獐子岛大量扇贝来自哪里 知情者:购自日韩

人气 4341

【大纪元2019年12月19日讯】(大纪元记者周心鉴综合报导)獐子岛又说谎了。有知情人士近日爆料说:“獐子岛扇贝绝大多数都来自进口,而不是自产的。”这是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獐子岛)近5年来制造的又一次“扇贝事故”。

创始于1958年的獐子岛集团,一度被誉为“海底银行”,因其发展海珍品种业、海水增养殖、海洋食品等而成为集冷链物流、海洋休闲、渔业装备等多元产业为一体的综合型海洋企业。

但近5年来,“獐子岛”不断在A股市场上演扇贝集体“跑路”、“饿死”、“大面积死亡”等“大戏”。此前就有股民说:“骗我可以,注意次数。”

近5年,“獐子岛”在一次次的大规模扇贝异常事件中,其市值蒸发近百亿人民币。

知情者:不少扇贝购自日韩 亏本卖

据澎湃新闻17日报导,一位与“獐子岛”有业务往来的知情人士表示,“像獐子岛扇贝,其实绝大多数都是日本进口过来的。”这位知情人士还透露,今年以前,“獐子岛”的虾夷扇贝,“除了自己养殖的,品质很好的基本以日本进口为主”。

“獐子岛”内部员工老孔也表示,“獐子岛”在前年和去年都有从韩国购买虾夷扇贝“充产量”,“肉、壳都买过”。“实际上从外面买来不挣钱,但毕竟有量。”老孔说,为了保证市场供给,獐子岛“赔钱也要上(指从外部购买)”。

“外来的扇贝送至此加工生产已经有大半年的时间了。”岛上一名知情人士说,这些扇贝来自山东以及周边岛屿,实际上獐子岛集团购买外来的扇贝再加工,完全是在亏钱运转。

此前,《中国经营报》报导称,在位于东獐渔港的贝类加工中心,獐子岛集团的全部捕捞船已经停止作业,但仍旧有货车在装卸货物。周边居民介绍,本地捕捞船的捕捞已经满足不了工厂的生产需求。

而獐子岛目前市面上销售的扇贝产品部分标明捕捞自“大连獐子岛海域”或“黄海”,部分产品未标明捕捞海域。

这已经不是獐子岛第一次撒谎了,早在2015年2月,就有2,000名獐子岛居民实名举报了獐子岛公司。

2000人实名举报獐子岛

獐子岛人没料到的是,獐子岛的“扇贝大戏”竟能不断上演:2014年扇贝集体“跑路”;2018年1月,因“降水减少导致饵料生物数量下降”扇贝被“饿死”;2019年1季度,“底播虾夷扇贝受灾”;2019年11月,“底播扇贝出现大比例死亡”。

“可是几年来,獐子岛的问题似乎没得到什么改变。”獐子岛居民对澎湃新闻说。2015年2月,2000名獐子岛居民实名举报了獐子岛公司。他们表示,2014年的“冷水团”事件是獐子岛公司与当地镇政府共同导演的一场“弥天大谎”。

2014年10月,獐子岛发布消息说,扇贝大幅减产,震惊整个A股市场。当时,獐子岛公告称,因北黄海遭到几十年一遇的异常冷水团,让100多万亩即将进入收获期的虾夷扇贝绝收。獐子岛由盈利转为净利润亏近12亿元。

在獐子岛一次次的“扇贝事故”中,只有2018年1月的大量扇贝“饿死”事件,被查明是因财务造假。

大连獐子岛集团却始终在A股市场上屹立不倒,因镇政府是獐子岛集团实际控制人。资料显示,獐子岛的前身是是一家集体所有制企业。2000年,中共獐子岛镇政府成立了长海县獐子岛投资发展中心,接管了獐子岛镇政府持有的大连獐子岛渔业集团有限公司股权,持股比例为70.70%。

2006年,獐子岛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截至目前,长海县獐子岛投资发展中心依然是上市公司獐子岛的控股股东和实控人,持股比例为30.76%。

《时代周报》报导,2014~2019年前三季度,獐子岛分别获政府补助4,107万元、6,543万元、3,020万元、726万元、3,044万元和773万元,共计约1.8亿元。

多位市场人士对《时代周报》表示,地方政府为了政绩,为保壳,给企业补贴的情况较为普遍,但也变相怂恿上市公司违规,被质疑滥用财政补贴。

对此,网民议论纷纷:“谎言终归还是无法自圆其说。问题是如此厚颜无耻公司,为啥不下架?”

“更加无耻的不是犯罪者,是漠视犯罪者的犯罪行为,将助长更多的犯罪者,他们是能够被收买的。”

“骗子横行了多年,监管呢?”“这种公司是如何上市的!”#

责任编辑:孙芸

相关新闻
大陆上市公司去年400名董事长离职
不到一周 大陆4家上市公司董事长被抓
中国12家上市公司老板被抓 77万股民踩雷
大陆上市公司掀甩卖潮 办公楼酒店皆出售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