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府买不起自家论文 暴利出版亟需改革

人气 211
标签: , ,

【大纪元2018年07月29日讯】(大纪元记者张妮编译报导)市场自由竞争所导致的垄断通常不是一件好事,清雅的科研群体也无例外地受到了冲击,而如今科学家们——该群体主导力量的利益已严重受损。

据科技网站TNW报导,当首个科学刊物《皇家学会哲学汇刊》(The Royal Society’s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1655年诞生的时候,它是订阅模式。逐渐地,随着科学家和研究机构的增多,这类刊物开始为商业出版商营利了。但怎么说也无法和如今的商业规模相比——相对较小的科研读者群、印刷厂之间的竞争和高昂的制作和派发成本,限制了其营利。

那时,这个行业有着正常的秩序。那些需要研读最新科研成果的人们,支付合理的费用就能读到这些刊物。

到了二十世纪中期,自由市场开始过度开放。60年代至70年代间,几家大型出版商把数家之前由非营利学术机构监管的知名科学刊物都购入麾下。从此,这个市场从原先多样化经营转向几个大商家垄断的模式。

行业现状

时至今日,那几家垄断大户的地位已更加巩固。本指望纸媒向网络传媒的变迁可重新洗牌这一市场,却只是更恶化了这种状况。权威出版商快速占领了数字媒体市场,就像二十多年前他们占领纸媒市场一样。

尽管该行业有二千多家出版商,但其中五家出版了几乎所有论文中的一半。正如所有经济学家分析的,这样的垄断局面只会让消费者多掏腰包。

在过去几十年里,科学刊物的价格不断上涨。一般出版商利润空间约为13%,而最大的科学刊物出版商利润为近40%。世界最大学术出版商去年盈利9亿英镑,比上年多了6,000万英镑。

暴利的后果

科研刊物出版商的利润主要来自于为学者们提供资料的图书馆。逾75%的期刊论文需要付费才能看。如果图书馆与出版商谈不成批发协议,那几家最知名的刊物的每种年费就需近2.5万英镑。各种刊物加在一起,图书馆这方面一年开支需数百万。

这笔费用在图书馆的开支中占比越来越大。研究型图书馆协会(ARL)的数据显示,“1986年,图书馆购买书籍费用占开支预算的44%,科研期刊占56%;12年后,两项占比变为28%和72%”。

TNW获得的数据显示,2010~2014年,英国研究型图书馆一年付给仅一家出版商逾100万英镑是常有的事。剑桥大学2014年向出版业巨头爱思唯尔(Elsevier)付了140万英镑。无疑这个数字现在更大了。英国各大学学术期刊订阅开支仅在过去三年里,就上涨了20%。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状况更糟糕。囊中羞涩的院校所支付的费用只够看到很小一部分刊物的内容,极大限制了学生和研究人员可得的资源。

这种状况导致了一个怪异的局面:由于这些期刊的读者基本上就是论文的作者群,这导致各大学得不到本机构研究人员的成果论文。这种情况在过去几年里越发常见,连顶尖的哈佛都遭遇了此情形。

解决途径

无疑这已是一个病入膏肓的系统。如何才能改善这种局面呢?

开放期刊平台(OA)的推动迈出了可敬的一步。世界上最大的开放期刊平台目前拥有1.27亿份供学者免费阅读的论文——较2015年几乎翻番。欧洲在这方面正做着更多的努力,他们致力在2020年前让所有由公共资金资助的研究获得成果全部免费公开。

然而由于开放期刊上论文质量难以保证,很难与声誉持久不衰的传统知名期刊形成竞争,至今为止OA的推动根本没能撼动后者的任何利润空间。

合力拒订也是一个方式。去年,德国多所高校一起向爱思唯尔退订。爱思唯尔作出让步,暂时开放了其原本需要订阅的期刊。

有人认为区块链(Blockchain)技术也许能解决这个问题。科学无国界,加上现在所有研究都在向数字化过渡,所谓承载数字网络币的区块链技术也许有适用的空间。

总之,修复这个系统需要时间和业界的合作。就像任何改革一样,资金、道德和社会力量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没有“特效药”。◇

责任编辑:朱涵儒

相关新闻
郭明良论文造假又涉收钱 台教部查对价关系
台大教授论文造假又收贿 教育部要求调查
论文造假争议 台学者:“挂名”是腐化根源
论文风波不休  台大工会吁杨泮池停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