤菜的得龙大饭店,熬过55年的岁月,今日(10月31日)正式结业,较原定11月中结业日期再提前半个月。

结业消息自月初传出后,餐厅日日门庭若市。订位电话被打爆,有的老顾客甚至要亲自到门市订位,也有的专程从外国返港,希望在告别日之前品尝到“绝响名菜”。

“现在订台比平时多几倍。为什么我不想太高调?因为我们的团队没办法满足这么多(客人)。当量太多时,有很多东西要将就,包括品质和时间等等。我最担心品质下降。”临到结业前一刻,人称生哥的老板曾国生,最放不低的仍然是食客,以及他所坚持的食物品质。由于部分员工已经提前离巢,令食店结业日期也要被迫提前到月尾。

人手老化加流失 老店被迫要结业

得龙大饭店第二代老板曾国生(左)与年逾百岁的父亲。(陈仲明/大纪元)

13年前小记曾专访生哥,今次听到得龙结业的消息,打电话去约访,未料到食肆会提早结业。一向低调的生哥平时要打理饭店已经很忙碌,不愿接受采访,但他还记得当年访问的旧事,念在旧情份上,答应了采访。

小记当年为纽约新唐人全世界厨技大赛约访本地名馆,几位食评家都推荐得龙。那次采访印象深刻的是,生哥喜读古书,对食经研究颇为深入,比如广东家常菜“咕咾肉”,他们就坚持传统做法,即精选五花腩肉炸两次,以新鲜山楂果熬汁,配菠萝、青红彩椒等。虽然功夫、工序较一般餐厅多几倍,但入口酸甜适中,外脆内松,而且不腻口,一试难忘。此外,店内太爷鸡、金钱鸡、鸭脚包等,也是市面少见的传统菜式,这些都经生哥多番研发改良,故生意经久不衰。

再次采访生哥,人较以往暴瘦90磅,听闻是因工作劳累导致肾病,这也是他从火线退下的原因之一。还有就是人手流失、人工太高,均令屹立逾半世纪的餐厅“撑不下去”。

“我在铺头做了五十几年,在我未读完书之前已经有返来帮手。(结业)有很多种原因,包括人和铺头老化了,还有很多基本设备、楼宇已经老化了,这是其中一个原因。第二我们不是没有生意,很多客也很捧场。早上做街坊客,中午做写字楼客,夜晚有外区客,其实还可以的。不过现在营运成本主要是人工太高,要很高人工才请得到一些好的师傅。很多行家也是这样,人手流失相当严重。”生哥开门见山地解释结业的原因——不是不想做,而是有心无力。

没假放 撑到病 为家人重新开始

“我没有假放,每天都要工作,睡醒就回餐厅开工,日日如是。我想坚持,我也看到是有生意可做,但谂深一层,你的坚持会令身边的人捱多几年,大家也不会开心,也不会笑着跟你一起做。我觉得为什么不能放下自己的身段呢?其实到了我这个年纪,要踏入人生另一个阶段,我们也要思考一下,自己目前究竟想做什么。”现年61岁的生哥坦言,结业的决定酝酿了很久,但想到为家人减轻压力,是时候改变一下。

得龙由现年102岁的父亲曾义成立,老人家至今仍天天到店内坐镇,精神饱满。作为长子的生哥,为分担养家糊口的重任,10几岁就来铺头帮忙,养大四弟妹。98年旧机场关闭、 03年SARS等事件,一度令餐厅生意一落千丈,连老父亲都劝他结业,但生哥都坚持过来了,从外卖做起,甚至每日从新蒲岗步行三小时到西贡家中以省下车费,更坚持还原一道道传统菜式,终在逆市中闯出一片天。

“我(当年)坚持做的原因是照顾一班伙计,他们跟了我十多年,另外有些老顾客,蚀本也要做。”他最舍不得的是一班老伙计和顾客。得龙是自购铺,虽没有租金压力,但时过境迁,现在餐厅除了人手流失,成本上升利润低之外,事事亲力亲为的生哥,更落下一身病痛,包括肾病等,家人也希望他退下来。他指着父亲苦笑道:“他的身体比我还好”。

不会放弃传统菜式 因食客最爱

得龙大饭店结业前,不少客人前来光顾。(陈仲明/大纪元)

得龙有十多种传统菜式。问及生哥最喜欢的是哪样,他比较满意的是太爷鸡,以片糖、茶叶、竹蔗等材料煲出烟来熏鸡,味道很香,也最具传奇色彩。这道由清朝末年周县令所创,曾是广东大三元酒家的名菜,被生哥带入香港,源于他接听了一通电话。“之前有人打来问我有没有这道菜,我的菜单里是没有的,不过我知道它的做法。客人试过之后就表露记者身份,说希望采访我。”之后就上了杂志封面,成了店内招牌菜。

为何传统菜式能够历久不衰?生哥解释,“万变不离其宗。可能现在全世界百花齐放,什么菜都有得吃。但当你试完所有东西,始终中菜最受华人欢迎。特别是这些比较少人做的菜式,别人嫌麻烦的菜式,如果还有人做,一定有吸引力。当然你要解释给人听,材料上、手法上为什么与别不同。否则别人会觉得没有什么分别。”

得龙大饭店结业
得龙大饭店还保留着旧时的装修。(陈仲明/大纪元)

食客最担忧的传统菜式是否会面临失传?生哥说,其实香港也有餐厅坚持做传统菜式,但大家各自面临的困难不同。但他强调,休息一下后会重新来过,“未来我也想做一些传统怀旧的菜。但我是想客人吃得开心,尝到真正的风味。但我希望可以轻松一点,不会有很大压力,去做一些特别的菜式。”

得龙大饭店结业
得龙大饭店招牌菜之一的古法太爷鸡。(陈仲明/大纪元)
得龙大饭店结业
得龙大饭店招牌菜之一的砵酒焗桶蚝。(陈仲明/大纪元)
得龙大饭店结业
得龙大饭店招牌菜之一的山楂咕噜肉。(陈仲明/大纪元)

虽然生哥没有透露何时再开店,但据悉得龙会在原址的贵宾厅开设私房菜,规模只有两、三围左右。

临别感言,生哥说:“最近听得最多的就是叫我保重身体。我很开心,觉得很有人情味。我可以跟大家讲不用担心。我是不能停下来的人,做了这么多年,我不会选择现在就退休。只不过我想用另一个方式再重新演绎,令更多客人能欣赏。我可能有少少艺术家脾气,不想拿一些做得不好的东西出来给人。我觉得做我们这一行的应该要有这个原则。”

忠实食客不舍 最爱怀旧味道

趁结业前,记者曾两次到访得龙。每次都门庭若市,甚至大陆游客也来“打卡影相”,成为新蒲岗另一“景点。”

从太子赶来订台的李先生,光顾得龙30年了。他对得龙结业感到可惜,最喜欢他们的烧味以及传统菜式,比如太爷鸡、金钱鸡、鸭脚包、野鸡卷等,但可惜临近结业,有的菜式已经被订光了或已经不再提供。他强调如果生哥再开铺,一定会再来光顾,“他保持的水准一直这么好,一定撑他。”

长期顾客李先生对得龙大饭店的结业感到依依不舍。(陈仲明/大纪元)

食客潘先生一行三人,点了焗鱼肠、咕噜肉,还有虾子柚皮等,他们一边吃一边赞。对于餐厅结业,潘先生感到不舍,赞得龙的菜式“样样都喜欢”,“因为外面吃不到,所以一定要来光顾。他不做是很大的损失。”

另外,店内员工也对结业感到不舍,认为小店很有人情味,说生哥似“古人”,写的菜名都是竖着写,又佩服其做事认真。有老员工称,生哥事事亲力亲为,试过看到厨师煮的菜未达到标准,“自己重新再煮一次”,笑说他应该学父亲那样豁达,“不用这么执著”。 ◇

责任编辑:陈玟绮

相关新闻
坚持粤菜真味 得龙名店赞大赛
传统风味为先 百年怀旧老店喜迎大赛
【新纪元】名厨谈做菜“味之道”
纽约中餐馆菜单 见证文化冲突与移民史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