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下经济疲软 京津冀空污标准被放松

人气 8535

【大纪元2018年09月30日讯】(大纪元记者杨采华综合报导)中美贸易战步步升级压力下,中国经济疲态渐显。北京当局先前对“散乱污”企业实行严厉整治态势,如今为保经济增长也没法坚持了。中共生态环境部9月27日发布今年秋冬季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污治理方案,比2017年明显宽松许多。此前空气品质数据最差的石家庄市,在2017年被要求减少PM2.5浓度25%,2018年目标骤降为4.5%。  

中央社报导,中共生态环境部等多部委27日联合发布《秋冬季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治理方案》,明显比去年放宽许多。新方案要求,2018年10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细悬浮微粒(PM2.5)平均浓度较去年同期下降3%左右,重度及以上染天数较去年同期减少3%左右。

京津冀是空气污染最严重区域

新浪网一篇财经报告说,PM2.5约束从5%下调到3%,应有考虑到宏观经济形势偏弱、叠加贸易摩擦不确定性等因素,且市场普遍对经济持有悲观情绪。

根据最新规定,此前空气品质数据最差的石家庄市,去年的方案被要求减少PM2.5浓度25%,今年目标骤降为4.5%,重度染天数还只要再减少2天。北京这次甚至未被明确要求下降PM2.5浓度比例以及减少重染天数。

不过,数据显示,从今年1至8月的数据看,PM2.5浓度和空气质量两项指标中,排名倒数10个城市,基本分布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

去年9月底,中共社科院发布《城市蓝皮书2017》称,京津冀是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区域,其中北京2016年PM2.5年平均浓度仍超过国标一倍。专家还指出,河北一些城市未充分考虑当地环境条件而盲目争抢北京外迁产业,加重区域阴霾。

“双降”PM2.5浓度与重污染天数

就在8月中旬,北京为整治空气染,生态环境部还出台较去年更为严格的京津冀环保限产方案。其中要求对钢铁、焦化、铸造行业实施部分错峰生产。重点城市供暖季钢铁产能限产50%,其它城市限产不低于30%。企业未达到治理标准要求的,电力公司不予供电。

而刚发布的行动方案则下调了PM2.5目标由5%至3%与重污染天数,同时错峰生产要求“严禁一刀切”,且未列明“50%”、“30%”设限比例,同时将权限下放给地方政府。

8月中出炉的规定还严厉要求,今年年底前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区域内,基本淘汰每小时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清洁取暖以煤改气。

如今北京当局为了应付贸易战,拉抬疲弱的经济增长,治理方案也明显松绑,改称要“坚持因地制宜”,要“合理确定改造技术路线”,“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宜热则热”。#

责任编辑:孙芸

相关新闻
科学家首次证实:霾微粒入侵人体细胞!
逃离阴霾 中国游客想去冰岛和南极“洗肺”
专家:大陆3千万哮喘患者80%未能控制病情
中共禁煤类似搞文革 “见煤拆炉冒烟扒房”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