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看见客家搜藏” 2018年度入藏物件展暨感谢仪式

与会嘉宾合影留念。(客家文化发展中心提供)
人气: 34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9年05月19日讯】(大纪元记者陈文敏台湾苗栗报导)台湾客家文化馆以搜集、展现客家主体文明,连结客家学术发展为核心任务,自2017年更名以博物馆为定位以来,全面启动客家实体文物典藏工作,至2018年年底止搜藏总件数已达1万3千余件。

为向国人展示客家文物搜集典藏成果并感谢客家各界不吝捐赠,5月19日在台湾客家文化馆举行感谢仪式,颁赠感谢状予2018年度26位文物捐赠者,同时希望透过这场盛会广邀各界共同参与典藏客家工作,帮助台湾客家永续传承。

县长徐耀昌由客家委员会客家文化发展中心主任何金梁、县议员黄芳椿、文化观光局副局长詹彩蘋等陪同出席盛会。

这次展览是以客家文化发展中心典藏为主题而举办的文物展览,展示客发中心典藏库房多年的运作成果、呈现客家文化深度内涵,这次展品也包含由苗栗县政府所捐赠的彭家祠堂建筑构件,此批构件包含如石阶踏步、柱珠、堵板、梁柱、雀替、插角花、瓜筒、门扇等构件,展现客家祠堂的建筑特色,原本存放于苗栗县政府,为保存其历史价值及文物,给予文物更妥善的保存与再利用,由本府赠与客发中心典藏使用。

县长徐耀昌表示,希望透过这次文物展览,让民众了解、并感受到客家人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创造属于族群特有的历史、形塑在地文化认同感、并丰厚台湾客家族群文化传承价值。

本次展出内容包含影像照片、生活器物及史料文献等物件,除大部分为客家乡亲主动捐赠外,有些亦来自海外客家社团企业所捐,特具时代意义,例如:模里西斯的中华日报社捐赠80年来发行之“日报纸”、民国60年代苗栗大湖养蚕人家自制的“蚕丝洋装”、1930年代民间陪嫁之“桌上型缝纫机”、1970年代的“超8毫米底片有声电影机”等精彩又让人感动的典藏品,将带领国人一起看见客家。

客家委员会客家文化发展中心主任何金梁指出,希望透过这次文物展览,期能抛砖引玉并鼓励民众踊跃捐赠,希望号召更多文物采集及保存,促使客家资源及文化永续保存与发展,让民众可近距离观赏文物,感受客家多元风貌及记忆认同感,以丰厚台湾客家族群文化传承之价值。这次“看见客家搜藏”展览从今天开始到2019年8月30日止,欢迎全国民众莅临参观。

责任编辑:王愉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