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发现大规模“印加文化”遗址

font print 人气: 13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秘鲁多山的西南部发现一处大规模印加文化遗址,位于比尔卡班巴地区,高悬安地斯山脉一座险峻的山峰坡地。遗址聚落有超过一百间的建筑物,包括环形的住屋、农用仓库、举行仪式的平台、墓地、丧葬塔楼、道路、水道、梯田、一座水坝,以及一座平顶的金字塔。

这是印加人于一五七二年被征服前,抵抗西班牙人的最后堡垒。印加权威学者彼得˙弗洛斯特说,有可能从该遗址发现印加文明从最初到最终的纪录,而不受欧洲的影响,这样的机会已绝无仅有。

探勘队伍由英国、美国及秘鲁的九位探险家组成,由英格兰作家暨摄影家弗洛斯特、秘鲁考古学家亚弗瑞多‧瓦伦西亚‧齐加拉及美国的史考特‧葛尔素克领军。

这处聚落是继基恩‧萨弗伊在一九六四年发现“老比尔卡班巴”后,该地区发现最大、最重要的印加遗址,位于一九一一年希朗‧宾汉发现的“马丘比丘”这个最广为人知的印加遗址西南方35公里处,探勘队在此发掘出属于两个截然不同时期的印加陶器、遗骸,以及各种石器。

该聚落周围环绕五千四百尺高的山峰,地貌严峻。弗洛斯特认为,印加人选择此处,就近有工作的银矿。而该区唯一可以眺望满覆白雪的高峰,印加人可能在这里举行宗教仪式。祭拜山峰,或在平台上观察太阳与星象以记录印加历法。

弗洛斯特说,遗址规模比预期大,占地六平方公里,位在三千呎高的陡峭地貌上,“它的自然美令人惊叹”,山林密茂的生态,得以长年隐藏了这处维多利亚山遗址群。

这里有人葬在高出地面的小型圆柱状石头建筑中。探勘发现,这些塔状建筑是为社群中的菁英分子,或为了共同生活在当地的其他种族而建。但塔状墓被盗得厉害,已经空无一物,而在遗址的地下墓葬仍可寻获骸骨。

弗洛斯特等人,还找到了早在“印加成形”期的陶器,意义不凡。这可能显示印加人住在该地区的年代,比原先人们认为的时间来得更早。

一九九九年弗洛斯特与史考特‧葛尔素克行经这处遗址。“我们在其中一座山峰上,见到的显然是用来祭祀的平台,它似乎是有重要性,因为早晨的第一道阳光射向它,入夜前的最后一道光线也是。”葛尔素克说。要前往这处遗址,必须计划两年,以克服补给上的挑战。

探勘队二○○一年六月展开行动,这处遗址离最近的道路要走上四天,还必须穿越三千公尺深的峡谷,以及安地斯山脉一座座的崎岖山峰才能到达该处。

比尔卡班巴被视为美洲最后一个伟大帝国的印加文明、历史上最不为人知、却又最为重要的地区之一。印加以繁复的宗教、社会、军事规范为手段,大约在五百年前于安地斯山脉建立帝国。他们没有轮子或书写系统,建设的道路长度以千公里计,并在农业上开创新局,利用储存食物的仓库系统消除了饥荒。不到一个世纪后,西班牙人为寻金而来,这个印加地区就遭到掠劫。

探勘行动由国家地理学会赞助,今年稍后探勘队伍将再次前往该处。“国家地理杂志”中文版杂志表示会在二○○二年五月,与全球各种语版同步刊出报导。国家地理频道与美国PBS电视台将在电视首播中介绍这处新发现遗址,对印加与曾经庞大的帝国提供新的看法,也在五月全球首播。网址www.nationalgeographic.com。

(中时电子报 2002年3月19日)(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马踏飞燕‧穿梭神人 (2/23/2002)    
  • 秦始皇陵建大型遗址公园 (2/22/2002)    
  • 内蒙古发现唐代古战城遗址 (2/21/2002)    
  • 专家考证发现 青海史前文物丰富 (2/17/2002)    
  • 内蒙古草原文明考古成果喜人 (2/17/2002)    
  • 丝绸之路与沙埋城市:灾难突然降临尼雅 (2/17/2002)    
  • 考古学者在大陆青海喇家遗址又有新发现 (2/15/2002)    
  • 垣曲发现165座东周-西汉墓 (2/7/2002)    
  • 三峡区首次发现汉代简牍 (2/5/2002)    
  • 江阴发现”江南第一古城” (2/1/2002)    
  • 印度洋深处发现两座古城遗址 (1/20/2002)    
  • 古巴水域发现“古城遗址”比埃及金字塔早1500年 (1/14/2002)    
  • 北京新近恢复一批文物景点 (1/13/2002)    
  • 古城戈登发现塞尔提克人遗址 (12/31/2001)    
  • 令人惊异的远古文明—-史前采矿场 (12/10/2001)    
  • 阿提密丝神殿 (11/30/2001)    
  • 宙斯神像 (11/30/2001)    
  • 千古显赫一时的楼兰古国神秘地消失 (11/12/2001)    
  • 古代美洲的天文观测塔 (11/1/2001)    
  • 明 永乐 剔红花卉瓶(红雕漆) (10/4/2001)
  •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炎帝幼女女娃溺死后化为精卫鸟,衔西山的木石填东海;麻姑成仙后,曾经历东海三次变成桑田。
    • 次次都能逢凶化吉,他为什么如此幸运?蒋家与布袋和尚的奇特缘分……虚云和尚凭借什么,收服了民国政要?
    •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翠碧如绢的蕉叶,可入诗、入画,是传统艺术中的典型意象。在清朝初年,有一群江南闺秀,以此为名号,在良辰美景中结社唱和、赋诗填词,为当地带来一幕幕文化盛宴。这便是大名鼎鼎的蕉园诗社。
    • 明末的某个烟雨时节,苏州郊外,支硎山中,出现了一位揽胜探幽的青年才俊。忽遇骤雨,他躲进一座庄园,却驻足在庭院中,凭栏观鱼,困倦之际忍不住沉沉睡去。当晚,庄园主人就梦见山中别业,有神龙卧于栏杆。次日清早,主人亲自入山察看,恰好看到仍在休憩的青年。
    • 暗喻清贫贪馋的太守表兄文同,手拿斧头逮着竹笋就砍,把渭水边上千亩竹林都吃进了肚里。这生动的形象,刻画了文同豁达、爽朗的性格,也可看出这对表兄弟亲密的关系。
    • 岸上有一栋高楼,半夜里,突然失火,大火熊熊燃烧,楼中人张惶呼叫,乱成一片。林孝廉忽见一个少妇,只穿内衣短裤,从楼上坠入船中。林孝廉见少妇衣不蔽体,急忙把自己的狐皮长袍拿过去,给她盖在身上。又叫人把她扶进船舱休息。自己则挑灯站在船舱外面,守护着她。
    • 班婕妤辞谢与汉成帝同车出游,冯诞备受恩宠与北魏孝文帝同车而行。
    • 10岁就当国师,受到三朝统治者礼遇,他到底是得道高僧,还是政治和尚,一件事揭开谜底。
    • 天启年间,大明国运走向没落。仕宦书香之家,尚能享有片刻闲适安宁的天伦之乐。在大学者王思任家中,聪慧婉丽的三小姐正无忧无虑地成长着。 清白的家风,渊博的家学,将她塑造成标准的才女。三小姐天生几分伟丈夫气概,竟不似一般的江南闺秀。在后来国仇家恨、命运浮沉的考验中,她仍然坚守着忠孝节义,在苦难中构筑了她的文学世界,并将那不让须眉的性情贯穿一生。
    • 苍颉观察万物而创造了文字,虞卿困居大梁而著书传世。
    评论