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银行堪忧 锦州银行亏损逾50亿 不良率6.88%

人气 1879

【大纪元2019年09月02日讯】(大纪元记者刘毅报导)锦州银行8月30日晚公布了去年和今年上半年的财报显示,这一年半来该行共计净损失超50亿元(人民币,下同),今年上半年不良贷款率为6.88%。

据大陆财经商业新闻传媒界面消息,锦州银行2018年年报显示,去年锦州银行净损失45.38亿元,接近2017年赚得净利润的一半。

盈利能力方面,锦州银行2018年平均总资产回报率为-0.58%,较2017年下降2.02个百分点;平均权益回报率-9.86%,较2017年下降30.89个百分点;净利差1.93%,较上年下降0.65个百分点;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率3.56%,较上年下降0.36%;成本占收入比15.91%,较上年提升0.20%。

资产质量方面,锦州银行2018年末不良贷款185.08亿元,不良贷款率上升3.95个百分点,高达4.99%;拨备覆盖率123.75%,较上年下降超过一半,降幅144.89%;损失准备对贷款比率6.18%,较2017年提高3.37%。

除公司贷款及垫款不良率由2017年末的0.91%窜升至4.95%以外,该行个人贷款不良率也由4.03%翻倍上升至8.74%,其中个人经营贷款、个人消费贷款不良率皆上升超过一倍,住房和商用房按揭贷款不良率甚至翻了三倍。

今年上半年的财报显示,锦州银行上半年净损失8.68亿元,上年同期为净利润43.40亿元;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损失9.99亿元,上年同期为盈利42.30亿元;基本及稀释每股亏损0.13元。

盈利指标方面,2019年上半年锦州银行平均总资产回报率和平均权益回报率依然为负,分别为-0.21%和-4.31%。

资产质量方面,上半年不良贷款率为6.88%,较上年末再度上升1.89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继续下降18%至105.75%。资产减值损失由2018年中的23.49亿元激增443.9%至127.74亿元。

公司贷款类和个人贷款类不良仍在加速暴露,分别较上年末提升1.82%和3.23%。其中,以小微企业和个人经营贷款两项不良率上升幅度最高。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银行经营未见好转。

7月24日,锦州银行传出面临流动性等风险,辽宁监管部门召集辖内金融机构开会讨论如何协助锦州银行渡过难关。中共央行沈阳分行、银保监局等相关部门参与了上述会议。

7月28日,工行银行和中国信达分别发布公告:工行拟通过全资子公司工银投资出资不超过30亿元受让锦州银行的内资股股份,占锦州银行普通股股份总数的10.82%;中国信达全资附属公司信达投资拟受让锦州银行内资股股份,占锦州银行普通股股份总数的比例为6.49%。此外,中国长城也将受让4.33%的股份。

有业内人士表示,锦州银行客户质量不高,若存在风控管理不规范等问题,会导致一些不良资产攀升。而对银行来说,不良资产的整体上升会增加逾期的危险,不良资产的同步上升意味着处理不良资产的难度加大,导致未来发展资本金出现短缺。

有评论认为,近来,大陆的中小银行出问题,其中既有其治理结构和风控管理不如大银行,也有客户质量不像大银行多为大型企业抗风险能力强的原因,而大股东掏空银行或者地方官员干预贷款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锦州银行的财报显示,锦州银行的对公贷款有超六成投向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该行表示,不良贷款率主要由于宏观和区域经济下行以及部分行业客户经营困难所致。

香港东网今年8月1日报导,国际投行瑞银集团的证券分析师Bedford曾经警告中国银行业潜在资金短缺达2.4万亿元人民币,有问题的资产总额达9.2万亿元人民币,占商业银行体系约4%,占国内生产总值近10%。

Bedford是最早对中国小型银行发出遇困警告的分析师,而且可能是全球唯一一位全面审视了中国大约250间银行的人。

有评论认为,大陆中小银行面对的客户基本是中小民企,这些企业生存艰难,直接导致了大陆中小银行贷款出现了问题,造成资金紧张。#

责任编辑:林琮文

相关新闻
大陆银行去年新增贷款5.13万亿 一半流向楼市
任重:包商银行被接管 大陆银行倒闭潮将至
锦州银行贷款用途与文件不符 安永辞任审计师
大陆银行股价连续“破净” 触发稳定预案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