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埔里茭白笋田导入LED灯 许无光害低耗能愿景

暨大研究团队与来宾在导入LED灯实验田合影。(黄淑贞提供)

人气: 156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18年04月10日讯】(大纪元记者林萌骞台湾南投报导)埔里茭白笋田面积占全台9成,笋农一直采用高压钠灯进行夜间光照,耗电量高且成巨大光害。国立暨大研究团队与在地青农合作,研发出以LED灯取代的照明方式,10日举行成果发表,希望促进在地农业朝向更友善、更有智慧的方式发展。

为了避免茭白笋于苗期提早结笋,10多年前埔里的茭白笋农开始采用夜间光照,协助茭白笋成功跨越“矮化障碍”,然后停止夜间光照让植株顺利结笋。因此,每到茭白笋栽种季节,国道六号埔里路段沿线茭白笋田灯火通明,令许多游客印象深刻。

不过,随着节能减碳与照明科技进步,原本茭白笋田使用的高压钠灯,被工研院证实可以使用LED灯来取代。然而,10多年过去,埔里茭白笋农却还是选择使用耗电量高且对环境造成巨大光害的高压钠灯。

国立暨大研究团队与在地青农合作,研发出以LED灯取代的照明方式,为埔里茭白笋田许下无光害低耗能愿景。(黄淑贞提供)

暨大科技学院的社会责任计划团队发现这个现象后,开始进行调查。经由暨大通识教育中心讲师陈智峰牵线与在地青年笋农及LED照明业者合作,经多次讨论、探勘、设计、施工、修正后,提出茭白笋光照改善方案,并于产区成立“LED无光害照明‘智能减污’农业基地”。

暨大研究团队表示,茭白笋田导入LED灯后,不但大幅降低电费支出,同时柔和的淡红色光源大大增加国道6号的行车安全,也少了刺眼光害,还添加浪漫气氛,为埔里观光增加新亮点。

陈智峰指出,以目前的实验数据显示,在实验田上设置8盏LED灯和以前设置4盏高压钠灯所产生的照明效果相同,产量不变,但每晚的电费则有7元和30元的巨大差异,LED灯的电费支出不到原来高压钠灯的1/4。

暨大科技学院院长蔡勇斌强调,经过半年的实验,已经证实LED灯取代高压钠灯可达到“无光害低耗能”的效果。未来,研究团队将充实更多的研究数据,给予笋农更多的信心支撑,共同营造更美好的农业环境,并创造更多青年返乡的机会。

责任编辑:郑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